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接受批評,重整前行——快手的道歉

接受批評,重整前行——快手的道歉

對於平台內容審核不當的問題,快手主動承認錯誤並向廣大用戶做出了承諾。快手CEO宿華在微信公眾號中發表文章《接受批評,重整前行》進行道歉。同時快手官微也同步發布了該道歉文章。

乘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短視頻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風口,而成立於2011年的快手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坐擁7億累計註冊用戶量,成為了這個熱門領域無可爭議的領頭羊。如今隨著自身體量的增長,快手在公司理念與責任上也上升到了新的維度。

4月3日,快手和清華大學宣布成立未來媒體數據聯合研究院,旨在通過技術與人文的結合,實現人與人之間更精準的連接,為大眾幸福感加速。這一主旨也讓我們看到快手所具備的價值追求。

流量巨頭+高等院校:基於技術聚變下的強強聯合

20世紀原創媒介理論家、思想家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把自己的研究比喻成盲人受眾的探路手杖,憑藉回聲來探索周圍的環境,手掌必須靈活地來回敲打。

而這一簡單的比喻實際上已經很清晰地傳達出媒介的價值也是本質,即幫助用戶更好地感知世界。

從15世紀古登堡活字印刷術誕生伊始,報紙、收音機、電視等都充當過人們感知世界的工具。如今,互聯網新媒介技術的誕生,也將人類帶入全球信息互通的全新時代。

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本身就是傳播形式的一大變革,短視頻在媒體中勢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它代表著更高效的內容創作、高便捷的內容傳播,或將成為下一個最大的數字化金礦。

正如快手CEO宿華所說:「從結繩記事到文字和圖片,記錄載體的效率一直在不斷提升,短視頻是當下記錄效率最高的信息形態;同時,短視頻形態本身具備普惠性。」

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曾說,無論是報紙雜誌,還是廣播電視,都屬於記錄加傳播的模式。如今技術正在改變媒體的形態、方式,這關乎到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連接交流的內在感知。

可以說,隨著技術的發展,充當媒體的媒介也在不斷發生改變。商業變化日新月異,這也決定了對未來媒體的研究也是勢在必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是清華大學首次與互聯網公司進行跨學科融合研究的嘗試,那麼快手因何能夠得到國內高校第一學府的青睞呢?

深耕技術研究與數據積累:「雙螺旋」價值凸顯

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數據處理技術的高速發展,產生了很多新業態、新技術和新機會,極大程度地改變著普通人日常生活。很多行業的內涵與邊界正在發生巨變,其中媒體由於其特別的屬性更是尤為如此。

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談智能商業製造大公司的條件時,提出了數據智能與網路協同的雙螺旋,從某種意義講,這是未來很多企業成功的基石,但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未來媒體所應該具備的形態。而快手在這兩個方面表現出色,這也是它能夠得到清華大學青睞的關鍵所在。

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接入終端形態發生變化。手機作為一個人的延伸,觸發了更多用戶使用場景,這些網路就是互聯網時代價值創造最重要的源泉,這使得能夠在更多維度讓用戶參與網路協同。其最大意義在於,用戶會主動傳播,幫助企業接近零成本地獲取新用戶,而對於媒體屬性的企業來說其實是將內容可以進行最大程度的產出和擴散。

在快手上,用戶可以用短視頻和照片記錄生活點滴,也可以通過直播與他人實時互動。快手的視頻內容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表達形式吸引了廣大用戶自發地上傳視頻,而且傳播力度很大。

作為線下真實生活在網路上的全息投射,快手平台匯聚了完整的中國社會生活圖景,被譽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而這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就是種網路協同。

正如尤政所說:「快手公司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短視頻記錄與分享平台,還為中國最廣大的普通人創造了人與人之間連接的橋樑」。他還表示「快手正在成為記錄的基礎設施,已經具備『未來媒體』的雛形」。

而數據協同方面其實更容易理解一些,大數據的關鍵有兩點,一是數據,二是演算法。數據如同食材,演算法就像炊具,二者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截至目前,累計註冊用戶7億,每日活躍用戶量1.2億,用戶日均消耗時長超過60分鐘。在短視頻領域具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平台、用戶群和實際數據。

而在演算法以及其它AI技術方面,快手的技術實力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產品設計上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洞察和記錄用戶需求和喜好。面向用戶實行精準的演算法推薦、視頻處理、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

快手不止是很多人眼裡的短視頻社交平台,更是一家AI公司。在技術與用戶數據方面的積累是快手能夠吸引清華大學前來合作的重要原因,二者合作實際上也是強強聯手,必將釋放乘數效應,在技術與數據兩方面形成良好的補充和加強,未來雙方會繼續在未來媒體核心領域創造更大的價值。

由「小確幸」到「大幸福」:品牌理念的與時俱進

記錄生活、記錄你是快手的產品設計核心,讓每個人都有平等記錄的權利是快手的精神內核,而記錄則是快手產品的表達方式。

正是這樣的文化支撐著快手走到了今天,真正讓每個人享受「記錄」的權利,直擊人民文化需求「癢點」,這也是快手為何在短時間內能成為中國最大的短視頻記錄與分享平台的原因。

理想很美好,然而不得不說的是,電子商務、共享單車、科技金融等多個行業的歷史經驗表明,發展太快往往會滋生一些問題。如今的快手也引發了一些非議,一些內容創作者為了博人眼球創造了一些不好的內容,社區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原來的方向。

雖說除了那些因為低俗和怪異而獲得異常關注的內容創作者外,快手平台上還有更多普通人的生活,而這其實也是其本身的價值所在,但有問題終究是要解決的。

為此,快手也主動承認問題並向廣大用戶做出了承諾。快手CEO宿華在微信公眾號中發表文章《接受批評,重整前行》進行道歉。同時快手官微也同步發布了該道歉文章。

在道歉信中,宿華表示,將重整社區運行規則,將正確的價值觀貫穿到演算法推薦的所有邏輯之中,打造一個風清氣朗、健康向上的負責任的互聯網社區。

而且快手也不再「把腦袋埋在沙里」,將「藝術,不該只屬於精英,生活,沒有什麼高低,每個人都值得被記錄」等這一些列觀念傳遞出去,也讓人們對快手的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

如今快手無論是數據上還是技術實力方面都已經成長到了一定的量級,它勢必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將自己的品牌理念傳遞給了更多的人,讓人們可以認識到「記錄」的價值所在。而且不只是如此。

更具責任感的品牌形象對快手今後發展所帶來的動力自然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它推動著媒體形態的重塑,還在為中國最廣大的普通人創造人與人之間連接橋樑的基礎設施,更好地為人文服務,為大眾幸福感加速。

文章來源:

公眾號「品途商業評論」

END

美 編 | 侯雪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之有范 的精彩文章:

三重追問音樂短視頻:風口浪尖之上如何不再只是一陣風
畫、畫家、評論家的相互映現——《藍靛金箔——西域觀畫記》書評

TAG:言之有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