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不能勝寸心,安能勝天地:人有了愛和慈悲,才能有感應!

不能勝寸心,安能勝天地:人有了愛和慈悲,才能有感應!

主體及名稱變更預告:

本公眾號將在三天後將主體由個人變更為「智為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相應變更方式為公眾號遷移。因微信平台有多個同名公眾號,在本次主體變更時,為符合公眾號名稱唯一原則,我們須按規定變更名稱。經反覆考慮,現決定將公眾號名稱變更為「陽明心學傳習所」。我們已組建近10人的內容及運營團隊,未來公眾號內容質量會明顯提升,並經常組織線上線下活動,發布免費心學課程,歡迎廣大心友繼續關注、參與、批評與指導!

薛定諤的貓

80多年前,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不會想到,他的名字永遠與一隻貓緊緊相連。

薛定諤的這隻貓命很苦,被薛定諤關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里,盒子里還放有極少量的放射性物質以及一個裝有劇毒氰化氫的燒瓶,彼此綁定。在一小時內,放射性物質有50%的概率發生衰變,從而啟動裝置,打破裝有氰化氫的燒瓶,於是這隻貓會當即死去。

當然,還有50%的概率是不會衰變,可憐的貓兒得以倖存。

但這結果我們只能在打開盒子時才得以了解。在這性命攸關的一小時里,這隻貓既不是死的也不是活的。因為根據量子力學,在我們未進行觀察時,放射性物質里的原子核,是處於一個已衰變和未衰變的「疊加態」。

這只不死不活的貓自1935年誕生以來,便成了無數物理學家的噩夢。一隻貓的死活,竟然完全取決於我們對它的觀察?

另外一個問題,秦始皇兵馬俑在未發現之前,他們是否存在?有人會說,肯定存在啊,都在那裡幾千年了。也有人說,肯定存在,有資料記載啊。可真是這樣嗎?

南鎮觀花:感應萬物與體驗生命

有一次,王陽明和友人一起游南鎮。此時正是百花盛開的春天,一路上,只見一叢叢艷麗的花樹在山間時隱時現,飄來陣陣的芳香。

一位朋友指著山岩中的花樹問:「先生認為天下沒有心外之物,比如這株花樹,它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又有何干?」

先生說:「你未觀賞這樹上的花時,此花與你的心同樣寂靜。你來欣賞這樹上的花時,此花顏色就顯現出來。由此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們若細品陽明先生講學宗旨,可知陽明先生語意所重,仍只在「看」與「未看」上,仍只在心與物的「感應」上。舍卻你的一看,非但不見有花樹,也何從見有你此心?

錢穆先生說,這個「感應」,就是人生體驗的意思。你不體驗,怎麼能知道你自己心的狀態?只有在心與物的「感應」上的層面,你才能體驗人生之美,生活之美,知道什麼是愛情?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生命的延續,你恐懼什麼?你為什麼高興.........

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卻是無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與時代同步前進,也不是伴隨年齡而增長。「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人有了愛和慈悲,才能有感應!

為什麼我們對親人出任何狀況我們會有「感應」?我們會歡喜,悲傷,怨恨,嫉妒等等,這裡是由於這裡有愛和慈悲。就是我們養的小貓,小狗,時間長了都有感情,這裡都是因為這裡包含生命的體驗。

常常在小說里看到這樣的話:「自從戀愛後,每件事都是和他有關的,似乎我的整個人生都感到充滿了希望,我整個人都充滿了力量.......」。也只有你自己踏踏實實地,真正愛過一個人,你才知道這段話對不對!

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

薛定諤的貓和王陽明的花,從此讓我深信不疑:這一生中遇見的所有風景,都只因我們到來的那一刻而清晰……

人,總是要有七情六慾的,應該是說如果不能從自己身上入手,剋制我們自己身上的貪婪、惰性和缺點,又怎麼能夠干成一番大事呢?所以,修養的渠道,最終莫過於減去各種私慾。這就是王陽明論學的核心所在。

為此王陽明言之諄諄地提出了為學的辦法。他說:「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慾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

這段話將為學目的和為學手段說得極為淺易明白。不能勝寸心,安能勝天地。學習的功夫,就是克制私慾、依從天理的功夫。這了實現這個目的,最主要的手段在於「省察克治」,省察克治的對象是自己的內心,內心中有各種私慾,就將它搜尋出來一一掃除廓清,最終達到「無私可克」的境界。

不論怎樣的用功,其背後都有一個支撐著它的最終目的,如此來看,王陽明心學就是「為己之學」。

學,始終是自己的事;學,也是為了致自己的良知;學,最終是為了使自己止於至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內用道家,外用儒家,達成最終理想!
慎獨 中國人的千年修行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