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

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

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

死亡教育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親人的離世,教會孩子熱愛、珍惜生命。

圖/視覺中國

清明期間,不少家長帶孩子去祭祖、掃墓,面對孩子提出的關於死亡的問題,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怎樣把握節日契機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不少專家表示,家長應坦然回答不要迴避,在生活中尋找教育「素材」。

從死亡教育中正確認識生命

「為什麼要燒紙錢?人死後去了哪裡?我也會死嗎?」清明期間,面對孩子提出的一系列關於死亡的問題,不少家長頗感棘手,而是否應該帶孩子去掃墓也成為一個爭議性話題。有些家長認為,這是一種傳統習俗,應該帶孩子體驗;有些家長則認為沒有必要。對此,不少專家表示,家長不要迴避孩子的問題,而應讓清明節成為死亡教育的契機。

我國關於死亡的忌諱有很多,如不能帶小孩子去看重病的老人、不讓小孩子參加遺體告別會等。但獨立教師史金霞表示,其實每個孩子都曾經思考過生與死的問題。她回憶,女兒小寒在成長各個階段所寫過的詩里都蘊含著對死亡的思考。「在她8歲時,就曾在《媽媽您那蒼老》一詩中寫道:媽媽,為什麼每個人都要老,都要死去,而不能長生不老?」而11歲的時候,小寒又寫下《貪生怕死》表達對2012世界末日預言的擔憂和與家人共同活下去的暢想。在史金霞看來,孩子在思考死亡的時候,也不僅局限於死亡本身,同時也是在思考如何活著,思考自己和親人的關係。而如果孩子曾經與家人、同學、老師沒有禁忌地談論過死亡,當真正面臨死亡事件時,他們就能夠比較好地處理,不會被死嚇住。

「死亡教育的效果就像預防針一樣,在情感上孩子還是會痛苦、害怕或懊悔,但同時,孩子還會有理性思考,找到途徑將情感釋放出來。」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心理諮詢師岳文昊也表示,死亡教育教會人們怎樣面對親人的離世,如何陪伴親人度過最後的生命時光等,維護人們的心理健康,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岳文昊說:「死亡教育從根本上講是讓人們認識生命,熱愛生命,而不會選擇自殺、輕生等行為,這也是它的意義之所在。」因此,不少專家學者也將之視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家庭是死亡教育的重要場所

目前,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死亡教育相關課程,一些中小學也在進行相關的教育探索,少數社區也會不定期地舉辦一些公益講座活動。但岳文昊強調,除了學校和社會外,開展死亡教育,家庭十分重要。「『教材』往往發生在家庭里,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孩子走在街上看到馬路邊有人燒紙,自然而然產生了疑問,此時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而孩子在家庭中面對寵物或親人的離世,也需要父母第一時間進行應對和處理。」

因此,岳文昊強調,父母首先要具有正確的生死觀。「家長對生死的錯誤理解會傳遞給孩子,比如有些父母提到死亡非常焦慮或恐懼,這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岳文昊表示,家長一個很大的誤區是忽視孩子的感受,比如想當然地認為寵物狗死了不過是件小事,而沒有關注孩子所受到的衝擊。史金霞也表示,家長應該去觀察和理解孩子,在此基礎上,陪伴、傾聽並引導孩子,與他們互相安慰、互相傾訴。

專家認為,關於死亡的問題沒有固定答案,而要以孩子為中心,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岳文昊表示,一般情況下,對於小學低年級以前的孩子,可以通過童話故事的方式委婉地向孩子解釋,比如告訴孩子死去的人去了另一個世界;等孩子進入小學高年級以後,則可以更直接地談論死亡這一話題,比如談到已逝的親人,告訴孩子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與死的過程。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教授李丹則表示,當孩子年齡較小時,可以通過身邊的小動物給孩子講熱愛生命,孩子年齡比較大時,可以帶孩子去殯儀館感受氛圍或參與臨終關懷項目,讓其對死亡有更多的理解。

從生活中尋找教育「素材」

李丹表示,家長可以利用清明節等特別節日,帶孩子到墓地去祭掃,置身於特定的環境中讓他們感覺到死亡是人的生命中一個很自然的過程。此外,李丹還建議,藉此機會讓孩子了解家庭成員和家族的歷史傳承,感受生命的代代相傳。

岳文昊也表示,對於沒能參加親人葬禮的孩子來說,掃墓是補上了這個儀式,滿足孩子心理深層次的需求,以防未來成長中出現心理問題。同時,他也認為給孩子講講先輩的故事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家長一定要帶著一種愛和懷念去講,而不是編造故事,甚至在講述中摻雜怨恨情緒。」在分享故去親人的故事中,父母不僅教育了孩子,也療愈了自己,讓個人、家庭甚至家族走上良性循環。

不少專家認為,家長需要從孩子的生活中尋找契機。岳文昊舉例說,許多孩子曾經歷過寵物的離去,家長的正確做法是理解並接受孩子的難過情緒,鼓勵孩子把心裡的感受寫下來,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一個小儀式,將寵物的屍體和孩子寫的文字一同燒掉。

史金霞表示,一些新聞或他人身上發生的死亡事件也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她曾以此為契機,與學生談論死亡,探討他們成長過程中經歷的衝突和痛苦。很多孩子表示自己曾想過自殺,但是當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想法時,會發現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孤獨地痛苦著,於是,便釋然了。「死亡教育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地與孩子進行交流,如果過程中發現孩子有抵觸反感等情緒時,家長應該馬上停止,並觀察孩子抵觸的原因。」

■ 支招

以文學藝術作品為載體談死亡

專家普遍認為,閱讀是孩子理解死亡的重要渠道,許多關於死亡的困惑,孩子可以在文學藝術作品中找到答案。史金霞回憶,自己的一名學生曾經在電影觀後感中寫道,看了《入殮師》,自己才從外公去世的巨大的悲痛中走了出來,因為他相信死亡就是打開了一道門,外公就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也有家長在與學生一同看了死亡教育相關的影片和繪本後受到觸動,流著淚向孩子傾訴自己的經歷和感觸,與孩子共同談論死亡。

史金霞認為,一些優秀的繪本用很淺顯的文字講了一個道理,當孩子沒有經歷死亡的時候,可能僅僅是記得這個道理,而在真正經歷時,這個繪本中的故事及其形象的比喻就讓人感到治癒,感到安慰,從而能夠更好地去接受,更健康地面對死亡。

兒童閱讀推廣人阿甲介紹,目前中國的低幼童書中關於死亡的討論還不多見,但是出現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在繪本的選擇上,阿甲表示,有些繪本可能把鬼魂畫得太逼真了,氛圍也比較陰森,讓部分讀者感到不適,而《爺爺變成了幽靈》等繪本畫面溫馨,幽靈的形象也與常人類似,家長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采寫/新京報記者 馮倓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