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鄉土中國》看社會轉型

從《鄉土中國》看社會轉型

《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大師費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該書實際取自其於四十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而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如果說《江村經濟》是費孝通先生微觀社區調查研究方法的實踐應用,那麼《鄉土中國》則是依據實踐的經驗所總結出的總體框架。該書代表了他研究方法的轉向,進入了他社會學研究的第二階段,從微觀的視角中跳出來,進而從宏觀的角度審視整個社會,分析社會的整體架構,提出自己的普遍模式理論。

通覽全書,可以感受到一股厚重的鄉土氣息。作者通過其多年的考察及學術思考,結合了儒家經典,將隱含於鄉土社會中的一種獨具特色的體系抽象出來,娓娓而談,而並非只是對鄉土社會生活的簡單素描。

沿著作者的思路,我初步窺視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雖時過境遷,現在中國社會裡很多傳統鄉土社會的特點已經逐漸消失,但作者的透視社會的眼光,其觀察社會的方法仍是充滿活力的。

鄉土社會存在的物質基礎

在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即使是現在,農業仍是農村生活的物質基礎。農業與商業、工業的一點很重要的區別是農業發展所直接依賴的土地是不能流動的,農業收成也需要時間的等待,需要的是安穩。試想,如果遷移,勢必得重新尋找適於耕作的地皮、開墾荒地,結果是勞力傷財;而農作物收成需要時間等待這一特性也決定了人不適合經常遷移。限於農業的這種需要安穩的特性,在鄉土社會裡,祖祖輩輩只能也像植物一樣,也把自己的根扎在自己耕作的土地里,「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千百年來就在一塊狹小的地盤上繁衍生息,非到萬不得已,絕不流動。而我們也將發現,鄉土社會的這種求安穩、不流動的特點,將引發許多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產物,如鄉土社會的政治類型等。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正因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傳統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裡流淌著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以前中國社會以農民為榮,尊敬、崇拜他們。

社會交往及其體現的社會關係類型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聚集的社會,絕大部分情況是,他們之間具有血緣關係,也就是說,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在幾個世代以前遷居到某個地方,繁衍生息。在許多地方往往可看到聚姓而居的情況,一個家族自己形成一個村落,從而有了李家莊、潘家園之類的地名。在這麼一個有限的區域內共同生活、朝夕相見,他們有事情可以面對面地交流,即使是先人的遺訓等也可通過一代代人口頭傳下來,文字在這種社會裡是無需的,這也無怪乎傳統社會裡文盲的數目之眾了。

在這種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原則呢?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作者在書中所提出的一個概念——「差序格局」。這個概念是作者的一大創舉,被認為是對中國傳統人倫關係的一種精妙的概括,在學界上很有影響力。在提出這個概念以前,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形象的例子將中西方的社會類型作了比較。他將西洋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類型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盪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係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係,這種種差等關係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

禮制不一樣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在中國傳統社會裡,禮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動的,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強行限制人的行為的,而道德是整個社會所支持、默認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還沒有嚴重到會受法律的制裁,卻必定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即我們俗話說的良心的譴責。

政治類型

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的社會,所謂的「禮」,指的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維持社會秩序的不是法律,而是倫理道德及社會習慣。法律的執行依賴於強制的國家權力,而禮治依靠的是傳統的力量。

然而,鄉土社會的人們何以在無強制力的作用下服膺於禮治秩序呢?作者在書中談到:「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地應付社會生活問題為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個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禮來維持。」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了很大啟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只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為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說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為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了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構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說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說是農民適應了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為過去了。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徵著團體的神,著重討論了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為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禮貌,而後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了團體格局,而中國一向已農經濟為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為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己自足決定了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為自己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樑刺股也須自己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了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構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願不情願,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為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範圍,有其眾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就不可避免的複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了。

作者 湖北民族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

羅豫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生門Rashomon 的精彩文章:

TAG:羅生門Rashom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