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B支付大戰在即

2B支付大戰在即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爭奪戰仍在持續。在C端市場支付寶、微信支付幾近白刃戰的情形下,2B支付領域的壹錢包卻能異軍突起。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數據顯示,壹錢包已連續5個季度穩居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份額前三名。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公金融主流服務模式,仍集中在存貸匯和面向集團企業的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如何走向『輕資本』『輕資產』和『輕成本』的轉型之路任重道遠。」3月29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執行會長張競強在由中金支付、上海文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創造更好的現金流」企業系發布會暨戰略合作夥伴簽約儀式上表示,在全球化的經濟時代,尋求中小企業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障礙是我國當前面臨的一個難題。

在消費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的趨勢下,實體企業亟需在支付結算、會員精準營銷、流量智慧運營等問題上注入新的科技手段。傳統的支付結算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交易環節的新型金融需求。

在C端支付生態創新頻出的當下,如何改善B端客戶支付體驗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的機遇。目前,壹錢包支付服務已經全面覆蓋平安集團的金融場景,並向外部商業地產、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加速拓展,成為移動支付行業第三極。

而銀聯商務、拉卡拉、快錢等機構積極2B布局,支付寶已為零售、物業、醫療等數十個行業精準定製「支付+行業」解決方案,滿足場景化需求。

「2 B的服務是未來場景業務很重要的一個發展源泉。」京東金融副總裁、消費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區力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京東金融不僅要提供金融解決方案,還有結算工具,為客戶提高銷售效率,而不要著眼一個槓桿,就是一個金融的工具。

近日,Analysys易觀發布2017年第4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機構綜合支付市場交易份額佔比統計,支付寶、騰訊金融和銀聯商務分別以44.51%、30.36%和12.12%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三位。三者市場份額總和達到86.99%。

而在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2017年第4季度交易規模達377274.5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7.91%。其中前三名分別為支付寶、騰訊金融(微信支付)和平安壹錢包,市場佔比分別為54.26%、38.15%和1.35%。

雖然平安壹錢包的市場佔比與支付寶、微信支付不可同日而言,但支付寶、微信支付以2C為主,而平安壹錢包則以2B為主。

數據顯示,壹錢包「會員付」解決方案目前已覆蓋全國300餘個商業項目,並與10餘家大型集團達成業務合作,包括中糧大悅城、萬科印力集團、茂業集團、瑞安集團等。今年1月中糧大悅城與平安壹錢包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作為金融科技企業,平安的金融產品特別成熟,從目前來說,壹錢包注重於B端的服務,而微信和支付寶更強調對C端的直接觸達。」中糧大悅城商業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徐蓁表示,依託於平安的金融科技能力和龐大的用戶數據量,實時的金融結算的可視性、可觸達性,大悅城在兩個項目上的試點,已經驗了證壹錢包它的穩定性和高效的運營性。通過壹錢包的管理,可以打通員系統到後台管理系統、停車系統、線上POS系統,使得營銷服務更加高效,這節約了大悅城的成本。

「壹錢包不僅是支付工具,還是連接工具,讓商戶和用戶聯繫得更緊密,讓商戶跟金融服務聯繫得更緊密,讓商戶和用戶跟需要的金融服務聯繫得更緊密。核心是支付的資金流體系,管理的是商戶和用戶之間的交易。」壹錢包董事長兼CEO諸寅。

同樣瞄準2B支付的第三方機構的還有中金支付。經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中金支付結合自身企業端核心優勢,已經形成了以支付板塊為基礎,產業金融、大數據應用、供應鏈管理、現金管理及跨境支付等五大創新板塊,結合企業未來發展目標及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從而為企業量身打造「高密合度」的行業服務解決方案。

「近幾年眾多的金融機構對於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視,使得科技金融成為了提升企業現金管理服務的一塊重要的基石,中金支付通過金融科技的方式,更加合規合理的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同時通過科技金融的創新使得金融機構能為傳統企業提供更多、更好、更高效的金融服務支撐。」中金支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史佳樂認為,

「目前超過90%中小企業對客戶賒銷,賒銷貿易的企業中有82%,遭受貨款拖欠的影響外部繁瑣的客戶對賬,內部繁重的財務核銷。傳統公司銀行業務主要關注成長、成熟期的大型、超大型客戶。」上海文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鍾勝九表示,科技浪潮正在席捲銀行業,許多從業者已經充分認識到金融科技進步給零售銀行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卻低估了公司銀行業務數字化轉型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未來,公司銀行客戶將會向全周期轉變,文瀝將攜手眾多合作夥伴共建智能應收生態,全力服務中小企業發展。

第三方支付在2C、2B支付結算領域創新頻出,相對而言,銀行的步伐顯然慢了很多。廣發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儘管在C端支付領域大局難逆,但銀行對公客戶提供存、貸、匯服務的資金、信用、監管環境等等比較優勢依舊還在,回到客戶、產品、渠道的這些單點服務源頭上,關注客戶體驗,把握和發掘客戶需求發現和創造更多服務場景。通過有效發掘和促成構建客戶之間、產品之間、渠道之間、場景之間的聯繫,逐步形成合縱連橫有機且穩固的服務體。

但如今,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已開始對2B支付摩拳擦掌,如果銀行再不快速創新,估計這部分市場也將逐漸被蠶食。

「金融科技將對傳統銀行產生衝擊,而支付所承擔的資金往來職能和追求的資金流動效率,就是所有金融科技的根本。支付將是未來『金融科技企業向銀行表內業務蠶食和進攻"的核心工具,是支撐起存投保貸等業務零售直銷的基礎工具,並且也將代替銀行成為這些業務之間資金流轉的關鍵用戶工具。」一位支付行業資深人士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阿里「軍師」曾鳴數談區塊鏈:對長期發展認可 但泡沫一定會破滅
華為2017財報:凈利潤同比增幅飆升 盈利能力恢復強勁靠什麼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