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間之語 無間之道

離間之語 無間之道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曹操密遣九江蔣幹往說周瑜。幹以才辨獨步於江、淮之間,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詣瑜。瑜出迎之,立謂幹曰:「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漢紀五十八》

今天來講蔣乾的故事。

經《三國演義》描寫後,蔣干作為跳樑小丑而後世知名。在《演義》中,他成了赤壁之戰不可或缺的人物,正是由於他勸降不成,又反被周瑜利用,才導致曹操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進一步造成東吳水軍縱橫江面的局面。

但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蔣干勸降的事發生在赤壁之戰後,而且蔣乾的整個勸降過程也不像《演義》里描摹的那麼爾虞我詐,而是一副惺惺相惜、和而不同的場面。

這一年是赤壁之戰後的第二年,周瑜攻下江陵,曹操在荊州的勢力已經退守到漢水南岸一帶。面對周瑜咄咄逼人的攻勢,既然在戰場上打不過,曹操於是開始在戰場之外想辦法。

蔣干因此出場。而他在歷史中能留下痕迹,也完全是因為這一場沒有成功的說降。

至於為什麼派蔣干,史料記載,其「以才辨獨步於江、淮之間」,特別會辯論!

(當然,是不是諸葛亮舌戰群儒似的那種辯論,就不得而知了……)

蔣干去見周瑜的時候,對外宣稱這是私人身份的一次非正式訪問,僅僅為敘舊而來——這種話,也就是說給別人聽的。雙方畢竟在交戰,明目張胆的交往,總歸需要有些解釋。

周瑜當然知道蔣干是來幹什麼的,而蔣干也知道周瑜知道他是來幹什麼的。如果周瑜不願意降曹,那麼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拒蔣干於門外,而且理由也十分正大光明:現在雙方交戰,你我立場不同,瓜田李下,難免惹人嫌疑。大家儘管朋友一場,但還是不見為好。

這是最省事的辦法,但給旁人的觀感卻不佳。別人很容易就會認為你周公瑾不是狂妄自大,便是色厲內荏,肯定是怕見蔣干。

因此周瑜沒有這麼做。

周瑜出營迎接,第一句話就是:子翼遠來辛苦(蔣干字子翼),是打算來給曹操做說客嗎?

蔣干回答道:你我同鄉,近來久聞風采,特來拜訪,怎麼是說客呢?

周瑜沒有追問,只是哈哈哈大笑。

接下來,周瑜帶著蔣干參觀了自己的營地,甚至包括軍需物資倉庫等機密之地

最後,周瑜又設宴款待蔣干,跟蔣干說:大丈夫處世,能遇到明主,施展自己的抱負,這就是最理想的事了。我如今身在東吳,遇到賢明君主,他對我言聽計從,我們骨肉相親,禍福與共,即便是蘇秦、張儀前來,又怎能動搖我的心意呢?

蔣干最終什麼也沒說,只是笑笑。回到曹營之後,蔣干跟曹操說:周瑜胸襟寬廣,志向遠大,不是言語所能挑拔離間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篇我們就來說說,蔣干是從哪裡看出來,周瑜是沒有辦法挑撥離間的。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關鍵點:

所謂的「話術」,

能在多大範圍內起作用。

在我們從小接觸的中國經典中,有一部叫《戰國策》的,專門舉各種靠一張嘴就能縱橫捭闔,翻轉天下局勢的例子,讓人看完會生出一種誤會,以為自己只要辯才無礙,就真的能為所欲為了。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口才是有適用範圍的,超過這個範圍之後,在怎樣舌燦蓮花,也沒有辦法起作用。

比如我們在前篇講「舌戰群儒」時就曾說過:諸葛亮在確定了「我說什麼你們都不會聽」這一點後,果斷放棄了以理服人。

蔣干在說降之行中,正是接收到了周瑜傳遞給他的一系列信息,才確定了自己不管說什麼都無濟於事的現實。因此,他乾脆全程閉嘴,省得勸降不成,反被羞辱一番,徒增笑料。

說服的前提,

是對方一定要有被說服的可能。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那麼,又要如何才能知道對方是否有被說服的可能呢?

這就得弄清楚

「離間」是如何進行的。

任何「離間」,都不是靠口才出眾就能讓別人產生異心的。而是得先有「間」,才能「離」。也就是說,對象雙方已經有了裂痕,離間不過是找到這個裂痕,並把它擴大而已

沒有裂痕怎麼辦?高明的離間家這時候就能顯出自己的能耐了,他們可以嗅到任何一絲的端倪,然後製造出裂痕來。

那如果連裂痕都製造不出來呢?嗯,那這就基本上無法可想了——口才再好也是白搭,話術再牛也是浮雲。

因此,在「離間」中,所有的口才和行動,都是圍繞著「間」而產生的。

這個「間」,可能是信任衝突,也可能是利益分配,再或者是性情不投,等等等等。

如果你覺得這番純粹的解釋看起來太枯燥乏味,那麼我們來舉個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小例子:如何挖牆腳

最為笨拙的辦法,是跑去跟人家說,我比TA愛你,我會為你付出更多!我才是最愛你的人!

無數的實踐檢驗已經證明,這種話壓根就沒有什麼卵用。你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你是那個已經被戀愛沖昏頭腦的女孩子,你會不會覺得眼前的人完全就是一個大忽悠?

比較高明一點的做法,應該是找機會跟對方說:我很喜歡你,而且我是一個很單純很安靜的人,不會像你的那個TA一樣,異性緣不斷。

這種話就是在製造裂痕了。你正把「TA招爛桃花」的暗示變成一把小石子,撒在他們感情的康庄大道上。

這種時候,如果你發現這顆小石頭有效,那麼只要趁勝追擊,製造出「對方果然是花心大蘿蔔」的各種花邊即可。

當然,如果你喜歡的那個菇涼自己就是個喜歡買醉的夜場咖,那麼這個裂痕就肯定不存在了,你得換個思路。

所謂離間,核心永遠是針對受眾的訴求,在充分揭示當前情形不完美的同時,給對方一個更好的選擇。

什麼叫更好的選擇?在上述的例子中,拋棄渣男,選擇不愛浪的你,就是更好的選擇。

在職場中,挖人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基層員工看中的是薪酬水平,你只要工資漲個三五千,絕對足夠吸引他們跳槽。

但到了一定的層級,單純的薪酬刺激就遠遠不管用了,他們的追求,或者是一個讓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更好發揮的平台,或者是一段以後跳槽時可以美化簡歷的經歷。

而如果再高一個層次,那麼他們想要的東西,很多就已經超出職場範圍了,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單獨分析。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周瑜到底向蔣干展示了什麼,最終讓蔣干不發一言而離開。

周瑜安排了豐富的參觀活動,席上又發表了一番深情的演講,但其實,他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就一個:我和主公之間,充分信任。你看,我就算是帶你這樣一個說客參觀軍需營地都不要緊。他對我言聽計從,我們是在共展抱負。而且,我們還有親戚關係,利益是綁在一起的。

言下之意,就是我這裡沒有裂縫讓你找,你也給不了我更好的,因此,你還是請回吧。

周瑜的這一番舉動以及這一席話,友好客氣,不失禮貌,卻又態度堅決,沒有餘地,這已經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表達的藝術了。

也正因此,蔣干在對曹操復命時,才會說周瑜是「雅量高致」。

GIF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番外

我們的

說書時間

出於尊劉的立場,《三國演義》對周瑜的打擊可謂不遺餘力。

今天正文所分享的這一則故事裡,周瑜和蔣乾的一番交流可以說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有的只是君子之間的謙恭有禮、和而不同。但到了《三國演義》中,這個故事卻被描述成了另外一番景象:蔣干固然猥瑣不堪,周瑜也變得陰損狠辣,專門坑害老朋友。

這並不是因為羅貫中個人對周瑜有看法,而是劇情需要。作為諸葛亮的對手,周瑜總得有些反面的特質不是?因此在《演義》中,我們看到的周瑜固然智謀過人,但心胸狹隘,最終一事無成。

此外,對《三國演義》進行點評的毛宗崗父子,在抹黑周瑜的這件事上,也插了一杠子。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中,有一段場景是這樣的:周瑜召集諸將聚會,迎接蔣干,飲酒作樂。似醉非醉之時,周瑜「起舞作歌」,歌詞內容如下: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

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將醉,

吾將醉兮發狂吟!

怎麼樣?聽上去是不是慷慨激昂,乃大丈夫所為?

但事實上,這段歌詞是被毛宗崗父子改過的。羅貫中的原始版本,是:

大丈夫處世兮立功名,

功名既立兮王業成。

王業成兮四海清,

四海清兮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兮吾將醉,

吾將醉兮舞霜鋒。

改動並不大,主要是刪除了「王業成兮四海清」,以及將「天下太平」改成「慰平生」,將「舞霜鋒」改為「發狂吟」。

但仔細品味你會發現,正是這一點改動,將一個有志於忠君報國,渴望四海清平的正人君子,變成了一個追求事功,放縱不羈的狂人。

文字的力量,以致如斯!

(圖片來源於網路)

GIF

- Review -

- More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喻以流年 的精彩文章:

幼稚,是一種絕症

TAG:喻以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