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睡到如此境界,陳摶老祖究竟有何絕學?呂洞賓一語點破!
陳摶,生於唐朝末年,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後世人稱「陳摶老祖」。
在中國道教歷史上,陳摶老祖不僅是精通易理道學的思想大家,同時潛心修鍊內丹,以先天睡功聞名天下。他曾寫過一首著名的「對御歌」:
臣愛睡,臣愛睡,
不卧氈,不蓋被,
片石枕頭,蓑衣覆地,
南北任眠,東西隨睡。
轟雷掣電泰山摧,
萬丈海水空里墜,
驪龍叫喊鬼神驚,
臣當其時正鼾睡。
閑想張良,悶思范蠡,
說甚曹操,休言劉備。
兩三個君子,只爭些閑氣!
怎似臣,
向青山頂上,白雲堆里,
展開眉頭,解放肚皮,打一覺睡!
更管甚,玉免東升,紅輪西墜。
在常人看來,陳摶這麼愛睡、貪睡,似乎是個懶道士!其實不然。陳摶的「睡」是一種高明的修鍊,與常人每天的「睡覺」毫不相干。它形似睡眠——採取了睡姿,實為道家內丹的一種功法。
關於陳摶的「善睡」,據《宋史·陳摶傳》記載,竟然「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意思是他一覺能睡一百多天。周世宗柴榮曾把陳摶請至宮中,檢驗他的睡功,他果然熟睡一月有餘;宋太宗趙光義召見他,他要求先安置一間靜室休息,竟熟睡了一個多月才醒來,乃入宮覲見。
這種睡法,世間無論多麼貪睡的人,也很難做到。所以,陳摶的著名道友呂洞賓說:「摶非欲長睡不醒也,意在隱於睡,並資修鍊內養,非真睡也。」
呂洞賓一語道破天機,陳摶的「嗜睡」是一種高深的內丹修鍊功夫,即「胎息」!
道家認為,修鍊內丹者,練功達到高深境界時,呼吸異常微弱,口鼻中出入氣已無感覺,僅丹田內有極其微弱的起伏。此時丹田內已結「胎(內丹)」,後天之口鼻呼吸已停止,氣息僅靠丹田內之微弱起伏維持,類似胎兒在母體之臍帶呼吸。修鍊胎息功法,可怯病延年,光彩照人。
這種功夫常人是很難達到的。不過,陳摶關於「睡之道」的許多見解,對於我們今天,尤其是常常失眠的人,還是具有指導意義的。比如他認為,世俗之人,整天沉溺於名利聲色之中,沒有一刻清凈踏實,怎能睡得安穩?所以不解決迷戀名利聲色的問題,是無法修鍊睡功的。他又說:「凡人之睡,先睡目,後睡心;吾之睡,先睡心,後睡目。」「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
有關陳摶的睡功,明代周靖《赤鳳髓》中作了記載:日間或夜半子時安靜時,端身正坐,叩齒三十六通,以喚集身上諸神。然後寬鬆衣帶側卧,閉口垂簾(眼瞼),舌抵上齶。並膝,收一足,一手掐劍訣,掩生門(臍眼),一手掐劍訣,曲肱而枕之。眼對鼻,鼻對生門,合齒,開天門,閉地戶(即閉口用鼻呼吸),心目內觀,坎離(水火)會合,內日月交精也。功法如鹿之運督,鶴之養胎,龜之喘息。此外陳還有其他睡式,茲不贅述。(另註:「劍訣」,即「劍指」,食指、中指伸直併攏,無名指、小指屈向掌心,拇指壓在無名指和小指上。)
水華究靈奧,陽精測神秘。
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上古第一巫族,傳下了數術之學,是道家的真正鼻祖?
※三分鐘了解道教內丹術:原來任督二脈是這麼打通的!
TAG:中華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