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感動之後——《經典詠流傳》觀後感

感動之後——《經典詠流傳》觀後感

央視一台用正月初一到初三黃金時間隆重推出的《經典詠流傳》節目,引爆熒屏,這是繼漢字書寫大會、成語大會、詩詞大會之後又一檔高品味的文化時尚節目。說句實話,以我的文化底蘊,前面那些大會節目我極少觀看,這次因為用音樂方式去演繹經典詩詞,別出心裁,引起我收看的興趣。

從詩經、楚辭到漢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曲,詩詞本身都是吟誦和歌唱的,《三國》曹操橫槊賦詩,嵇康撫琴誦詩,漢樂府本身就是政府音樂機關,負責收集整理創作詩歌。白居易說「歌詩合為事而作」,高適、王昌齡、王之渙「旗亭畫壁」聽歌女唱詩比賽的故事,可知他們詩詞都是流行歌曲。唐玄宗更是親自把李白詩詞配樂。宋周邦彥還留下彌足珍貴的與宋詞相配的曲譜。我們讀《金瓶梅》潘金蓮深夜思夫,抱著琵琶唱詩詞。蘇軾、張先、秦觀、柳永、晏幾道這

些大詩人出入閣樓妓管更是隨手填詞就讓歌女唱。

因為沒有錄音錄像,我們對古人如何吟唱無從得知,用今天音樂來演繹就顯得非常好奇,比如那首《苔》改編的勵志歌曲,比如台灣胡德夫用民謠演唱的《天凈沙·秋思》,比如譚維維演唱的王冕的《墨梅》,還有蘇軾《定風波》、李白的《將進酒》、《明日歌》《花木蘭》等,我們覺得耳目一新。加之每一首詩詞都有傳唱人的故事在裡面,有情懷在裡面,相當於對經典進行了「立體包裝」,讓詩詞情感思想得到最大化的釋放。建安七子之一劉楨勵志詩《贈從弟》

由奧運冠軍孫楊演唱相得益彰。在貴州山區支教的梁俊師生演唱袁枚《苔》改編的歌曲,讓一首不起眼的小詩有了更深廣的內涵。而胡德夫作為台灣同胞演繹思鄉曲,代表了所有台灣同胞心聲所有遊子的情懷,一開口就感動所有觀眾聽眾。

央視充分利用自身超強的編導隊伍,充分調動國內外一切有效資源,充分挖掘經典文化的當代價值,發揮最先進的電視功能,將朗誦、吟詠、音樂、舞蹈、書法、繪畫、名人故事、名家鑒賞融為一體,將傳統文化精神與當代精神追求熔於一爐,從愛國、勵志、思鄉、惜時、為人、處世多個角度選擇最具代表性的詩詞,從而在節目的高度、厚度、深度、寬度各方面給人們帶來巨大驚喜。

當我們聆聽第一代鋼琴家88歲巫漪麗演奏鋼琴代表作《梁祝》,當四國樂風共同演唱《登鸛雀樓》,當楊洪基和陳力唱響三十年前的《三國》和《紅樓夢》,當實力唱將譚維維引吭高歌「中國風骨」,音樂里流淌的豪放、曠達、婉約、深沉、凄美、憂傷——這些詩詞包含的諸般情感和思想,感動每一個多情的靈魂!

然而,感動以後呢?是從此愛上詩詞愛上傳統文化還是過眼煙雲吶?是陶醉其中讓感動化作精神化作品質去滋潤人生,還是背誦那幾首詩詞附庸風雅吶?

望大家深思之!

識別下圖二維碼可關注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老師的語文星空 的精彩文章:

語文:民族情懷

TAG:趙老師的語文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