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生又單身的80、90,如何面對父母生病

獨生又單身的80、90,如何面對父母生病

命運交付於人的大都相同,

它讓每個人都能擁有「憐憫他人痛苦」的最大勇氣,

又讓每個人都懷揣「讓苦難遠離自己」的誠摯期盼。

就用這種「矛盾」的天性,祝願天下父母都安康吧。

感謝給予幫助的每一個人。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屏的那段時間,正是正月,我媽每晚11點準時咳嗽,我就像魔怔了似的,清早起來跟我媽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去醫院看看吧。」

開始我媽還很有耐心,只是安慰我說:「就是嗓子發癢,咳兩聲就好。」後來我媽生氣了,質問我,為什麼大過年的,總要她去醫院。她這麼一說,我也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神經太緊張了。

以前,我從未覺得父母身體是否健康會家庭的重大議題。

幼時,我爸帶我去公園坐海盜船,一輪下來,他頭暈得不行,公園還沒玩,他就帶我回了家,說要休息,最後一覺睡到了天黑。

那時候的我覺得,父母的身體會永遠都健康,腿腳會永遠都有力,以至於我爸「海盜」3分鐘,頭暈3小時被我嘲笑了二十多年,成了我成長路上懟他的絕佳黑料。是的,我從未覺得父母身體抱恙終有一天會成為家中的重大議題,或者,在我心裡,它即使會成為一個重大議題,但卻始終不會出現在我的家裡。

然而,命運展現給每個人的樣子總相似。

3月19號,我爸突然膽結石疼痛,進了急診。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進急診室,一進大門看到醫院樓上「急救中心」四個大字就覺得兩腿發軟。排隊、挂號、檢查、等結果……

在醫院,1個小時好像變成了1分鐘,晃個神兒就過去了,有時候又像1整天那麼長,眼巴巴地望著自助印表機直到整個人都困頓,檢查單還是出不來。

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從我和父親身邊路過,有的坐在輪椅上,有的躺在床上,有的被扶著順著牆往前挪,相比之下,父親的病很輕微,至少他行動自如,這原本人生而自有的能力,在醫院裡也成了上天難能可貴的饋贈。

而我——一個健康的年輕人,站在急診樓的大廳,看著有氣無力坐在等候區的父親,感覺自己似乎是個異類,突如其來的無助席捲而來。

19號當天,父親順利入院,進入消炎期,醫生說,炎症一消,即可手術。

19號那一周,我正好出差外地,家裡只有母親一個人,她還來不及把家裡收拾一遍,就只好把門鎖上,帶著換洗衣服,去醫院陪護。走前,我特地叮囑母親,手術前一天,一定要告訴我,我即可回來。

22號上午,父親發現四天的消炎未能見效,梗阻性黃疸越發嚴重,膽紅素直飆不降,結石時不時地發作,疼到他表情扭曲。家人再次求助醫生,想快點定下手術方案和時間,但醫生說不消炎沒法確定,要再等。

22號下午,父親眼看著自己轉氨酶也持續走高,膽囊還漸漸腫大,內心防線崩塌,再一次請求手術,或者立即轉院。

醫院一邊斷定目前父親的膽紅素過高,達不到手術條件,一邊又信心滿滿地稱這是能力範圍之內的小手術,不符合轉院指征,無法開具轉院證明。晚上,父親終於給我打電話,要我聯繫省城的醫院,想儘快轉走。

23號上午,我在外地讓母親辦理自行出院。下午,驅車,父親順利入住省城醫院。

母親一路陪同,跟父親在醫院住了下來,每晚在父親病房床尾的空地上,支起鋼絲床,帶睡不睡地躺著,我說我要陪護,他們拒絕,各種原因。

23號上午,父親的膽囊因消炎未能見效已經腫脹地很大,衣服掀開,膽囊微微頂起肚皮,肉眼略見輪廓。

醫生當即定下了手術方案,周末一過,是26號,周一,做術前準備,27號早上立即手術,並給焦急的家屬吃了定心丸,說這期間任何時候出現意外,都可以隨時手術。

25號,周日,手術的前一天,我回了趟家,看到母親慌亂中還留在電飯煲里的剩飯已經長出綠色的小絨毛,盆里水養的豆腐也發出怪異的酸臭,家裡的床都還沒來得及鋪,椅子上、沙發上散落著外套、毛衣、大衣……鞋子遠一隻、近一隻、正一隻、翻一隻……陽台上曬的衣服干透了,好似被風乾了一般,僵硬地杵在晾衣桿上,一切竟顯得年代有些久遠了。

無暇顧及,我花了半天時間把家裡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院子里的樹啊花啊,也統統澆了一遍。父親愛擺弄花草,他住院的這段時間,牡丹很爭氣,一朵一朵開得很是熱鬧,彷彿帶著健康之神的靈氣。

下午,拜託朋友把我送去火車站,我又急急忙忙趕去醫院。

26號,膽紅素依舊很高,但醫生說可以如約手術。27號一早,父親被帶進了手術室,8個小時,手術很成功。

再後來,就是陪護。我在醫院附近開了賓館,想和母親輪流著住,但她放心不下,僅僅是過去洗了幾次澡。

後來變成了我白天陪,她晚上;又過了幾天就變成了我白天,她白天她晚上;最後,父親逐漸好些,我又開始了出差,就變成了她白天,她晚上。

需要。這個時候,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孤獨的壓迫,我極度希望自己瞬間能多出50個甚至上百個兄弟姐妹,能滿足家庭本身的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的需要……,以維持家庭之所以為家庭的最樸素、最基礎運轉。

90後、獨生子女、單身、未婚、工作、相親……這些標籤都不可怕,最怕的就是父母生病。你想把自己掰成100份來用,可還是不夠,時間不夠,資金不夠,能力不夠,甚至連,抱起他們的力氣也不夠……

4月4號,父親出院,開始了進一步的休養調整,5號,小長假,我回到家中。其間,父親去衛生間洗漱,我跟在他身後,他照了照鏡子,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我說:「我這像死人的臉。」

我又拿出了二十多年前嘲笑他「海盜3分鐘,頭暈3小時「的口氣,若無其事地回他:「不然呢?手術台上下來還能面色紅潤有光澤?!」

說完我走開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或者該想些什麼。

我只知道,還有許許多多——不計其數的——和我狀況相仿的年輕人,他們生活在原生家庭幸福美滿的常態里,卻也會像我一樣,總不可避免要歷經這樣孤軍奮戰的特殊時期……

而這,才是,人生常態。

(完)

最後,

對於題目,我並不知該如何作答,

但余華說過:

命運的看法,比我們,更準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睡 的精彩文章:

TAG:晚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