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出你喜歡的樣子

活出你喜歡的樣子

出差的路上和同事聊到她一個朋友飯量很大就是吃不胖,很多人會羨慕吃不胖的大胃王,我們身邊也會碰到過這種朋友,其實這在心理學中是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

吃是人潛意識的映射,對於狂吃不胖的人,反映出的是內心焦慮與不安全感,這就要提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論,他將成年前分為五個階段,即口欲期(0-1歲)、肛欲期(1-3歲)、俄狄浦斯期(3-6歲)、潛伏期(6-12歲)、性熟期(12-20歲),前三個階段在弗洛依德理論里最為著名,其中口欲期在西方世界被普遍接納,表現在歐洲人喜歡給剛出生的嬰兒含奶嘴。看到食物後不受控制狂吃的人,是心理固著在了這個階段,從小沒能得到的滿足或是長期處於飢餓狀態下。在沒有學會說話前,記憶會停留在人的潛意識中,影響成年後的自己,只有感受到了自己的這種潛意識做出改變後,才能從中走出來。當下你的關係模式,是童年關係的再現或縮影,會展現在以後生活的各種關係中。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個人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有一個基本的心理學理論,其實生命力只有一種,當這個生命力被看見的時候就會變成好的生命力,比如熱情、創造、愛。當不被看見的時候,他就變成黑色的生命力,比如恨、攻擊、憤怒等,就是破壞。不管好與壞的生命力,它們都是一樣的,只是被看見或者不被看見。如果這種生命力沒被看見,這就不叫愛,無論你怎麼認為,這都不是愛。

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在《奇葩大會》提到了「黑色的生命力」一詞,即貼切有顯得絕望。高曉松聽過後深有共鳴,開始反思自己年輕時「魂斗羅」的狀態,與對父親的叛逆之間的關係。「黑色生命力」其實就是在說童年時遭受情感忽視的小孩,他給出了三個關鍵詞「聽話、傷害、溺愛」到底哪個才是原生家庭中正確的方式?這裡分享下武志紅的三個故事。

關鍵詞1:聽話

武志紅在廣州日報寫心理專欄的時候,收到了一位讀者來信,她和男友戀愛三年非常恩愛,而且她斷定兩人未來會幸福,他男朋友的條件很好,但是她的父母嚴重反對,最後到了以死相逼的地步。武志紅見了這個女孩和她的爸媽,當雙方都坐下來時,武志紅髮現問題出在她媽媽身上,就問女孩的媽媽反對這門婚事的理由,媽媽說出了一大堆理由,比如第一個理由是我家女兒長的很好看,男孩長的一般般,武志紅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他當即說出你女兒不能說好看,用端莊形容更貼切,女孩是認可武志紅的評價,媽媽發現自己的理由被駁回後,又說我家女兒學歷高,對方學歷低。女孩是本科畢業,男孩是專科畢業,其實學歷差別不大,關鍵是男孩的收入是女孩的3倍,並且兩人的年齡相當,這個理由被駁倒後,這個媽媽突然之間情緒失控了,媽媽憤怒的喊著說「她之前跟我說過,她什麼事都會告訴我,結果她偷偷戀愛半年才被我發現」媽媽哭著對武志紅說:「你知道嗎,她之前對我百依百順,她就是我的小棉襖一樣,她完全聽我的話,但是這件事發生之後,我感覺我們之間的連接就沒了」。媽媽講的非常非常傷心,這一刻武志紅明白了,這是關於聽話與不聽話的事,根本不關心女孩幸福與不幸福,女孩只是犯了一個錯,就是她沒有聽她媽媽的話。

關鍵詞2:傷害

五年前武志紅轉了一篇微博,內容是重慶的一個女孩尋找陪伴她兩年的貓,她和貓的感情很好,是她媽媽把貓給丟了。微博轉發了之後評論就分成了兩派,圍繞著「媽重要還是貓重要」的觀點之爭,武志紅認為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實,結果評論里很多人留言說自己的寵物被爸媽如何如何的對待。假如我們活著聽話之中會失去一個判斷,父母可能在做一些「殘酷」的事情,可是孩子會覺得這很正常,父母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

關鍵詞3:溺愛

武志紅在湖畔大學採訪了一位女企業家孫博,她是1982年出生。採訪中武志紅注意到了一個細節,採訪的房間很安靜,突然走廊里有幾個女孩在對話,產生了一些噪音,這對採訪影響不大,對於經驗少的被采者會有心理上的干擾,但是影響不大。這時,孫博突然起身走到門外喊來服務員,告訴她關上門並打開窗戶來減少噪音。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孫博沒有和武志紅商量,毫不猶豫的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孫博的這種潛意識流露,在武志紅看來是身心合一,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表現。接下來在和服務員的溝通中,她完全沒有生氣,只是冷靜的告訴對方如何處理,服務員非常配合她。在她的一生中都是這樣表現的,沒有對採訪者刻意的展示自己。這引起了武志紅的興趣,作為心理質詢師的他開始了對孫博成長過程的了解。

孫博小時候是一個精力十分旺盛的孩子,在她讀幼兒園的時候中午不喜歡睡覺,幼兒園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她奶奶,奶奶知道後就辭職了,來到孫博的幼兒園做了這裡的校醫,這樣就可以中午在辦公室里陪著自己的孫女。還有一件事情也特別有趣,孫博在小升初的時候,她的成績可以上北京最好的中學,但是她就是要報北京石油附中,為什麼呢?因為石油附中的校服好看,結果她爸就答應了,中國大部分的父母都做不出來,但是這種類似的事情在她人生中非常非常之多,結果這個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成為了一個想幹嘛就幹嘛的人。

我們總是講溺愛、寵愛自己的孩子,那些總把溺愛和寵愛掛嘴邊的父母和老人,能做孫博父母的這種水平嗎?我想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很少很少,很多人會誤以為溺愛就等於不懂事,溺愛中成長的孩子太自我,不會去換位思考別人的感受。這裡我們要更正一個概念,溺愛會讓人任性,但是任性不代表缺少共情能力,不代表失去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在開車時有路怒症,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人會瞬間點燃負面情緒,將壞脾氣傾瀉給最親近的人,這種是情緒控制能力弱的表現,不是任性。在他們心中有一層堅硬的保護殼,保護殼提供了安全感,還保護著自己不受傷害,但是這層堅硬的保護殼切斷了他們走進別人現象場的通道。人與人之間,不能走進彼此的現象場,那這個人的內心會處於封閉狀態,這種問題的造成,與原生家庭分不開。溺愛中成長的孩子會自我,但他們能順暢的走進對方的現象場,感受對方的情緒從而做出正確判斷。心理學講自我實現預言,講釋放本我、認識自己的心中的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關係,其實都是在表達如何認識自己,走出人生陰影,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們不是在怪罪家庭,只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才是改變的第一步。欣慰的是我們可以改變,沒有人的父母是完美的,就像我們也不是完美的一樣,但是我們有能力帶著父母的不完美生活下去的,我們是有能力整合自己在童年時形成的性格,有能力修復自己的人生。在認知上的改變是所有好改變的開端。

生命中,最終是要把自己活出來你喜歡的樣子,而不是被文化規範所教化,做一個可能正常表達愛與恨的人,讓愛在你的體內自由流動,我想這是心理學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r德翁 的精彩文章:

TAG:Mr德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