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工業競爭指數反超韓國!

中國工業競爭指數反超韓國!

[【圖片=網路】]

受益於對外出口和居民消費大幅改善,韓國經濟雖持續向好,但研究與開發(R&D)力度不夠、全球經濟增長緩慢等因素也令韓國支柱產業陷入危機之中,工業競爭力被中國反超。

韓國開發研究院(KDI)8日發布了《4月經濟動向》,韓國經濟受益於對外出口和居民消費增加保持良好態勢。其中,2月份零售業銷售增幅為6.3%,較前一個月的1.2%大幅增加。3月份韓國對外出口也增加6%,環比(3.9%)增長顯著。

韓國對外出口和居民消費雖大幅改善,但生產和投資方面的增幅較為緩慢。2月份工礦業生產受春節長假影響環比減少6.4%。設備投資也因機械類增幅放緩影響,增幅從前一月的21.6%跌至9.7%。同期,韓國就業者人數同比增加了10.4萬人,但較1月份的增幅(33.4萬人)有所減少。

KDI稱,半島緊張局勢緩解令國內金融市場趨於穩定。從匯率來看,雖然美聯儲持續加息,但南北關係大幅改善以及美國免除對韓國徵收鋼鐵產品關稅等利好因素頻現,美元兌韓元匯率為1063.5韓元,環比減少了19.3韓元。

現代經濟研究院也發布了題為《韓國支柱產業的危機與出路》報告,以2015年為準,全球主要國家的工業競爭指數(CIP,Competitive Industrial Performance Index)中,韓國位居第5位,而中國趕超前者位居第3位。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每年發布相關指標,旨在分析一地區製造業生產與出口能力的競爭優勢,主要從工業能力、工業化密度、對全球製造業附加價值影響、製造業出口能力、對全球製造業產品貿易的影響及出口質量等進行評估。韓國從2009-2014年的第4位降至2015年的第5位。中國於2008年位居第10位,2009年升至第6位,2012年提升一位至第5位,並於2015年升至第3位。

報告分析稱,鋼鐵、石油化工、機械、汽車、造船、半導體、顯示器、智能手機八個韓國支柱產業正走向危機,其中半導體和顯示器尚存些許競爭力。經濟產業結構落後、全球需求趨緩成韓國支柱產業不振的主因。

此外,韓國潛在經濟增長率也由2001-2005年的4.7%降至2011-2015年的3.2%。報告認為,象徵效率和技術力的全要素生產率貢獻度減少是韓國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主因。報告還呼籲政府有關部門重新制定經濟曾策,加快培養新產業的同時鞏固支柱產業,增強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國亞洲經濟 的精彩文章:

中國樂天瑪特到底能不能賣出去?
前總統李明博接受檢方調查,向國民道歉

TAG:韓國亞洲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