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優秀學員美國畫展盛大揭幕!

優秀學員美國畫展盛大揭幕!

你還在羨慕其他小夥伴有機會參展?

國內的小畫廊有個展

或是今日美術館中出現一幅自己的作品

不用羨慕他們

因為成為ACG的學員

你的作品會直接被帶去紐約

俗話說「在紐約,十個人里,有九個都是藝術家」,這個競爭力熱火朝天的藝術戰場中,能參加展覽的藝術家都十分不易,因為被策展人選中,到商榷展出的作品,每一步都需要機遇和勇氣。

在大海撈針的同學們,

這次不需要擔心不認識畫廊的朋友,

再不用焦慮自己的作品無人問津,

再也不用奔波在紐約 Chelsea 大街小巷尋找下一位賞識你作品的金主爸爸啦!

在紐約辦展意味著什麼?

你邁出成為藝術家的第一步

而且是強有力的一步

不用像當年的草間彌生

就能躋身藝術圈

認識更多願意與你並肩作戰的小夥伴

下一個安迪·沃霍爾就是你

本次展覽「與邊界的相對位置」由ACG國際藝術教育和紐約否畫廊一起為三種不同身份的藝術家提供藝術對話的平台。展覽籌備耗時幾個月,由策展人林梓和吳帝克帶領ACG學員一起奔赴紐約,感受一場展覽的魅力。

展覽和看展的人之間的關係被默認為是一種具有隔離感的狀態,所以大家也認為展覽不應該展現真實生活的方式,而應該呈現與之相反的一面。本次展覽「與邊界的相對位置」就是用翻牆軟體拋磚引玉,打通文化和觀念的阻隔,反映出中國國內和海外年輕人現在的一種狀態。

策展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地球兩端的藝術人和藝術機構一起合作,出現在同一個空間,瓦解本可能出現的阻斷。不僅是展覽切入點令人耳目一新,參展的藝術家由於來自不同階段的角色組成。

已被大眾認知的青年藝術家、藝術留學生和ACG國際藝術教育的藝術學生為這場展覽增加更多方面的視角,他們身處的狀態也正是呼應了展覽名「與邊界的相對位置」。

中國最大的藝術留學機構ACG國際藝術教育與紐約否畫廊的跨界合作,大力支持處於不同身份的藝術家和藝術學生,提供鮮活的平台讓他們展現自己的想法和藝術理念。ACG國際藝術教育的四位學員楊暘、張玉哲、庄慕溪、萬光陽都各自帶來不同形式的作品去表達自己的藝術觀念和理解。

萬光陽的鏡頭指向了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別樣視角,進一步探索了人與廢墟空間之間的關係。根據榮榮與映里的作品獲得靈感,萬光陽尋覓人類活動中在過往時間中,蘊藏著的巨大能量。

楊暘則是用影像的方式,從觀看者的視角,記錄下自己眼睛。並在另一件作品中,用靜幀展示出一組在廣州的前進街上,步行或騎車的人們的處於運動狀態的肖像。

張玉哲更是別出心裁,通過紀實攝影的方式,拍攝家庭成員,反其道而行,將後背的特徵表露無遺。同時,作品隱喻出雖然看似親密的家庭關係,其實依舊有疏離感。

庄慕溪不同於上述幾位學院的作品,利用油畫的質感,尋找脫離三維空間的途徑。通過現代科技和知識為起點,在畫布上呈現出無限的世界。

此外,張瀚文和左撲拉以藝術家和藝術學生之間的身份,為大家展現對邊界和藝術的思考。張瀚文的一組照片是由實驗發展而來:將3D技術引入靜態照片,再用模擬攝影媒介的語彙。他不僅想傳達出一種錯置感,還想將其稱為一個自身的鏡子。

左仆拉的作品則是用音頻和文稿展現出人類語言的主題,在不斷的重複和循環下,探討文本的結構化等問題。

「與邊界的相對位置」展覽前言

策展人:林梓

人們心安理得地接受這樣一種設定:一個當代藝術展覽可以從哲學或科學領域舶來一個概念作為主題,展覽中的作品對這個命題產生了某種層面的討論——這已經悄然成為了一種常態。這種討論的有效性姑且不論,類似的策展思路在客觀上將觀者認知當代藝術的視角限制在了哲學或科學的專業領域上,從而與畫廊之外的語境產生了一種疏離。而作為一種藝術界的潛邏輯,這種與藝術人和觀者的疏離被看作理所應當。

展覽現場

這種疏離導致的結果:觀者默認為一個展覽不應該成為一種對真實處境的「反映」或者「反饋」,而應該成為對於真實處境的「優雅的跳出」。這就是為何這次展覽的主題被定為VPN。因為正是真實生活中VPN類型的翻牆軟體所扮演的角色,事實上成為了身處中國的,以及在海外留學的中國年輕人處境的縮影。

文化之間無形的壁壘,財富之間無形的壁壘,來自地域的,機構的,權力的各種壁壘,在人類的世界中製造了無數的抽象的與具象的牆。有些時候,我們只把這些牆認知為規則,而非障礙。面對阻隔信息的虛擬牆,我們發明了VPN;而面對藝術界中來自權力和資源的阻隔,我們卻束手無策。而這個名為VPN的展覽,就是希望做出一個嘗試,讓原本可能難以謀面的藝術人與藝術機構,能夠在同一個空間中出現,合作,並解構某種之前由策展人把持的權力壁壘。

本次參展的藝術人分為三類:葛宇路、柳笛,作為被公眾認知的青年藝術家代表;左撲拉(Zeppra)、張瀚文,代表了一種處於藝術家和藝術學生之間的角色;以及楊暘、張玉哲、庄慕溪,萬光陽,作為三位來自ACG國際藝術教育的藝術學生。

這三組人的不同身份事實上是今天一個青年藝術人成長中的三個階段。為什麼沒有一套系統化的稱謂來對應這些青年藝術人在不同階段所處的角色?因為在藝術界的資本和權力面前,他們同樣的無足輕重——他們都是被置於邊界之外的人。

本次參展的藝術人涵蓋了從國內成長起來的青年藝術家到在英美就讀的藝術留學生間的廣闊光譜,我們好奇的是:擁有不同閱歷、身處各異地域文化圈層中的創作者們將如何面對邊界的劃定,又將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或者「稱呼」、如何衡量自己在這一藝術家成長年譜當中的位置?如何與藝術界的資本與權力協商抑或角力,於邊界線上探索求生?

此時此地,在VPN發生的現場,我們希望這個展覽本身能夠成為一種展覽新模式的實驗。在這個展覽背後,是中國最大的藝術留學機構ACG國際藝術教育與紐約否畫廊的跨界合作。沒有兩家機構的勇敢嘗試,就不會出現此時此刻的這個平台來讓這些青年藝術人們展示他們的作品。

ACG國際藝術教育計劃與更多國際優秀藝術機構合作,並以此種模式來瓦解藝術與藝術教育行業之間的壁壘,讓更多青年藝術家與藝術學生擁有真實的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

-END-

"你也想成為下一個參展藝術家嗎?"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有關藝術留學/作品集/雅思托福?

可以掃下方二維碼

或者添加小編微信,私聊欣爺!

如果需要限時免費的專業

藝術留學專業評估/雅思托福免費測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CG廣州 的精彩文章:

諾基亞的經典滑蓋彎了?
ins上超火的25張揭露社會現象的諷刺插畫

TAG:ACG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