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宋明清的餐桌上,豬肉是如何成功逆襲的!

在宋明清的餐桌上,豬肉是如何成功逆襲的!

原標題:在宋明清的餐桌上,豬肉是如何成功逆襲的!


在中國古代,生活物資比較匱乏,吃肉基本上是上層社會的專利,普通百姓只有在節日或者過壽的時候才有機會吃到肉食。而且,在古代牛是非常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歷朝歷代也非常重視牛的社會地位,最嚴重的時候,殺牛需要以命相抵。所以,從歷史上來看,中國人對吃豬肉有著比較強烈的願望。很有意思的歷史現象是,在禁止殺豬的明朝,豬肉居然逐漸佔領了中國百姓的餐桌,一直到今天。



豬肉的逆襲


早在先秦時代,中國就出現了「六畜」之說。所謂「六畜」,包括馬、牛、羊、豬、狗、雞。「六畜」除去產地基本不在中原並用來騎乘的馬之外,其餘五種再加上魚,構成了古代中國人肉食的主要部分。其中,牛、羊、豬又居於特別重要的地位。

周代的《禮記》將牛、羊、豬稱為「大牢」,是只有國君及卿大夫才有資格享用的佳品,至於底層百姓,一如漢代的《鹽鐵論》所說,「非鄉飲酒、膢臘、祭祀無酒肉」,通常只能在逢年過節及慶典時將吃肉作為一種享受。


牛肉雖然貴為「大牢」之一,上古時期亦用於祭祀與食用。但自從春秋後期鐵犁、牛耕出現後,牛成為重要的勞動工具,歷朝歷代三令五申禁止宰殺耕牛,一如唐武宗所言,「牛,稼穡之資,中國禁人屠宰」,遂令牛肉逐漸淡出肉食行列。至於《水滸》中大塊吃牛肉的描寫,實在是一種梁山好漢對統治秩序的挑戰。


牛肉之外,同在「大牢」之列的羊肉與豬肉一度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平分秋色。漢代既有「澤中千足彘(250隻豬),此其人皆與千戶候等」的記載,亦有許多人家擁有「千足羊(250隻羊)」的說法,足見養豬與養羊難分伯仲。


然而在進入魏晉以後,豬的飼養規模開始萎縮,羊肉從此成為中國人主要肉食長達千年之久。南北朝時期的《洛陽伽藍記》已稱「羊者是陸產之最」。唐代文人筆下經常出現的是「羊羔美酒」,豬肉卻鮮有提及,這從《太平廣記》中有關唐代肉類的記述總共有105處,羊肉獨佔47處,而豬肉只有12處便可見一斑。


《太平廣記》甚至有佛教在家居士亦不能斷除羊肉的記述。「唐姚待,梓州人,常持金剛經」,但是當周遭有人殺羊並招呼同吃時,他也會忍不住去吃。這從側面反映吃羊肉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常態。


羊肉飲食經過唐代的高速發展,在宋代已成社會時尚,所謂「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宋朝宮廷御廚一年開銷羊肉43萬斤,而豬肉只有4100斤,「御廚止用羊肉」甚至成了兩宋皇室的「祖宗家法」。


到了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元代,羊肉更是獨佔鰲頭,非但蒙古人以之為主食,漢人食用羊肉同樣普遍,就連風行高麗的漢語口語教科書《老乞大》也說到「做漢兒飯」,有羊和雞。


然而,羊肉佔優的局面到了明代以後為之一變,豬肉成功翻盤。明代初期的永樂年間留下的一份御膳菜單顯示食材包括羊肉5斤及豬肉6斤,羊肉漸落下風;到明代後期光祿寺留下的宮廷歲用牲口數記錄則是18900口豬,10750頭羊,豬肉已是後來居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乾脆寫道:「豬,天下畜之。」


清代的「豬強羊弱」勢頭更加明顯,每過春節,京城常常要殺豬近十萬頭。經過兩千年後,豬肉終於「逆襲」成功了。


在宋朝不吃豬肉


宋代宮廷一改唐代宮廷飲食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這種誇張杜撰大於現實的作風,不僅留下了確切的御宴宮廷菜品明細,甚至還有著流傳至今的原料及做法。從那些充滿濃濃生活氣息的記錄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習俗,兩宋皇宮御廚只用羊肉,原則上不用豬肉。據記載,宋太祖宴請吳越國君主錢俶的第一道菜是旋鮓,即用羊肉製成;而仁宗禁止宮廷為半夜飢餓時進貢上燒羊,所以羊肉是宋代的宮廷食材用量上的至尊。當時陝西馮翊縣出產的羊肉,時稱膏嫩第一。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就是買於陝西。而隨著王朝的傳續,宋代宮廷這種嗜吃羊肉為主要肉類的習俗,有增無減。大致在英宗時,朝廷從河北榷場買契丹羊數萬。儘管記載著有少量的豬肉支出,但絕大部分的豬肉是上了看碟和配菜之列。


至於蘇東坡所做的「東坡肉」,只不過是便宜的豬肉令當時富貴人家瞧不上眼,才給了大文豪的一次創製機會。



在明朝不能說「豬」肉


如果當皇帝跟動物諧音之時,必須得避開。否則你過年了說「殺豬了」,那麼就是說「殺朱了」,在明朝時期,這是要造反的節奏了。


那麼明朝時期,古人如何避開「朱」、「豬」這個詞勒?根據文獻記載,特別在明朝的時候,「豬」一般用「彘(zhi)」、「豕(shi)」等字眼代替。所以問題就解決了。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反了。武宗朱厚照御駕親征。大軍揮軍南下,結果走到半路,王陽明已經把寧王消滅了。


於是朱厚照改御駕親征為遊山玩水。沿途地方官聽聞,不敢怠慢,好吃好喝的招待著。一次宴會上,他看著滿桌的美味佳肴里有豬肉,大發雷霆:「豬,不就是朱嗎?」


這肉怎麼能吃呢?於是馬上下了《禁豬令》,據《萬曆野獲錄》記載,那條聖旨內容是這樣的:

照得養豕宰豬,固尋常通事。但當爵本命,又姓字異音同。況食之隨生瘡疾,深爲未便。爲此省諭中央,除牛羊等不由外,行將豕牲不許餵養,及易賣宰殺,知若故違,本犯併當房家小,發極邊永遠充軍。


或許你以為這是野史記載,其實《明書·武宗本紀》:九月,上(指圾武宗朱厚照)次(巡視到)保定(河北省清苑縣)禁民間養豬,著為令。」


《明實錄·武宗實錄》: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者發配充軍。


武宗朱厚照之所以不許養豬吃豬肉,朱、豬同音是主要的,最次要的是他本人屬豬。


可是,接下來的問題尷尬了,豬,牛,羊一直是祭祀的貢品,叫太牢。如果沒有豬肉就不合禮法,對祖宗不敬。萬一朱家列祖列宗怪罪下來,可吃不了兜子走。


同時,吃慣豬肉的武宗朱厚照也很不習慣,於是幾個月後有解禁了《禁豬令》,但是卻把豬的名稱給改了,叫彘,或者豚,總之不能叫豬。


入關前皇太極愛吃爛豬肉


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就愛吃豬肉,努爾哈赤的名字就叫小野豬皮。


據《滿文老檔》記載:「貝勒們設宴時,尚不設桌案,都席地而坐。」菜肴,一般是火鍋配以燉肉,豬肉、牛羊肉加以獸肉。努爾哈赤出席的國宴,也不過設十幾桌、幾十桌,吃的也是豬、牛、羊,以及其他獸肉,他也和大家圍攏一起,席地而餐,用解食刀割肉為食。清入關後,這種情景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那時,吃肉對皇家來說也一頓傳統美味,廚房將豬肉用清水煮熟後,分成白肉、血腸、豬頭、腸、心、肝、肺等分別裝盤,不配任何蔬菜,蘸上作料吃。皇太極也喜歡這麼吃,他還從豬大骨上剔下來的軟爛豬肉,蘸以作料下酒,與大臣同樂。



入關後沒有豬肉不行


入關後,清朝的皇帝究對於豬肉的喜愛可謂是之極。


豬肉不僅出現在日常飲食和宮廷飯局上,也出現在皇家祭祀里。清代皇室的祭祀是薩滿教,儀式當中少不了的是煮神豬環節。據說,被選中的神豬要全身黑色,膘肉肥厚的豬才能成為每年唯一活著走進紫禁城的豬豬。宰殺之後的豬豬,要「去其皮,按節解開」,然後,被扔進了坤寧宮中的一口大鍋。烹飪過程非常簡單,就是在純凈水裡煮,煮好後分切在碗里,皇帝先帶頭象徵性地吃肉,而後欽點各位王公大臣,後宮嬪妃。


1784年乾隆四十七年除夕夜舉辦一場御宴,據記載使用豬肉65斤、豬肘子3個、豬肚2個、小肚子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大小豬腸各3根。可以想到的只有四個字:豬肉開會。



古代怎麼養豬


既然這麼愛吃豬肉,自然跟豬的產量離不開關係。不用科學家的證明,大家都看得出豬的產肉量遠遠勝過羊。


明代浙江嘉興府的肉豬飼養六個月就可得白肉九十斤。到了清代還形成了近現代聞名於世的太湖豬種群。而《膳夫經手錄》的大羊也不過五六十斤,其產肉量遠遠不及家豬。

那繁殖能力呢?明代就有母豬一胎可育仔十四頭的繁殖記錄,而羊的繁殖的一般僅為1—2隻,會飼養的農戶自然會選善於繁殖的豬了。


豬能有那麼多產,可見它的飼養成本也不算高。明代時就有人嘗試用蝗蟲餵豬,結果得到了「豬初重二十斤,旬日肥大至五十餘斤」的好事情。相比之下,在江南地區養羊11頭,農戶一年至少要儲有15000斤飼料。農戶自己可以拿出一千餘斤桑葉,剩餘的枯草、枯葉都需要從別處購買,總共要花費六兩銀子。這就是明代《沈氏農書》的記載,在當時可算是極大的開銷。


「磨刀不誤砍柴工」,農民擅長駕馭牛羊耕種,他們也明白靠豬糞保持土壤肥力更勝一籌。蒲松齡在《養蠶經》中更是把養豬提到了「種田之要務」的地位。養羊雖同樣可以提供土地肥料,促進農耕。但常言道「羊壅宜於地,豬壅宜于田」,也就是說養羊則需要廣闊的牧場土地,這在人口稠密的南方農業區幾乎無法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1945年長篇通訊《落日:記日本簽字投降的一幕》再現當年那段歷史
同樣是打高句麗,為什麼隋煬帝和唐太宗的結局完全不一樣?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