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天文學家找到了恆星光信號,研究後發現其形成於宇宙爆炸億年後!

天文學家找到了恆星光信號,研究後發現其形成於宇宙爆炸億年後!

最近天文學家聲稱找到了形成恆星的光信號,這些恆星形成的時間大約在宇宙爆炸發生的1.8億年之後,這些信號是氫吸收了原始光線之後留下的痕迹,從這些信號當中研究人員分析,早期宇宙的氣體溫度要比人類之前預測的還要冷,研究人員聲稱,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由於宇宙氣體受到了暗物質影響。如果這一理論成立的話,那麼此次的發現將會標誌著暗物質通過其他事件被探測到,而之前人們感受到暗物質的存在則是由引力效應得出的。

此次探測到的來自宇宙黎明的信號是宇宙時期最早的信號,之前人類觀測到宇宙的最早信號就是宇宙大爆炸的餘輝,目前研究團隊對這一信號進入了確認階段,就目前看來,這些發現是很有可能存在的,因此這將是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

天文學家認為,在早期的宇宙大爆炸過程當中產生了一個電離等離子體,而之後宇宙的膨脹讓其快速的冷卻,在之後的三十七萬年,這團混沌形成了中性氫原子,在重力的影響之下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形成了燃燒的恆星,這種轉變的現象被人類稱為宇宙黎明。

而如今恆星的光線非常微弱,人類使用望遠鏡是觀測不到它的存在,研究人員希望可以間接的感知它的存在,因為它們的存在改變了恆星之間氫的行為。致使氫氣在無線電波長下,吸收宇宙微波背景的輻射,從而使CMB的強度下降。

研究人員探測到這些信號以預期的頻率出現,但是它的強度在預計情境之外,如此強度的信號給人們帶來了兩種推測;第一就是氣體比預測的溫度低;第二就是宇宙黎明中的輻射比預期要多。不管哪一種現象成立,這些都是非常意外的現象。

研究人員稱,最合理的一種解釋就是氣體被冷卻了,而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則指向了暗物質,因為在理論上來說,暗物質的存在讓宇宙黎明變冷了。

無論如何探測到這些信號對於科學家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趣大百科 的精彩文章:

專家在澳大利亞發現晶體小球,其可證實遠古地球遭遇過撞擊?
科學家在四十光年外發現一顆行星,其水資源是地球的千倍?

TAG:奇趣大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