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心安才能身安

心安才能身安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一起開啟美好的早晨!

世水流急,清凈難尋。所謂「詩意地棲居」,說的不是身體,而是人的心靈。在嘈雜的現代化都市,能夠心生清凈,不受外界干擾,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實在是一件幸事。

佛經中說:「清凈心植眾德本。」一切功德從清凈心中來。要想往生西方,心一定要清凈。世間法也靠清凈心。眾生在世間,如果心清凈,一定孝;心不清凈,不孝。如果心清凈,一定尊敬長上;如果心不清凈,則不尊敬。心清凈的一個含義就是「不可測、無障礙」。

能夠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人們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惡人受醜陋之心的牽引而做壞事,普通人也可能因為執著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無法自拔。如果人對於外界的事情心有掛礙,並由此生出了懊惱心、歡喜心,那麼這顆心就失去了它的本來面目。

從前,在舍衛國里住著一個老人,他和兒子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苦。後來老人受到佛陀教義的啟發,就和兒子一起出家,老人當了比丘,他的兒子當了小沙彌,兩人成為師徒。這天,老比丘帶著小沙彌一起出去化緣,師徒倆不知不覺越走越遠,等他們想到要回去時,天已經快黑了。師父年紀大,走得很慢,徒弟就上前來攙著師父走。天色越來越黑,當他們來到一片樹林中時,天已經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了,只能聽見師徒倆行走的腳步聲和樹葉的沙沙聲,還有從遠方傳來的各種野獸凄厲的叫聲。小沙彌知道樹林中常有野獸出沒,為了保護師父,就緊緊抱住師父的肩膀,連扶帶推地快步向樹林邊緣走去。師父年老力衰,又東奔西走了一整天,早就累得走不動了,加上看不清楚道路,一個踉蹌跌倒在地,頭剛好磕在硬石頭上,一下子就死去了。

小沙彌看到師父倒在地上,趕忙把他拉起來,可是見他沒什麼反應,才發覺師父已經死了,不禁大吃一驚,痛哭失聲!天亮以後,小沙彌獨自一人回到寺廟。寺里的比丘們知道事情的經過後,紛紛譴責小沙彌:「你看!都是你不小心,害死了自己的父親。」「就是說嘛!竟然把自己的父親推去撞石頭,真是個不孝子!」

小沙彌有口難辯,心中覺得很委屈,就去找佛陀訴苦。佛陀讓小沙彌坐下,說道:「你要說的話我全都知道了,你師父的死不是你的錯。」話雖如此,但小沙彌還是眉頭緊皺,無精打採的。

佛陀看了,微笑著繼續說:「我講個故事給你聽吧!從前有一個父親生了重病,兒子很著急,到處求醫問葯。每天他服侍父親吃過葯後,就扶父親上床躺下,讓父親睡個好覺。可是他們住的是一間茅草屋,地上又潮濕,引來許多蚊蠅,整天嗡嗡地飛來飛去,打擾父親睡眠。兒子見父親在床上睡不著,馬上找來蒼蠅拍到處追打蚊蠅,卻怎麼也打不完。兒子又急又氣,轉身抄起一根大棍子揮舞著,對著空中的蚊蠅拚命追打。恰巧有一隻蚊蠅落在父親的鼻子上,兒子一時沒看清楚,慌忙一杖打去,父親就這樣被棍子重重揍了一下,連哼都來不及哼一聲,就死去了。」

佛陀停了一會兒說:「孝順的兒子在無意中傷人性命,只能算是一個意外,不能因此指責兒子是殺人犯,否則可就冤枉他了。」佛陀看到小沙彌聽得很認真,似乎有所感悟,就進一步問:「你使勁推你的師父,是怕師父遭到野獸的襲擊,想趕快離開樹林,並不是心存惡念,故意要傷害他的性命,是嗎?」小沙彌點頭稱是。佛陀說:「我講的故事和你所經歷的事有些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佛法是慈悲的,你安心修行吧!」小沙彌聽了佛陀的話,心中獲得了安慰,從此更加勤奮修行了。

其實,世間最可怕的不是錯事,而是錯心。事情錯了,可以改正,心錯了,就會繼續做錯事。只要自己的心沒有出錯,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星雲大師曾說,「心是最有反應、最有感覺的器官。我們看大自然的山川鳥獸、花開花落。我們看人生的生老病死、苦空無常,我們看世間的生住異滅、輪迴流轉等待,都會因心的觸動而有喜怒哀樂的表現」。世間的風動幡動,其實都是因為心動罷了。起心動念間,如果我們自己身心茫然,就會像小沙彌一樣,不知所住,不知所往,甚至連自己究竟是對是錯都分辨不清。

唯有我們秉持一顆初心,才能將世情堪破,聽無聲的聲音,看無色的世界,處不動的環境,做到星雲大師所提點的那般: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當我們心生清凈,便會明白「心靜佛土凈,心安身也安」的道理。

心是最有反應、最有感覺的器官。我們看大自然的山川鳥獸、花開花落。我們看人生的生老病死、苦空無常,我們看世間的生住異滅、輪迴流轉等待,都會因心的觸動而有喜怒哀樂的表現。

今天的早課暫時告一段落,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平台上的好文章、善知識給更多的人,分享是一種美德,轉發就是積德行善!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境 的精彩文章:

今生的痛苦,全是前世的業報
當爭千秋風景,不圖一時風光

TAG:禪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