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石達開出走後,洪秀全連走了這幾步錯棋導致局面迅速崩潰

從石達開出走後,洪秀全連走了這幾步錯棋導致局面迅速崩潰

1857年6月2日,太平天國最後一個有著巨大軍事才能的王石達開率軍出走。石先住安慶,10月進軍江西吉安,1858年4月離開江西進入浙江,正式脫離太平天國主戰場。

那麼作為最後一個有著巨大軍事才能的翼王離開,太平天國是不是就沒有機會了呢?不,相反,甚至可以說,若是天王稍微用一點心,局面就會扭轉。

我們來看,作為石達開出走後,太平天國第一個巨大的敗著。武昌守將韋俊,天京事變里,北王韋昌輝的親弟,金田起義的老人了,軍事才能很高,在1855年4月第三次攻克武昌後,一直駐守,期間屢挫湘軍進攻,1856年4月6日打死湘軍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的羅澤南。重挫湘軍銳氣。就這樣的人,在天京內訌發生後,官文胡林翼有意誘降,「射書入武昌、漢陽城,勸賊歸降」,被其嚴辭拒絕。官文奏告朝廷說太平軍「終無悔心」、「甘心死拒」。這份內外交困之刻的堅守,其價值不言而喻。

1856年9月的天京事變時,他已經孤軍守武昌一年多了,事變後天京便不再派軍救援,(這個是石達開主政期,石的為人。。。)至12月韋彈盡糧絕不得已撤出武昌,熟悉後面戰鬥的知道,九江,和安慶,常年被圍誰能撤得出去,其軍事才能可見一般。對比1858年陳玉成在三合鎮十餘萬人消滅湘軍李續賓部6000餘人。他以這麼少的兵力經年累月獨自抗衡湘軍主力,其部戰鬥力可想而知。

洪秀全若還想生存還想活下去,天京事變後最重要的就是搞好團結安定人心,韋,楊,石三部嫡系舊部互相之間的情緒要特別照顧好才對。可是三河鎮大捷後,洪給陳玉成封了王,這樣搞得本來是韋下屬的成變成了韋的上司,對於哥哥在這樣殘酷的事變後仍然忠心天國的將領,而且才能出眾,而且所部精銳無比。為了維護團結,為了安其心,無論如何也應該給韋封王才對,給職位是小,給各系人馬安心才是最要。

洪玩了這手後,本來關係很好的陳和韋關係迅速惡化,因為韋昌輝殺了東王全家的緣故,楊秀清的弟弟楊輔清也對韋極為仇視,內外交困中,韋還是不願降清而是向過江投靠李秀成,注意這個詞,是投靠李秀成,居然被陳玉成阻撓,雙方反目械鬥於和州,1859年,韋俊便在安徽池州向清軍投降。注意時間,1857年6月,翼王石達開帶著十餘萬精銳出走。

由於這樣的老將降清,給湘軍透露了大量太平軍的作戰手法,和內部的一般外人無法得知的各種情況,就好像下棋本來相持的局面,陡然你這邊拿掉一顆車,對方那加一顆車,逆轉的局勢不是一般難得大。所以,是洪秀全自己無事生非,給江西戰場局面迅速惡化下了顆臭棋。

我們來看第二著爛棋,1857年6月2日石出走,先是在安慶,10月進軍江西吉安,這時非常不利的局面已經顯示出來了,天國已無任何像樣的機動兵力。石出走後太平天國崩潰的第一顆子是九江,先是,在天京事變時在1857年,曾國藩派湖北提督楊載福、記名按察使李續賓率湘軍水陸師進攻九江,自1月8日起,大戰6晝夜,均被太平軍擊敗。要是對比後來湘軍圍攻天京時,李秀成部太平軍的戰力,那麼這個九江守將林啟榮實在是厲害,可以說若是他在,他和他的1.7萬餘名守九江的太平軍戰士在,後面的局勢不會崩盤,相持是很容易的,再次興盛也不是不可能。

可以說在石達開負氣出走後,太平軍已無機動兵力,所以後面湘軍可以很從容的慢慢包圍太平軍一個個孤立的城池消滅裡面的太平軍老將老兵。這個時候,要是主動戰略收縮,把九江,小池口、湖口一帶的兵力,主動收縮撤到安慶,和安慶兩萬太平軍老戰士會和,那麼戰局就非常從容了,九江之戰,林啟榮部被消滅後,安慶這兩萬戰士可是守了兩年,期間,陳玉成多次救援,其實對戰中,都是差不多的局面而略敗,若是九江,安慶兵力會和那麼曾國荃根本沒有修什麼長壕圍城的機會,一來就給你推了。

安慶戰局一旦穩定,那麼陳玉成後面就不用兩線作戰,那麼陳,李匯合掃清蘇杭很快的,熟悉後面戰事的知道,蘇杭一帶極富而且清軍戰力極低下遠不是湘軍可比,林啟榮部和安慶守軍會合後,可以很從容的對付曾國荃,那麼隨著陳李兩軍迅速掃平蘇杭並快速佔領南北兩翼擴大南京根據地後,陳李合兵西進,我們參考陳單獨救安慶是和湘軍作戰略輸的局面可以得出,順利反攻是可以預計的。

所以,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只要,天王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把九江守軍撤到安慶,那麼事緩則圓,整個局面就活了。結果把天國最精銳的老兵和最忠心有善守的老將都葬送進去。不要小看這17000餘人,兵精不在多,湘軍都不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秀全 的精彩文章:

楊秀清實權在握,為何要惹怒洪秀全?歷史專家:這是洪秀全的陰謀
天王府1000多女官都幹些什麼?滿足洪秀全任何要求,下場很悲慘!

TAG:洪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