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朝建立後,為何拖延72年才修訂遼、宋、金三朝歷史?原因很簡單

元朝建立後,為何拖延72年才修訂遼、宋、金三朝歷史?原因很簡單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國自古就有後來的朝代修訂前朝歷史的習慣,可是,為何元朝建立72年後朝廷才拖拖延延修訂遼、宋、金三朝歷史?原因其實很簡單。

要說起這個問題,先舉一個例子。各位朋友對於三國演義十分熟悉,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就帶有明顯的「正統思想」,具體體現就是抑曹揚劉,貶低曹操讚揚劉備,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根本原因與上面推遲修史的原因一樣!

這就是元末明初所謂的正統之爭!其實這一爭端由來已久,可追溯至宋金的爭端。我們都知道金人南侵,宋朝逃到江南苟延殘喘,當時兩國就一直貶低對方,號稱自己是中國的正統,並為一直消滅對方而不懈努力,如果沒有蒙元勢力的崛起,相信百年之後再也不會有所謂的正統之爭。

可恰恰就是因為元滅金,南宋卻仍然存在了很多年,這就讓世人覺得南宋是正統的象徵,等到元朝建立之後開始為前朝修史的時候,這一問題的爭端就開始顯現,從元朝建立一直拖了72年,等到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在位時期任命了脫脫擔任總裁官才得以解決這個問題。

總裁官脫脫決定了遼、宋、金三朝的歷史都是正統,使得這三朝的歷史得以修訂完畢,不數年,元朝就滅亡了,等到明朝建立,正統之爭就再次掀起,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明顯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嫁的最遠的女人,歷經2年才到達,走到卻成「寡婦」了
元朝皇帝為何死後一座陵墓都沒有留下?原來如此啊

TAG: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