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類脊柱的結構和體表定位

人類脊柱的結構和體表定位

導語

臨床工作中在診斷明確的基礎上進行的相關治療要想獲得好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要熟悉正常人體的解剖,對於疼痛病的針刺或者是針刀治療對於脊柱的結構和體表定位的掌握就更加重要。現駱大夫就相關脊柱解剖和大家簡單的交流一下,以利於共同學習和進步,希望更多的人都獲得健康、幸福的生活!


1

脊柱相關圖例

為了確定病變的位置,首先應了解各椎骨體表標誌。

從枕骨結節向下,第一個觸及的是第2頸椎棘突;它與第2 頸椎椎體約在同一水平。第7頸椎棘突特別長,頸前屈時更為明顯,故又稱隆椎,一般勞作比較多的朋友會有一個大的隆起,俗稱「富貴包」。

將雙上肢垂於體側,兩肩胛岡內端連線通過第3 胸椎的棘突,棘突下緣約平第3 、4 胸椎間隙。兩肩胛下角的連線、通過第7 胸椎棘突,約平第8胸椎椎體。

腰肌兩側可觸及的最長的橫突為第3 腰椎橫突,同第3 腰椎椎體水平。雙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一般通過第4 腰椎椎體下部或第4 、5 椎體間隙。雙側髂後上棘的連線,通過第5 腰椎與第一骶椎棘突之間。

脊髓各節段病變的臨床表現


2

脊柱各結構的體表定位

(一) 觸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較準確。是利用人體的骨性標誌,對脊柱各結構進行觸抹而確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觸抹定位法:

(1) 頸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來確定頸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準確觸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觸及一骨突,即為C2棘突。

C2棘突: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頭時可見其隆起於項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為頸棘突檢查的基點。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觸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長而大,多不分叉。低頭時,其隆起於項背交界處。也可準確抹清。沿其向上觸摸 ,就可確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 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從己標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測出其位置約。約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長。個別人的T1棘突比C7的長。應注意鑒別。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準確抹清的雙側髂嵴最高點來定位。L4棘突、或L4.5棘間,正位於雙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上。。

S1:雙側髂後上棘連線水平,正相當於S1椎體。故S1中嵴也能較準確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較準確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當人直立,雙上肢自然下垂,雙肩胛崗內側端連線,與 T3棘突平。雙側肩胛骨下角的連線,與 T7棘突平。

因為C7、T3、T7的棘突均能較準確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較正確地定位。

2,橫突的觸抹定位法:

(1)頸椎橫突的觸抹定位:

C1橫突:位於乳突與下頜角連線中點水平的胸鎖乳突肌後緣。

C2橫突:位於下頜角水平線與胸鎖乳突肌後緣的交界處。

C3橫突:位於舌骨角水平線與胸鎖乳突肌後緣的交界處。

C4橫突:位於甲狀軟骨近上緣水平線與同肌後緣的交界處

C5橫突:位於甲狀軟骨水平線與同肌後緣的交界處。

C6橫突:位於環狀軟骨水平線與同肌後緣的交界處。

C7 橫突:位於上一橫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鎖乳突肌後緣觸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約1.0-1.5cm,即為一個橫突。

(2)胸椎各橫突的觸抹定位:不易觸 抹清。

(3)腰椎各橫突的觸 抹定位:

L3橫突:最易觸抹。在骶棘外緣與第12肋交界處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醫生將拇、食指儘力張開,置於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橈側貼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為 L3橫突尖。

L4、L2橫突:既然L3橫突可定,其上下即為L2、L4橫突。

L5橫突:位於髂後上棘的稍外上方。

3,關節突的觸抹定位:在棘突的兩側,用力按壓時,可觸到一系列串珠狀骨性隆起,即為關節突。頸腰椎關節突較深,胸椎者較淺,後者較易抹清。

4,椎體:第L3腰椎體平臍。

觸抹法定位法,雖簡便、實用,但因個體的發育、肥瘦不一,病理變化千差萬別,故準確性較差。以下的比移法是駱大夫在網路上移植過來的內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使用。

(二)比移法:即從個體的X線片上,測量出各結構間的具體數據,再按比例(即將此數據除以X線片的放大或縮小率),將數據移到人體上,以定出各結構的體表位置。

具體方法如下:

1,頸椎棘突定位:從頸椎側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測量出該片之C2尖至C7頂尖的距離。而且還可測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離;依次類推,頸椎每個頸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張線側位片上都能精確地測量出。

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準確觸抹清楚的。故在人體上其C2、C7間的距離也能測量出。根據下列計算就可精確地標出頸椎各棘突的位置。

如X線上其C2-C7,為15cm.而人體的C2-C7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1.5。

若需知人體C4棘突的位置。則測量 X線上C2-C4為6cm。那麼人體上C4棘突,則 應位於人體C2棘突下:

若要確定人體C5的位置。則就測量X線片上C2-C5=7.5cm.那麼人體上C2-C5的距離,應為7.5cm/1.5=5cm處。

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僅胸椎稍困難點。

再者,利用側位片,還可粗略估計表皮至黃韌帶的深度。以策針刀安全

3,上下關節、橫突、椎板間隙、椎板間距的位置,均可在頸、胸、腰段正位X 線片上顯示出。因而也可測量出其間的數值關係。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體表面標出。

目的:以選取進針刀的安全區 。

在脊柱周圍進針刀,有相對安全區、相對危險區、危險區。

如患者頸椎正位片上:C5.6棘間的中點(A)到其右側的椎板內側(b)為0.6cm;(A)到關節突關節的外側緣(c)為2.0cm。假如該片的縮小率為0.5。故該患C5.6棘間的中點到右側椎板內緣的距離,即為:A- b=0.6cm/0.5=1.2cm.

中點到關節突外側緣的距離,為:A-c=2.0cm/0.5=4.0cm.

若D為上下關節突的中點:即為(A-c)-(A-b)X1/2處。即:(4.0cm-1.2cm)X1/2=1.9cm.

故該患者在中點旁1.9cm處(D點)進針,是相對安全的。

亦可用此法選取胸、腰段進針之安全區。


3

脊柱各結構體表定位的應用

(一)用於診斷:

1,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間位置:

2,既知棘突間位置,就可定其椎間孔、脊神經根出口處的位置。

3,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體、脊髓節段的位置。

正常成人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每一脊神經根的分布、病損區,在體表的節段性分布,見下表及圖:如頸椎病:

C5脊神經根受激壓,出現肩、腕以上的上肢外側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顯, C4、C5棘突及C4-5棘旁壓痛明顯。影象學異常所見,也應在頸椎相同節段。

C6脊神經根受激壓,感覺異常部位也為肩及上肢橈側,但可放射1、2指。肱二頭受累重;二頭肌反射異常;C5、C6棘突及C5-6棘旁壓痛重。影象學異常所見節段同。

C7脊神經根、C8脊神經根受累時,其癥狀、體征、影象學異常亦應能相互印證,其診斷才會可靠。不同節段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激壓不同腰脊神經根,其臨床癥狀、體征、影象學異常所見,三者均應是相互印證的。

但應注意:在胸腰段,由於脊柱與脊髓節段的長度差,較頸段更大。故同是節段性皮膚感覺異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變所致者,則棘突的壓痛部位,與頸段就不同。

如下腹部皮節區,是由 T11-12脊N根支配。此區的感覺異常,若是脊髓病變,則是脊髓T11-12節段。此處相當於T8-9棘突處。應為T8、T9棘突壓痛。若脊柱病變致,應為T11、T12棘突壓痛。

若小腿前外側節段性感覺異常:為L5脊N根受激壓之表現。若為腰椎間盤突出致,應為L4-5椎間盤突出。則為L4、L5棘突壓痛。若為脊髓病變致,則為脊髓L5節段;其對應於T12棘突、L1椎體節。則為T12、L1棘突壓痛。

余略。

(二)用於治療:

1,使選取的進針點準確:如要準確地選取頸椎棘間點:若術前拍一張與手術體位相同的X線片,對每一個患者所選取的棘間點均會很準確。如頸椎手術,術前拍一張過屈側位片(尤其是在C2、C7棘突頂,做一可顯影的記號時),則若要選取C2-3、C3-4、C4-5、C5-6、C6-7、C7-T1之棘間點,均會完全準確。同樣,腰椎、胸椎各棘間點的選取,也可準確無誤。選點正確,是針刀療效的基礎。

2,使選取的進針點安全:對針刀來說,行脊柱周圍軟組織松解術,有相對危險區,即脊柱正中的椎板間隙區。也有相對安全區,即椎板和上下關節突所在的骨性區。也有危險區,如頸前區。還有應視為禁區(我個人認為),如椎管內針刀操作。棘旁點,都選在相對安全區進針。即選取上下關節突及椎板所在的骨性區。如前述的頸椎D點即是。

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關於舉辦「針刀微創臨床應用屍體解剖高級研修班」通知

為積極響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出的「實行分級診療,促進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發展,推進診療模式創新,促進中醫健康發展,探索總結中醫綜合治療區和中醫綜合治療室的建設經驗,建立融醫療、康復、養生保健於一體、全鏈條的醫院發展模式」政策,力推區域針刀醫學臨床診療發展,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繼教部主辦、北京王九針刀醫學研究院承辦、中國針刀醫學網協辦的「全國第十六屆針刀醫學培訓班」(項目名稱:針刀醫學治療疼痛進展學習班 項目編號:BZ20183306008)將定於2018年4月20日至4月28日在湖南中醫藥大學舉辦「針刀微創臨床應用屍體解剖高級研修班。本次學習特邀請國內著名針刀資深專家前來授課,並邀請省內外針刀專業醫師進行學術交流。

本次學習培訓特邀請國內著名針刀資深專家前來授課,並邀請省內外針刀專業醫師進行學術交流。

本班將原針刀基礎班、綜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頸腰椎病專題班中臨床效果獨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內容融為一體,採用課堂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老師與學員互動教學方式,包教包會,負責到底;本院以:學即會,正規教學授精髓,會即用,臨床實踐見療效為辦學宗旨。以中西醫結合、理論聯繫實際,以求新、求實、求效、求專、求精的辦學特點,為您的臨床診療技術登上一個新台階。學員學習後想要進修者免費安排,學完心中有疑惑者可免費再學,請以上各相關專業醫生屆時參加。

一、培訓課程

二、培訓對象

凡從事骨科、疼痛科、針灸推拿科、針刀、軟傷科、麻醉科、康復理療科、內科等各級醫院、門診、診所的臨床醫生均可參加。

三、頒發證書

1.學員結業後頒髮結業證,並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國家官方學會)授予國家Ⅰ類醫學繼續教育學分證書(5分);學會官網:http://cmce99.com/

2.辦理證書:請帶2寸彩照2張,身份證複印件及職稱證、學歷證複印件(辦理結業證、學分證明、上網認證用)。

四、培訓事項

培訓時間:2018年4月21日至4月28日(20日報到)。

培訓地點:湖南中醫藥大學

培訓費用:5000元(包括:授課費、資料費、見習費、合影費、結業證書費)。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一次報名,終生免費復訓!

五、培訓諮詢

陳釗:18600338216(電話&微信)

六、本班擬邀請講課老師

王海東

主任醫師,教授,現任甘肅省中醫院痹病(風濕骨病)科主任,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風濕病研究所所長,甘肅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中西醫結合防治風濕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病、血管炎、風濕寒性關節痛、產後風濕、乾燥綜合症、頸腰椎病、骨性關節炎、椎間盤病變、肩周炎、腱鞘炎等,尤其擅長使用小針刀治療風濕性疾病所致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及慢性軟組織損傷。

龐繼光

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原副秘書長、中國中醫研究院針刀醫學培訓中心原教學部主任、北京海軍總醫院特需專家、骨科主任醫師。一直從事普外與骨科臨床工作,多年來專攻針刀臨床治療、科研與教學,成就斐然,學生遍布全國。他發表的《針刀治療骨關節炎》論文,被評審為國家級課題。他編著的《針刀臨床治療規範》、《針刀入路解剖圖譜》、《針刀醫學基礎與臨床》等專著已風靡海內外。

段朝陽

主任,中國針刀醫學臨床實戰AB班解剖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委員,北京王九針刀醫學研究院副院長。

針刀醫學實戰專家,對人體全身肌肉力學、神經血管深有研究,在屍體標本上講解針刀操作技法,以骨性標誌和肌性標誌示範提標定位。

七、往期部分培訓合影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刀醫學分會 的精彩文章:

後枕部疼痛的成因、預防、治療
為什麼多數頭痛都緣於頸椎?

TAG:針刀醫學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