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設計師的木工之路 附超有個性的木工茶盤製作詳解

設計師的木工之路 附超有個性的木工茶盤製作詳解

文來源知乎,作者@烏鴉群飛

本人平面設計師一枚,由於本人對木頭比較感興趣,平時工作關係,也看了很多國內外比較有設計感的木器,說干就干。準備上手。

因為之前對木工毫無基礎,連需要哪些基礎的工具都不清楚,但是互聯網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你肯學,是會有收穫的。說到木工資料,youtube上的木工大牛的製作視頻,值得去看看。國內很多平台也有分享。

所以我從網上學習到很多木工知識,也了解到需要買哪些工具來操作。然後按圖索驥,去淘寶下單。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買好一點的品牌貨。我前後買了電圓鋸、壓刨、曲線鋸、電木銑、手推刨、手電筒鑽、木工刻刀等等,當然,F夾、砂紙、木蠟油、之類的也是必備。諸如劃線器、磨刀石、斜孔定位器之類雜七雜八的小工具,一開始你可能用不上,但慢慢的你由淺入深要做具體東西的時候也會需要的。如果要買書的話,《木工全書》是不錯的選擇。

然後就是上手做具體的東西了。但在這之前,你得有木料。去鄰近的木材市場買,或者四處搜集一些邊角料或者廢料先來練練手吧。做東西之前,你最好腦子裡有個構思,要做什麼,怎麼做?這些都靠平時留心多看多積累,跟做設計差不多的道理。要想做出好的生活器物,首先你得懂得去生活。

首先上點成品圖。

上面這個像海浪一樣的紋理的盤子,我給它取名叫「海洋」,下面以這款茶盤為例,介紹一下製作過程:

1.切割。

北美白蠟木大板,修去四邊,寬度有40cm,長度50cm,厚度5cm。

2. 刨平表面。

用刨子把兩面和四邊刨平,待用。(使用手推刨,肯定是個技術活,調節刨刀很講究,必須上手多練,在歐式刨和中式刨兩者中,歐式刨子調節方便,上手快。)

3. 雕刻大形。

劃線標註好出水口和導水槽。

用平刀剷出導水槽的凹陷。

三角刀修正垂直邊緣的細節。

4. 雕刻紋理。

用圓刀把整個平面剷出這樣的紋理。如圖,從中午開工,做到這一步已經是晚上了。

是不是有種好像很屌的感覺?!但是問題來了:倒掉的茶水並不好流出,怎麼破?

5. 打磨。

用角磨機把臨近導水槽的一小片磨平,這樣,茶水就好順勢流出了。

另外,剷出的紋理由於高低不平,必須用400目左右的砂紙手動打磨一遍,再用800目的砂紙細磨。

6. 鑽孔。

鑽孔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當時忙暈忘了拍照了。鑽孔時選擇跟排水管直徑差不多的鑽頭。鑽好後塞入銅製排水管,然後周圍灌膠。陰乾,過夜。

7. 找平底面 。

第二天,用靠尺檢查底面的平整度。這一步很關鍵,如果底面不平,茶盤放在桌上會不穩。憑藉靠尺可以看得出,底面的中部略微有些凹陷。

用手刨刨平,這樣就底面都四平八穩了。但是推刨子可真是一個力氣活。

8. 上油。

打磨好的茶盤就可以上油了。上油的目的一個是防水防腐,另外是為了更好看。

木蠟油加一點色漿,用刷子刷三遍。

三小時左右後,再刷第四遍、五遍。

然後陰乾,過夜。

第三天,就成了這種感覺了。但是不是感覺過於油爆?沒關係,這還只是過程圖。

9. 打完收工。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用1500目的砂紙再打磨,把上面的木蠟油磨掉一層,然後再用棉布擦一層油。這個時候就不能用刷子了,得用棉布,因為刷出來的油不夠光滑。

然後又是陰乾、過夜。

處理細節不到位的地方,修整。

DUANG!

成品就是下面的樣子了。

凹陷處為深色,表面為淺色,肌理感更強。

有人可能擔心,這樣凹凸不平的,茶杯放得穩么?你看下面的體驗圖就知道了。杯底很小的斗笠杯都表示毫無壓力。

哦,當然不能忘了烙上自己的logo。這一步最好在上木蠟油之前。用烙鐵是件技術活,火候和力度是關鍵。火候不到力度不夠,烙不清;反之,就糊了。這次烙的就有點過了。而且,烙鐵最好不要做太小的字,烙出來很容易不清晰。

到此,一個完整的木工做就幹完了。前前後後耗時一周多。,當然,這個過程中還要吃喝拉撒睡,在等木蠟油陰乾的空擋,射雞師還要對著電腦抓耳撓腮,想創意、做方案(作為射雞師,我們的座右銘是「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那些對木工感興趣又缺臨門一腳的朋友有所幫助。木工不輕鬆,很臟也很累,這是現實,但是過程也很有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禪茶一味 茶人世界 茶語人生
倉儲好的普洱茶,連十年前的茶渣都好喝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