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車雪天拒載學生只載老師:大學的人文情懷哪裡去了?

校車雪天拒載學生只載老師:大學的人文情懷哪裡去了?

文/馬進彪(CCTV《談事說理》評論員)

4月4日,清明假期前一天的晚上,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的學生們打算坐校車返回市區,卻遭到了無情的拒載,校方車隊稱只能載老師。校車最晚一班為晚上六點,而在三四點左右視頻中的男子便開始轟人,不僅不讓學生等校車,甚至不讓學生待在候車室。當時室外大雪,不少學生只得在室外挨著凍叫黑車。該校一老師為學生鳴不平:「老師是人,學生就不是人啊?這麼多人怎麼走?」不料校方工作人員大喊:「不管,不管,就不管。」據了解,盛樂校區遠在郊區,因此校方為師生提供校車。(新浪新聞4月6日)

從新聞報道來看,校車拒載學生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校車的配備不夠用,因為學生的數量遠遠大於老師的數量,如果拉上了學生,老師們可能就沒地方了。因而,校方工作人員在這種兩難困境中,只能有所偏重地選擇了老師,而無情無義地放棄了學生。

所以說,這首先是校方負責人沒有考慮到當天的特殊情況而安排好足夠校車的問題。因為事發時間是清明假期前一天晚上,不少同學都要乘校車去市區趕火車回家,而這應當是校方完全可以預料到的事,在正常情況下,對於學生假期要趕火車回家這樣的事,學校更應當有著多套預案,而這些應當提前做好的準備,本身就應當是校方的常態化工作之一。而校方卻在這個常態化工作上出現了巨大的漏洞,顯然,這是校方對遠道學生責任心的缺位。

客觀地說,內蒙古師範大學本身處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如果按著發達地區的標準來配備足量的校車,其實也很難做到。而對於盛樂校區來說,離主校區很遠,當然也就會面臨更多捉襟見肘的現實問題。因而,盛樂校區在校車分配方面出現了選擇上的兩難困境,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校車就那麼多,選擇一方,而放棄另一方,貌似就成了一種合乎常理的方式。

然而,校方的這種認識卻存在著極大的錯誤,因為大學本身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而教書育人並不僅僅是指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是為了唯分數至上的考試成績,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則在於育人二字上。學習書本知識,儘可能使學生考出好成績,那確實是校方應當要全力以赴的事,但給予學生更多人文情懷方面的熏陶,當然更是校方應竭盡全力努力的方向,否則,又怎麼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呢?

而對學生人文情懷方面的熏陶,最重要的方面,莫過於老師們在現實情景下的言傳身教,和校方在常態下營造出的賦有包容情懷的氛圍。如果說高校大學與其他社會單位有什麼根本不同的話,那麼根本不同之處,就在於高校大學有著更加濃郁的情懷芬芳,因而,高校大學也才是成為諸多學子們夢寐以求一心想往的聖潔殿堂。

而在這方面,這所大學的校方不但沒有做到這一點,而且,還做出了與大學應有的人文情懷相背離的行為,那就是在那個大雪紛飛特別寒冷的日子裡,就是在那個清明時節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晚上,校方選擇了老師,而放棄了學生。因而,人們不禁要問一問:這所大學的人文情懷哪去了?(作者:CCTV《談事說理》欄目評論員,CCTV發現之旅頻道《文化大視野》欄目原執行製片人,CCTV《藝海》欄目原執行製片人)

「太太製藥」山東造假:劣質阿膠怎能讓女人靜心?

扶貧公路:隧道裂口可以修,甘肅官場的裂口誰來修?

患癌女讓好友撞死自己:「安樂死」與社會倫理衝突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點冷評 的精彩文章:

漁民12萬元燒「金山」:祭海可以理解,理念需要更新
《輝煌中國》震驚日本:中國人該持何種心態?

TAG:熱點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