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哪個國家最想進步?

哪個國家最想進步?

還記得小時候讀書,爸爸給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努力讀書,才能走出去。那時候在農村好像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讀書有出息,這些信息都在反應著父母希望子女進步,不要固守這一畝三分地。讀書出來後,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所學到的才能,一步一步的從理論變成實踐,慢慢的得到領導的認可,甚至得到公司的認可,有的人放棄老家的一眼望到頭的清閑工作,再苦再累也要留在北上廣這樣打的城市奮鬥,這種種的現象都在說明一個道理,大家都想進步。

我們作為人類中的一員每天都在想著如何努力使自己進步,更別說國家想進步,要說到哪個國家發展最快也就是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不得不說的就是日本。

早期有過很多中國的名人到過日本求學,這些人中有郭沫若、郁達夫、蕭紅等等還有一些說不上名號的,即使在中日交惡的那段時期,在日本學習過的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強調日本人的學習精神、認真精神值得中國人學習,並認為這是日本名族能夠強盛起來的原因。

在孫歌的《求錯集》中,帶領我們走入不一樣的日本文化,和一個不斷進步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文化的發展和文學史的進步。孫歌是東京都立大學政治學博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專業為日本政治思想史。

一,文學

一部文學作品是否有用,是在它與社會的關係中確定的,換言之,作品是否有用,就看它是否深刻的表現了社會科學其它範疇的研究對象。例如,表面上我們通過作品看到了搞笑、人物的一些膚淺特徵,如果深入的可以從作品中看到道德形態、歷史現象、文化特徵、心理素質。

以魯迅的作品為例,他的小說卻幾乎不流露所表達的那種道德義憤與教誨的熱情,《孔乙己》《阿Q正傳》等都使用了描述性反語,而且對心理刻畫表現出更大興趣,從而大量運用性格反語,即情境性反語的主要手段。

比如雨果的《悲慘世界》所引起的對於犯人刑滿釋放後安置問題的社會關注,都是公認的事實;《菊花與劍》是一部研究日本民族文化的論點;《魯濱遜漂流記》以平易的散文口語代替了中世紀修辭學所要求的繁文縟節,這既是作品的一個變化,又暗含這時代的更替;卡夫卡《變形記》所採用的聳人聽聞的荒誕派手法,實在是表現現代人孤獨與恐懼的最有力的藝術手段。

二,女性

眾所周知在日本,女性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在西方國家女權主義者要說到伍爾芙,在這女權意義上,伍爾芙提出了她著名的「兩性同體說」:在我們之中每個人都有兩個力量支配一切,一個男性的力量,一個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腦子裡男性勝過女性,在女性的腦子裡女性勝過男性。最正常、最適意的境況就是這兩個力量在一起和諧地生活。伍爾芙的女權主義開山之作《一間自己的屋子》所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但是在日本文壇中,孫歌在《求錯集》中給我們介紹了向田邦子,她曾寫下近千部電視劇和十餘部小說、隨筆,她造就了一大批向田迷。向田的小說充分體現了在一個沒有崇高、沒有英雄因而也無悲劇可言的平庸的世界裡,普通現代人徒勞的掙扎。她的筆下都是市井庶民。

向田邦子在《日本的女人》一文中,向田把西方女性與日本女性在飯店點菜是的態度做了鮮明的對照,西方女性在飯店就餐時,如果服務員上錯菜了,就會把盤子退給服務員,拒絕道:「這不是我點的菜」;可是日本女人卻使減少店員的忙碌而放棄了自己的這樣拒絕的權利,理由是:「吵鬧起來多丟人」。這這裡就可以歸納出日本女性的生活態度。

孫歌在《求錯集》中還說了很多關於日本的生活和發展,並說道自己在日本求學所遇到的種種現象,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沒有對日本的不滿,沒有對日本的批評,只有著對日本的讚歎和對日本人的友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讀書的錢萊 的精彩文章:

TAG:愛讀書的錢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