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香沁心?《由梵高引出的話題》

書香沁心?《由梵高引出的話題》

文 | 萃辰天心書院院長 · 印安(陳伯安老師)

朗讀 | 萃辰天心書院茶藝師 · 思齊(袁齊齊)

梵高是十九世紀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他短暫的一生中(梵高只活了三十七歲),做過教師、畫店營業員、傳教士、書店店員等,雖然生活在底層,但由於他獨特的天賦,加上對藝術的不倦追求,使他成為世界畫壇巨匠。梵高一生的作品,據最新的統計,油畫接近九百張,素描為一千一百張。他的作品在商人那兒已經化為金子,或者是遠比金子還要昂貴得多的珍奇。梵高末期的名畫「嘉舍大夫」在紐約克麗絲蒂公司,以八千二百五十萬美元售出。可是,他在生前卻被看成是最不成功的畫家,幾乎沒有賣出過一幅作品,你說怪不怪?

的確,梵高的作品不是什麼人都能讀得懂的。因為他感覺獨特,風格迥異,加上他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受到什麼正規的專業訓練,所以他的畫常常被看成可笑的塗抹,形式上一塌糊塗。台灣著名作家余光中曾深有感觸地說過,看梵高的作品有一個從「逆眼」到「順眼」,再從「順眼」到「悅目」,最後甚至「奪神」的過程,這是一個需要經過自我教育的漫長曆程。只有經過自己美感價值的重新調整,才能真正跨入藝術之門。

我國著名畫家吳冠中對梵高十分佩服,他曾滿懷情感地說:「每當我向不知梵高其人其畫的人們介紹梵高時,往往自己先就激動,卻找不到確切的語言來表達我的感受。以李白比其狂放?不適合。以玄奘比其信念?不恰當。以李賀或王勃比其短命才華?不一樣。」他還說:「無數傑出的畫家令我敬佩,我愛他們的作品,但並無太多的要求去調查他們繪畫以外的事。可是對另外一批畫家,如石濤、八大山人、梵高等,我曾懷著強烈的慾望想了解他們的血肉生活,鑽入他們的內心去,特別是梵高,我願聽到他每天的呼吸!」

正是由於吳冠中先生能深入到梵高的內心世界,所以對梵高的作品有精深獨到的見解:「他的作品能打動人的靈魂,形式美和意境美在梵高作品裡得到了自然的、自由的和高度的結合,在人像中如此,在風景、靜物中也如此。古今中外有千千萬萬畫家,當他們的心靈已枯竭時,他們的手仍在繼續作畫,言之無情的乏味的圖畫汗牛充棟,但梵高的作品幾乎每一幅都透露了作者的心臟在跳動。

作家張煒也曾對梵高發出過由衷的讚歎:「只要一走近梵高,一走近他的展出單元,立刻就會感到一片輝煌之光撲面而來……他眼中的一切原來與我們有巨大區別,就是這區別讓我們雙眼大睜。這區別來自他的目光,它有強大的剝落和穿鑿的力量。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被我們的眼睛蒙上了一層庸常的布幔,但這布幔在梵高那兒馬上被刺破,或被抽揭一空。世界裸露了,本真顯現了,所以他讓我們看到的就是強烈的光,是逼人的顏色。那些直接而強悍的筆觸,生猛可怖的畫面,能夠毫不費力地逼退那些藝術沙龍的寵兒。」

看來,梵高其人其作品都是極具個性、富有傳奇色彩的。尤其是他在三十七歲的英年,一個人走在田野上,用借來的手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更是給後人留下了難以解開的人生之謎。但不管怎麼說,梵高其人和他的作品,都是我們用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仔細想來,古今中外不少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也都有類似梵高的命運。由於他們的思想、學說、作品、發現,同梵高筆下的向日葵一樣,是「光和熱的象徵」,所以「永遠不會被時間無數的向日葵所混淆、沖淡」,在經歷了漫長的沉寂之後,最終會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如上所述,由於類似梵高的傑出人物的作品都是超凡脫俗,甚至於是「稀奇古怪」的,所以一開始接觸它們會感到「逆眼」,甚至「刺眼」。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像吳冠中那樣深入到大師們的內心之中,我們也會從「逆眼」到「順眼」,再到「悅目」,最後進入「奪神」境界的。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萃辰天心書院 的精彩文章:

書香沁心之《我知道什麼》
書香沁心?《讀書須識貨》

TAG:萃辰天心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