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葛健豪:超拔非凡的偉大母親

葛健豪:超拔非凡的偉大母親

葛健豪:超拔非凡的偉大母親

葛健豪:超拔非凡的偉大母親

葛健豪:超拔非凡的偉大母親

旅法勤工儉學中國女生在蒙達尼合影。第2排右1為蔡暢,第1排右4為蔡暢的母親葛健豪。(資料照片)

製圖/李雅文

人物簡介

葛健豪(1865.8.17-1943.3.16),原名葛蘭英,中國早期女權活動先驅,女子教育先驅,女革命家。她年已五旬仍求學長沙,並伴子女(蔡和森、蔡暢)赴法勤工儉學,被傳為佳話。葛健豪積極支持子女從事革命,自己亦在白色恐怖下冒著生命危險投身革命活動,培養大量革命幹部。兒子蔡和森,中國共產黨創建人之一;兒媳向警予,中國共產黨創建人之一 ,婦女解放運動先驅;女兒蔡暢,婦女解放運動先驅,共和國第一任婦聯主席;女婿李富春,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書記處書記。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遲美樺

中國近現代史上出現了一個了不起的家庭。這個家庭中先後出現了蔡和森、向警予、蔡暢、李富春四位了不起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共有著一位偉大的母親——葛健豪。

葛健豪(1865-1943),原名葛蘭英,湖南雙峰縣荷葉人。她是中共早期領導人蔡和森的母親,也是「女中豪傑」蔡暢的母親,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先驅、中國共產黨第一位女中央委員向警予的婆婆。她賣陪嫁求學,創辦女校,解放女權,年過半百偕子女遠赴法國勤工儉學,被當時西方輿論界譽為20世紀「驚人的婦人」。她雖非中共黨員,卻立傳於《中共黨史人物傳》,人們尊稱她為「女中豪傑」「革命母親」。1943年3月16日,葛健豪在雙峰縣永豐鎮石板沖病逝。毛澤東在延安得知蔡母逝世,提筆寫了「老婦人,新婦道;兒英烈,女英雄」的輓聯遙祭「蔡伯母」。

湘軍之後,用革命新思想教育子女

葛健豪出生時,當地有三大望族:清代名臣曾國藩家族、「鑒湖女俠」秋瑾婆家王氏家族和葛健豪娘家葛氏家族。他們彼此聯姻,構成了雙峰荷葉鄉的上層家族。

葛健豪的父親原是曾國藩湘軍中一員參將,後做過鹽運使、按察使,與曾國藩有姻親關係。葛健豪五六歲在家館讀書習字,能背誦《四書》等經典,16歲奉父母之命出嫁永豐鎮,與大戶蔡壽嵩之子蔡蓉峰結婚,婚後育有6個子女。她經常教育子女要樂於助人,關心貧苦大眾。在母親的教育和影響下,蔡和森、蔡暢經常幫助他人插秧、割稻子,幫小夥伴割草、放牛,從小就和勞動人民建立了感情。

女革命家秋瑾的婆家所在地與葛健豪家桂林堂相隔不遠。葛健豪聽說秋瑾是能文能武的巾幗女傑,幾次去拜望。從她那裡,葛健豪接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思想。她經常給兒女們講秋瑾的事情,說秋瑾了不起,稱讚她創辦女學喚醒婦女的覺悟。蔡和森和蔡暢從小就從母親的嘴裡聽到「革命」這個使人鼓舞激昂的新鮮詞兒,心裡萌生了革命的嫩芽。1907年,秋瑾被害的噩耗傳到荷葉鄉間,葛健豪非常悲痛,她帶著孩子悄悄地憑弔烈士英靈,經常鼓勵蔡和森與蔡暢長大後要像秋瑾那樣做人。

奇志可嘉,赴省城尋求濟世良策

由於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對農村的封建勢力、封建習俗等都沒有太大的衝擊,葛健豪所在的永豐鎮仍是一潭死水。從秋瑾那裡受到革命啟迪的葛健豪認定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一方面積極支持自己的子女求學,另一方面覺得要濟世救民,自己也應該有知識有學問才行。於是便出現了葛健豪三代人同進學堂的新鮮事。

1913年,湘鄉縣立第一女校開始招生,葛健豪得到消息後,毅然賣掉了部分陪嫁首飾湊足所需費用,帶著蔡和森、蔡暢,還有新喪丈夫的長女蔡慶熙及其女兒劉昂,一道去了湘鄉縣城。當她到縣城第一女校報名時,老師見她是位裹足的婦女,年紀這麼大(實齡48歲),不肯讓她報名。她很氣憤,便要兒子幫她寫一張「狀紙」到縣衙去告狀。縣官看完呈文,例行公事地說:「叫什麼名字呀?」葛健豪答:「我原叫葛蘭英,現改名叫葛健豪,『健』就是要做改造社會的健將,『豪』就是要打倒封建豪強。」縣官聞言一驚,又問:「為什麼要讀書?」她大聲說:「要尋求救國道理,男女都要讀書。」縣官覺得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婦人,便在呈文上批上「奇志可嘉」四字,令學校破格錄取。就這樣,葛健豪免試進了湘鄉縣立第一女校,與兒子蔡和森(在另一學校)同讀高小班。蔡暢就讀初小班,長女蔡慶熙就讀縫紉班。入學後,葛健豪和兒女們一樣勤奮好學。年底,他們學費用完了才返回永豐鎮。

1914年,葛健豪的丈夫要把10來歲的小女蔡暢以500銀元賣給財主家作童養媳。葛健豪極力反對,蔡和森在長沙知道這件事後也極力反對,三人一致認為只有用「逃婚」的辦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於是蔡和森把妹妹蔡暢接到長沙讀書。1916年,葛健豪又帶著蔡慶熙及外孫女劉昂到長沙讀書。葛健豪入女子教員養習所學文化,蔡慶熙入長沙自治女校學縫紉和刺繡,劉昂入周南女校幼稚園。當時,蔡家祖孫三代5人進省城求學,傳為佳話。

葛健豪到長沙後,如饑似渴地學習知識,探求真理。尤其是兒子蔡和森與毛澤東等人結識後,葛健豪很快就成了這群有志青年革命活動的熱情支持者和參與者。大家親熱地稱她為「蔡伯母」。她的家成了談論時政、交流思想的聚會場所。新民學會成立後,「蔡伯母」常當「旁聽生」,領悟其中的道理,從中接受新思想。

攜兒帶女,赴法國勤工儉學

1919年,在「五四」運動推動下,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形成高潮。向警予、蔡暢等發起「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與新民學會組織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相互呼應。出國經費有困難,葛健豪便利用與曾國藩外孫聶雲台是親戚和同鄉的關係,通過他向裕豐紗廠借銀洋600元,解決了部分人的困難。不久,蔡和森動員自己的母親也去,葛健豪遂與蔡和森、蔡暢、向警予等30多位學生,從上海啟程赴法國留學。

葛健豪一行於1920年1月30日抵達法國。她與同去的6名女生入了蒙達尼女子公學。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四年,在她的傳奇經歷中更具傳奇色彩。她這個裹過足的中國婦女像小學生一樣刻苦攻讀法文。雖然年紀大記憶差,但她憑著頑強的毅力,從一個個單詞學起,每天她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終於能用法文對話和閱讀法文報刊。她積極支持兒子蔡和森與向警予、女兒蔡暢與李富春自由結婚,認為這是「向封建婚姻制度宣戰」。葛健豪與蔡暢、向警予白天學習,回家後刺繡到深夜。葛健豪刺繡工藝精湛,綉品深得法國婦女喜愛,一件可賣幾十法郎至上百法郎,換來的錢還資助他人。她積极參加留法學生的革命活動,支持和幫助蔡和森等人在法國的建黨活動。在向北洋政府駐法公使館請願鬥爭中,她與蔡暢、向警予等人走在400多名留法學生的最前列,衝進北洋政府駐法公使館,迫使其作出讓步。1922年,蔡和森與向警予先後回國參加中共中央領導工作。蔡暢1923年2月在法國生下了小孩,葛健豪既要做工、求學、參加革命活動,還要撫養外孫女,同年秋黨派蔡暢、李富春夫婦二人去蘇聯學習,她才帶著外孫女李特特輾轉回國。

葛健豪積極投身湖南婦女解放運動。1924年6月9日,她參加湖南省女界聯合會「恢復成立大會」,參與了女界聯合會簡章和宗旨的討論、制定工作。1925年夏,她又在長沙顏子廟辦起了一所平民女子職業學校。學校開辦時為兩個班,後來增至4個班。這所學校與共產黨關係密切,實際上成了革命者的活動場所。葛健豪為黨組織傳遞信件,擔負黨組織的接頭任務,還讓黨內的許多同志在校內寄住。畢業學員中許多人成了革命者。「馬日事變」後,學校的一些革命者身份暴露,學校因此遭破壞而停辦。

英烈母親,歸桑梓心系革命

葛健豪歸國後,先在長沙安家。大革命失敗後,她輾轉至武漢、上海,掩護她的孩子們幹革命。1928年,她的二兒子蔡麓仙與三兒媳向警予先後為革命犧牲,蔡和森與蔡暢把老母親送回到老家永豐鎮。1931年蔡和森在廣州壯烈犧牲,家人怕她傷心,一直瞞著未讓她知道。

葛健豪的生活十分艱苦。她在永豐鎮老家沒有經濟來源,只好與丈夫帶著長女及孫輩們租居別人的房子。1932年其丈夫蔡蓉峰去世,葛健豪便在距永豐鎮10多華里的石板沖定居下來。為了生計,她種了幾畝地,和女兒蔡慶熙、孫子蔡博、外孫女李特特一起過著清貧的生活。

1943年3月16日(農曆2月21日),葛健豪在永豐石板沖與世長辭,享年78歲。臨終前,她還一直不知道蔡和森已經為革命壯烈犧牲,問長女蔡慶熙:「和森、咸熙(蔡暢)有信回沒有?」她要長女寫信告訴他們:「母親已看不到你們的事業的成功了。但革命一定會勝利的!」

採訪手記

母儀之德篤行大愛

遲美樺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葛健豪無疑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偉大母親。可最初她也不過是中國無數普普通通的平常婦女中的一個,只是為了她的孩兒不要成為封建禮教的犧牲品,才攜兒女們東走西顧,開始了她不平凡的人生追求。難能可貴的是:她並沒有單純地把自己當成兒女的「保姆」或陪讀,更不是純粹的「犧牲者」。

她首先是個慈母,甘為子孫後代吃苦受累,無私奉獻;她將自己也當成一個學生,一個知識的探索者,一個偉大理想的追求者。「遵一家教,從三代言,不出閨房半步,小奴家何苦束手就縛;學五車書,練兩手技,闖蕩江湖萬里,新女性豈能宰割任人。」這是她當時題寫的言志聯。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的經典台詞:「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里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身居草堂之下,心憂兒女前程,心繫家國命運,投身革命洪流。母儀之德,篤行大愛。葛母健豪,值得今天我們每個做父母者學習和效法。

聲音

她身上有一種氣質

蔡母葛健豪的家教是卓有成效的,她舍小家為大家,教育自己的子女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是我們每個革命同志學習的榜樣。

——毛澤東在農民運動講習所的一次講話摘要

我母親在那時候,真是一個驚人的婦人。當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她年近50歲了,但她很受革命的影響。

——葛健豪小女兒蔡暢

外婆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人。她16歲結婚,生了三兒三女,其中舅舅蔡和森、媽媽蔡暢都是中共第一代著名的革命家。我外公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外婆對他十分失望,一心只想將兒女培養成才。她50歲時賣掉了娘家陪送的嫁妝,湊足學費和兒女們一起走進省城學堂,之後又一起去法國留學,成了中國第一個赴歐留學的小腳老太太。

——葛健豪外孫女李特特

葛健豪作為一個小腳老太太,勇敢地走出山鄉,走向長沙、上海,甚至遠渡重洋勤工儉學,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這些對於今天的年輕人,非常具有勵志價值。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原副會長雷達

她是一個成長型的人物,就是憑著堅韌的精神一步步成長起來,她身上有一種氣質,就是認定一條道路一直走下去絕不妥協。

——文藝報社總編輯梁鴻鷹

葛健豪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跟著富豪子弟作威作福欺壓窮苦百姓,而要扶貧濟困助人為樂,要求他們在勞動中獲得許多真知識,即「半耕半讀,學以致用」。通過勞動鍛煉,既培養了孩子們剛直不阿、淳樸無邪的思想美德,又培養了孩子們吃苦耐勞、遇事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雙峰籍蔡和森研究者、《蔡和森傳》作者羅紹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