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話題 | 俗話說,俗話又說

話題 | 俗話說,俗話又說

同學:

杜老師,您上課時經常說,在一流的智慧里,大多能容納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見。我們在日常生活里,經常接觸到意思相反的名言名句,不知可否幫我們答疑解惑?

杜駿飛:

說來聽聽。

同學:

比如,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可俗話又說:謀可寡而不可眾。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和一個臭皮匠相比,三個臭皮匠看上去很像是個諸葛亮了,至少是個塑料諸葛亮;但如果和一個真的諸葛亮相比,三個臭皮匠還是臭皮匠。

而說出「謀可寡而不可眾」這句話的人是誰呢?是曾國藩。曾文正公那樣的人,不需要太多的臭皮匠來出主意。另外,他一生治國安邦,所運籌者大,之所以說「謀可寡而不可眾」,是因為「眾謀則泄」。明白不?

同學:

比如,俗話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俗話又說:沉默是金。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於人有益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於事無補時,「沉默是金」。

現在的問題是,經常有人把這兩個命題踐行反了:無聊地閑話時,倒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需要他真知灼見、仗義執言時,「沉默是金」。這就是他們惹人厭煩的原因。

同學:

比如,俗話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可俗話又說: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如果是為了捍衛信仰、價值觀、做人的原則,那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如果為了重大的責任、神聖的使命,那麼,個人的一切均可犧牲,為群體能「留得青山在」,不惜個人「能屈能伸」,亦是題中應有之義。

同學:

比如,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可俗話又說:人多嘴雜。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人群志同道合時,「人多力量大」;人群道不同不相為謀時,「人多嘴雜」。

你知道一個單位里最怕什麼嗎?怕大家只有嘴沒有手。往往有人善於批評時事,牙尖嘴利、樂此不疲,需要他做點事時,要麼手無縛雞之力,要麼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

所以呢,如果你們看人、交朋友、做事業,要看手,不要看口;要憑手,不要憑口;要敬手,不要敬口;要練手,不要練口。

要警惕那些只剩一張嘴的人,因為他們長得很像一個坑。

同學:

比如,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可俗話又說:靠人不如靠己。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天助自助者。「靠人不如靠己」是自強不息,是自助,「一個好漢三個幫」是得道多助,是天助。

同學:

比如,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可俗話又說:爬得高,摔得重!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左宗棠說:「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果如此,當「人往高處走」,且當更上一層樓。若不如此,「爬得高,摔得重」。

此外,「走」和「爬」是兩種動作,兩種吃相,兩種人生。「走」,大多是腳踏實地,行之有據,自然會天天向上;「爬」,要麼是手足並用、不顧體面,要麼是憑虛弄巧、登高攀險,摔落在地或亦難免。所以,我們說「人往高處走」,不鼓勵「人往高處爬」。切記,切記。

同學:

比如,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俗話又說: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駱駝和馬比的是骨節,所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鳳凰和雞比的是皮毛,所以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君不見,凡是人之間比實力的,縱使背運,往往也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君不見,凡是人之間比頭銜、比官威、比虛名的,一旦失勢,往往就是「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同學:

比如,俗話說: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可俗話又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以身相許者,難免「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以心相許者,自當「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同學:

比如,俗話說:不要以貌取人;可俗話又說:人靠衣裳馬靠鞍!這是什麼道理?

杜駿飛:

金塊無須化妝,鐵塊才要造型。如果你有遮不住的才華,那麼,可以宣稱「人不可貌相」;如果沒有卓爾不群的能力,那麼,還是要注意一下起碼的「品相」。

同學:

比如,俗話還說:......

杜駿飛:

今天俗話太多,雅興不淺,俗話說,「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我們先到這兒吧。

文字 | 杜駿飛

責編 | 胡園 王靜穎

編輯 | 孔德淇

本文經杜課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占卜 的精彩文章:

獨家:解密人中與自身的運勢的關係
八字中「正印」的用法解讀

TAG:占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