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5種常見化療葯不良反應的預處理

5種常見化療葯不良反應的預處理

5種常見化療葯不良反應的預處理

化療作為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在腫瘤的治療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由於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讓很多患者「談化色變」,為了減少這些不良反應某些化療藥物在使用前需要預處理,本文對臨床常用化療葯的預處理藥物及相應機製做簡要概述。

作者丨因果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1、紫杉醇

不良反應機制:紫杉醇過敏反應的發生率為42%,其中嚴重過敏反應發生率為0.7%-7.7%,嚴重者導致死亡。

紫杉醇的過敏發生機制與紫杉醇注射液配製溶劑有關,紫杉醇為親脂性化合物,目前臨床所使用的紫杉醇注射液是用聚氧乙基代蓖麻油-無水乙醇(50∶50)配製而成。聚氧乙基代蓖麻油為變應原,進入機體後可刺激機體產生Ig E,並黏附於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上,引起細胞穩定性下降,滲透性增加,細胞內顆粒脫出,釋放出生物活性介質,其中組胺為主要介質,可作用於心血管、平滑肌和外分泌腺,使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小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從而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生[1]。

預處理藥物:紫杉醇的預處理主要有三大類藥物,包括:

? 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20mg 口服 紫杉醇前12h及化療前6h);

? H1受體拮抗劑(苯海拉明50mg 靜注 紫杉醇前30-60min);

? 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300mg 靜注 紫杉醇前30-60min)。

2、多西他賽

不良反應機制:多西他賽是在紫杉醇的基礎上進行結構改造而得到的,與紫杉醇均屬紫衫烷類藥物。紫杉烷類藥物的水溶性較低,因此需要在其注射劑中添加某些有機溶劑增加溶解性。多西他賽的助溶劑是聚山梨酯,可發生過敏反應,多在用藥開始10 min出現,癥狀輕微可不需停止治療,一旦血壓下降、支氣管痙攣或全身皮疹/紅斑,需立即停止靜脈滴注。

此外,多西他賽會引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促使蛋白質從血漿滲出至組織間隙,有效濾過壓增加,液體濾過增強並滯留於組織間隙,導致水腫形成[2] 。

預處理藥物:糖皮質激素類(地塞米松 16mg 多西他賽滴注一天前服用,每天16mg ≥3天),以預防過敏反應和體液瀦留。

3、伊立替康

不良反應機制:伊立替康主要通過非競爭性抑制體內乙醯膽鹼酯酶活性, 引起乙醯膽鹼異常堆積, 導致膽鹼能神經異常興奮, 而引發膽鹼能綜合征[3]導致的早發性腹瀉、腹痛、出汗、鼻炎、低血壓、血管舒張、瞳孔縮小、流淚等不良反應。嚴重者腹痛劇烈、腹瀉頻繁、大量出汗致衣物浸透、低血壓致頭暈, 若合併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易引發脫水、暈厥, 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降低患者順應性和用藥安全性。

預處理藥物:阿托品可以有效治療並預防膽鹼能綜合,減少膽鹼能綜合征的發生[4],臨床常用劑量為阿托品 0.5mg 皮下注射。

4、培美曲塞

不良反應機制:培美曲塞是一種多靶點葉酸拮抗劑,通過破壞細胞複製所必須的關鍵的葉酸依賴性代謝過程,從而抑制細胞複製。 體外研究顯示,培美曲塞是通過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和甘酸甲基轉移酶(GARET)的活性發揮作用, 這些酶都是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生物再合成的關鍵性葉酸依賴性酶。從而破壞細胞複製所需的葉酸依賴性正常代謝過程,抑制細胞複製。在抑制腫瘤細胞複製的同時培美曲塞同樣抑制正常細胞的複製,主要表現在骨髓毒性及胃腸道反應[5]。

預處理藥物:

? 地塞米松(或相似藥物)可以降低皮膚反應的發生率及其嚴重程度。給藥方法:地塞米松4mg口服每日2次,本品給葯前1天、給葯當天和給葯後1天連服3天。

? VitB12第一周期第一周內肌肉注射0.1mg/次,以後每3個周期肌注一次。

? 葉酸第一次給予本品治療開始前7天至少服用5次日劑量(400μg po qd)的葉酸,一直服用整個治療周期,在最後1次本品給葯後21天可停服。

5、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

不良反應機制:其代謝產物丙烯醛刺激膀胱粘膜造成出血性膀胱炎[6],主要表現為膀胱刺激癥狀(尿頻、尿急、尿痛)、少尿、血尿和蛋白尿。長期嚴重刺激可導致膀胱纖維化。美司鈉可以與尿液中環磷醯胺和異環磷醯胺4-羥基代謝物、丙烯醛發生反應起保護作用。

預處理藥物:美司鈉(成人常用量為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劑量的20%,時間為0時段(即應用抗腫瘤製劑的同一時間)、4小時後及8小時後的時段 )。

參考文獻:

[1] 曾聰彥,梅全喜。魚腥草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62例文獻分析。[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11):865-867.

[2] Park I,Jeon WH,Jeung HJ,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docetaxel chemotherapy-related lymphedema[J]。Lymph Res Biol, 2014,12( 3) :197-202.

[3] Dodds HM, Rivory LP. The mechanism for the inhibit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s by irinotecan (CPT-11)。 Mol Pharmacol 1999; 56: 1346-1353.

[4] 劉慧龍,李志宇,劉彥芳,李紅英,於忠和。 伊立替康治療結直腸癌相關膽鹼能綜合征89例[J].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2012,20(11):975-979.

[5] 葉亮,楊振華,方蘇榕,譚焰,谷偉。 培美曲塞治療未提前補充葉酸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5例[J]. 實用醫學雜誌,2015,31(07):1176-1179.

[6] 周際昌主編。實用腫瘤內科治療(第二版)[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2-3.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基層醫生「取經」難?你不一定要擠破頭進三甲!
李敖一生桀驁不馴,最後卻輸給了它,「腦瘤」究竟為何方神聖?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