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點揉兩穴,咽喉痛消

點揉兩穴,咽喉痛消

點揉兩穴,咽喉痛消

筆者在讀《千金要方》時,曾發現這樣一句話:「湧泉、然谷主喉痹哽咽寒熱。」

對此,我很是詫異,湧泉、然谷兩穴均屬足少陰腎經,而咽喉為肺、胃所屬,看起來聯繫並不大,怎麼會選這兩個穴位呢?然而,當我帶著這個疑問在工作當中加以嘗試,卻發現其並非虛言,點揉湧泉、然谷穴兩個穴位,對咽喉腫痛的治療效果的確比較好。

點揉兩穴,咽喉痛消


肺胃之疾,益腎可解

中醫認為,咽喉腫痛可由肺和胃引起,發病的原因無非是風熱犯肺,熱邪灼傷肺系;或因過食油膩辛辣之物引胃火上蒸,津液受灼,煎煉成痰而蘊結痰火。可致咽喉紅腫疼痛,發熱咳嗽,痰多稠黏等癥狀。治則當清肺、胃之熱,以利咽喉。

但從肺和腎的關係來看,「肺為水之上源,腎為主水之臟;肺主呼吸,腎主納氣。」也就是說,肺主行水、通調水道的功能與腎的氣化作用是相互配合的,肺的正常呼吸必須依賴於腎的納氣功能正常發揮,這與中醫五行「金水相生」是相吻合的。

點揉兩穴,咽喉痛消

足少陰腎經起於湧泉穴,然後經過然谷穴,向上通過肝和橫膈,進入肺中,沿著喉嚨,挾於舌根兩側。從腎經之氣的上行路線也可以看出,咽喉腫痛與腎經失調有必然聯繫,腎陰虧損必致津液不能上潤咽喉,肺胃之火乘勢上炎,灼於咽喉而腫痛。

湧泉穴位於足掌心約前1/3與後2/3的交接處,有進陰氣作用;然谷穴位於內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有龍淵、然骨之別名。點揉湧泉穴,可引進腎經之氣,如泉涌般而行;而點揉然谷穴,如撥開雲霧般順利上乘,咽喉則受津液滋潤,具有滋陰降火功效,從而可治療上火引起的咽喉腫痛。


點法取手指,揉法用掌拳

囑患者仰卧位,按摩者以雙手握住患者腳前側,用大拇指的螺紋面點患者雙側的湧泉穴,每次5~10分鐘為宜;或者以無名指、中指跪指點湧泉穴位。這裡提到的跪指,就是將無名指、中指彎曲,以中部指骨關節用力,這樣點按的力度比較大,可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身體狀況而選擇力度。然後以同樣的點法,同樣的時間,點雙側的然谷穴,力度可由輕逐漸加重,患者有麻、脹感覺即可。

點揉兩穴,咽喉痛消

揉法可以兩側交替進行,先揉患者一側湧泉、然谷穴,然後變換位置揉另一側相應穴位就可以了。比如按摩者可站在患者左腳側,以右手大魚際或小魚際按揉湧泉穴5~10分鐘;或以拳揉湧泉穴位,拳揉的力度也應比較大,但也要以患者能忍受為度,然後以同樣的點法、同樣的時間,揉左腳的然谷穴。最後按摩者變換體位,以左手大魚際、小魚際按揉,或以拳揉患者右腳的湧泉、然谷穴位。

點揉湧泉、然谷兩穴均採用平補平瀉法,治療咽喉腫痛起效比較快。但次數不宜多,一般每日進行3~4次為佳。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專業醫師在線為您解答健康問題,首次免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說 的精彩文章:

中醫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良方:血府逐淤湯

TAG:神黃中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