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遊戲本開箱體驗:這次先聊聊它的四個「槽點」!

小米遊戲本開箱體驗:這次先聊聊它的四個「槽點」!

如果按小米生態來看,它跨過的界可能比不少友商做過的產品還多,或許也就是骨子裡的這種基因在躍躍欲試,自從近2年前跨界進入筆記本領域,並在12.5/13.3英寸輕薄本市場打出一片天地之後,小米嘗試了15.6英寸的Pro,那時候就已經風聲四起:小米要做遊戲本了!

以小米「為發燒而生」的核心觀念來看,再次跨界做遊戲本也確實是水到渠成,所以,在3月27日小米正式為大家帶來了新款遊戲本,而現在,我們拿到了這款關注度、口水仗程度極高的產品,第一時間為大家奉上我們的開箱體驗!

黑色包裝箱上印製了小米遊戲本的內部X光掃描線稿圖,這一點有點新意。

全金屬機身設計,頂蓋無LOGO,「MI」被設計在顯示屏的下方,整體造型屬於看起來有點低調,但同時又能給你隱隱覺得「好像有點厲害」的感覺。

既然在網路上討論度很高,那不妨就從大家關注的一些「槽點」來說起吧:首先是搭載英特爾7代處理器,這應該是被調侃得最多的一點,畢竟在發布會後一周,英特爾就正式推出了8代標壓處理器,而且這是近年來性能進步最大的一代,所以給人「這時候買7代處理器不就是Sha X」的印象也無可厚非,但是!小米遊戲本很快就會推出8代處理器的版本,所以大家討論的重點應該在它本身的設計,而非硬體配置上。

第二個重點關注是體型,不少人吐槽小米遊戲本太巨大,事實上作為15.6英寸本,體重2.7kg嚴格來說不算笨重,它採用的是偏傳統的設計思維,而8代標壓處理器遊戲本不少新品的看點卻是輕薄,正是這種落差感才引發了吐槽。

但我只需要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Alienware不做輕薄,為什麼玩家國度主打的還是厚重型設計?原因只有一點:在充分保證散熱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發揮處理器、顯卡性能潛力,這也正好符合小米「發燒」的天性。作為即將升級六核處理器的小米遊戲本而言,厚實的身板賦予了它怎樣的設計空間呢?請看下圖:

這是小米遊戲本打開底蓋後的內部圖,這裡先小小吐個槽:它底蓋上的金屬進氣柵格採用獨立區域設計,而且周邊也有螺絲孔,很容易讓人誤會可以直接打開這個窗格來進行維護,但事實上還是得完全掀底蓋才行,當然,這個過程本身並不複雜。

回到內部設計本身,它的散熱系統很有特色,首先是4條6mm直徑熱管,左側的顯卡為獨立2條,共享1條,右側的處理器獨立1條,共享1條。這個數量在傳統設計遊戲本里比較常見,但它有看點的地方有3處,第一是兩次彎折的S型金屬扇葉,相對於塑料扇葉來說,金屬剛性更強,高轉速下形變更小,可以提供更穩定的風量,長年使用的損耗速度也相對更慢,而且它還有一鍵強冷功能,不過噪音也會相對更高一點。

第二是四齣風口設計,這在當下的新款遊戲本領域也是標配,不過它兩側出風口沒有做風嚮導流設計,所以會直吹操作滑鼠的手,這一點可以再改進一下。第三是均熱板覆蓋面大,處理器和顯卡供電的所有MOS管、電感、電容全都覆蓋到位,主板PCH也不例外,內存插槽也採用了鋁合金蓋板輔助,一切都為8代處理器做好了準備。

至於散熱設計的不足,除了吹手之外,最大的隱患是底部的不鏽鋼柵格沒有做防塵網設計,而小米遊戲本的散熱風扇吸力又相當大,經年累月的長時間高負載使用就需要養成拆機清灰的習慣。

小米遊戲本採用的屏幕前置設計也是為了讓C面的操作位置更遠離處理器、顯卡、熱管、散熱片等位置,具體的散熱性能測試咱們後續的詳細測試里再聊,可以小小透露一點——7700HQ壓根就是不是它的散熱設計目標。

大家討論的第三個點是介面,小米喊出了大滿貫的口號,但忘了加上「主流遊戲本」的前提,很容易被人拿來與動不動標配雷電3、USB3.1 Type-C Gen2等介面的萬元級遊戲本相比,說實話這一點算是語文上的疏忽,對於起價5999元的筆記本來說,有HDMI2.0、4個USB3.0等配置的小米遊戲本其實沒毛病。順便可以看看它的金屬轉軸,設計得相當的獨特……

第四點是屏幕,有人吐槽沒有高刷新率,事實上高刷新率直接與成本掛鉤,小米遊戲本沒有標配從其定位來看也能理解。但頂配版如果真能有一個144Hz屏,我相信很多電競老鳥會非常興奮的,畢竟這個東西的好處真是誰用誰知道,哪怕價格再上去一點兒呢。

被吐槽的點分析得差不多了,小米遊戲本其實還有很多低調但獨特的看點,比如2×3W揚聲器,支持杜比全景聲遊戲加強版,根據我們的初體驗來看,它的指向性很強,坐在它面前的人才能聽到最好的聲音,而我們常見的開放式擴音就存在最佳聽音點模糊的問題,但這對於電競遊戲來說卻很重要,再加上它的音量的確是相當大,所以就算是不戴耳機來吃雞也沒什麼問題。音頻方面它還內置了數字放大器,通過了Hi-Res Audio音頻認證(大法音頻愛好者不會陌生吧),這在筆記本里也是非常少見的。

鍵盤支持5區調光,內置多種背光跑馬效果,左右兩側還有氛圍燈設計。按鍵鍵程1.8mm,屬於熟悉遊戲本就很容易上手的類型,開機鍵的手感明顯更硬以免誤觸,這一點很人性化。

嗯……咱們今天的開箱差不多就到這兒,關於小米遊戲本詳細的性能測試和深度體驗我們將在近期推出,理論上是可以期待一下的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腦報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隱私門」持續發酵!扎克伯格買下10家報紙整版道歉
實用還是奢侈?這家區塊鏈竟可用來買豬肉!

TAG:電腦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