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中沒有如果,不是所有的傷害,都來得及道歉和補救

生活中沒有如果,不是所有的傷害,都來得及道歉和補救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內含有一種基因,可控制人是否愛生氣,可以看到一些小孩子天生就比其他小孩子愛生氣,但是環境的因素可影響該基因的表達,優越富裕順遂的人煩心事更少,生氣有毒,如果發脾氣,對身體不好,但如果憋在心裡,則會對身體產生傷害,那麼怎樣讓自己不那麼愛生氣呢?

生氣的原因一般是感覺自己被侵犯,於是產生一種攻擊心理,所以此時最需要做的就是增加與外界的溝通,保持心平氣和,切忌不要針鋒相對。愛生氣的人相信也是與外界溝通不暢的人,所以,與人多溝通可以減少生活中的摩擦。

另外,飲食中缺乏一些營養素,也會影響情緒,讓人脾氣差。

體內缺鈣,鎂等營養元素也會容易讓人產生緊張和感到壓力,研究發現,情緒平和的人往往都是體內鎂元素含量豐富的人,鎂是一種能夠幫助對抗壓力的礦物質,豐富的鎂能減少壓力激素的過度分泌。

前不久在重慶發生了這樣一出悲劇。一對小夫妻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爭吵了起來,眼看越吵越凶,妻子摔門而出,準備開車離開。丈夫見勢只好追上去,攔在了車前,兩人就這樣爭執了好久,誰都不肯讓步。眼瞅著妻子發動了汽車,丈夫張開雙臂用身體擋住車不讓其離開。這時候不知道妻子說了句什麼,丈夫猛烈捶打擋風玻璃,突然間,車子加速,只聽「咣當」一聲,車前的丈夫被狠狠甩了出去,後腦勺著地。

120到的時候,丈夫已經沒了生命體征。事後妻子被帶到警察局,據說她整個人都是蒙的,嘴裡念叨著一句話:如果當初,不那麼生氣就好了.......是啊,如果當初不那麼生氣,如果當初兩個人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沒有被情緒左右,那這場悲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了?

只可惜,生活中沒有如果。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經說過:「研究表明,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可生活中,多少人沒躲得過這12秒,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最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而這其中被傷害最大的,就是自己身邊最親的人。重慶這場悲劇再次提醒我們: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就是不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不是所有的傷害,都來得及道歉和補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個父親因為女兒高考落榜,氣不打一處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你考得這麼差,幹嘛不去死啊!」本來也就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女兒真當真了,留下一封「對不起讓你失望了」的遺書,就跳樓自殺了。

泰國一個超市裡,也曾經發生了讓人心驚肉跳的一幕。兒子終日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父親實在看不下去了,拿出一把上膛的手槍,放在兒子面前,怒斥道:你這麼沒用,怎麼不去死啊。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兒子真的開槍自殺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父親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用錯了方式。試想一下,如果當初他沒有用這樣粗暴的方式「勸兒子」,沖兒子亂髮脾氣,而是找一個時間,和兒子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談,那故事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國內這樣的悲劇也時有發生:媽媽親手打死自己的女兒,只因女兒不好好寫作業,最後打到控制不住自己,打到女兒沒有了生命體征......

其實不僅父母對子女,子女對父母也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作家史鐵生雙腿癱瘓之後,脾氣變得暴躁無常,對母親經常沒來由發脾氣。有一次北海的花開了,母親問他要不要去看看,當時他沉浸在雙腿癱瘓的悲痛中,對母親厲聲道:不,我不去!我活著有個什麼勁兒。直到母親去世了,史鐵生才知道那段時間母親已經病入膏肓,但為了不讓自己擔心,她一直強忍著。她大口大口吐著鮮血,被抬上擔架的時候,嘴裡念叨的還是,「我還有一個癱瘓的兒子和未成年的女兒...」

後來史鐵生說,「這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得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可能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那麼一兩個容易生氣的人,有時人們不理解為什麼他們那麼容易動怒,或者為什麼他們無法擺脫這種情緒。這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受困情緒。受困情緒指的是在體內的某個地方,同一領域裡的身體組織會與受困情緒能量的振動產生共鳴,也就是說那些組織會持續不斷地體驗該受困情緒。如果你有一個受困情緒,你就會吸引更多該負面情緒進入你的生活,而且你會更加容易、更加頻繁地感受到該情緒。我們可以把受困情緒想像成一個能量球,實際上它也確實如此。

如果你有一個憤怒的受困情緒,並且該情緒你已經負載多年,但你甚至還不知道它的存在,結果,無論什麼時候你遇到可能會生氣的情況,你都極有可能會生氣,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一部分的你已經生氣了。由於存在受困情緒,你身體的一部分已經開始以憤怒的頻率振動,那麼當可能激發你憤怒反應的事情發生時,你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憤怒之中。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要學會將受困情緒釋放出來。找到自己受困情緒的源頭。直面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學會宣洩積鬱。或者找朋友傾訴,或者去旅遊等等。

人的心理活動和人體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繫。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生理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者破壞某種功能。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你變得容易生氣,在人際交往上也會遇到很大的阻礙,人們都喜歡靠近陽光、充滿正能量的人,所以每個人都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培養愉快的心情,調節好情緒,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小毛 的精彩文章:

繁雜的世態,歷過千重的懷想,是隨心,是隨情,還是隨意?
未婚男聽好了,假如世界上只剩下大齡剩女和二婚女人,你怎麼選

TAG:生活小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