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不誇張)了解狗貓「行為異常」,拯救萬千狗貓生命!

(不誇張)了解狗貓「行為異常」,拯救萬千狗貓生命!

原標題:(不誇張)了解狗貓「行為異常」,拯救萬千狗貓生命!


你知道嗎?在國外,狗狗貓咪被安樂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年老病重,也不是「主人不想養了」,而是因為「行為異常」!


暨寵物出現了一些「不被人們所接受」的行為,包括攻擊行為、排泄異常、恐懼和焦慮行為、強迫症等。



據美國動物醫院協會統計,每年因行為異常而被實施安樂死的動物,遠遠高於其他疾病。

(國內可能也是,但沒有統計數據,解決方案不是安樂,而是棄養。。。)



那些因為「行為異常」而被安樂的狗狗貓咪真的很可憐,因為他們不是並沒有患上「不可治癒」的疾病或衰老,而且通過合適的治療完全可以改善甚至恢復。


讓我不得不在想一個問題「那些犬貓如果早點改善,是否完全可以避免被安樂死(或棄養)??」


回到我們的內容上,具體介紹下常見的幾種「行為異常」(斜體病例部分可以跳過)。



一,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是最讓人懼怕,會直接對其他生命造成危害的行為異常,攻擊行為很大程度上受品種、性別、早期社交活動、飼養,個體性格等因素的影響。


從原因上,攻擊行為包括攻擊型、防衛型和捕食型。


攻擊型指因想要得到其他個體的資源而表現的行為,包括統治地位、公犬間和母犬間的攻擊行為,因性成熟特定高發。防衛型可理解為由受害者對另一個體採取的行為,包括因恐懼、守衛領地、保護、應激(與疼痛或受挫有關)以及母性行為而引發的攻擊行為。捕食型很少見,可能由於「獵物」的奔跑或嚎叫而引發。

某位著名動物行為學家說過「沒有狗貓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其實攻擊行為發生前,一般會有行為警示徵兆,包括咆哮和姿勢的改變。攻擊型的犬會表現頭抬高、尾上舉、直視前方的姿態。而防衛型的犬則表現出頭放低,尾低垂,身體後退,當感覺受到嚴重威脅時,由退縮轉為攻擊。


所以當狗貓出現攻擊行為時,要去了解這種行為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發生的?針對誰?這樣才能針對性確定改善方案。例如,食物的搶奪,性的爭奪引發的攻擊行為就可以針對性改善。


主流的治療方案,包括行為矯正和藥物治療。通過行為矯正,使用脫敏和對抗性條件反射,弱化引起攻擊行為的刺激,從而降低攻擊的強度和發生的頻率。


在行為矯正的同時,可使用精神類藥物輔助治療,從而減輕焦慮和衝動行為。



二,排泄異常


排泄對於動物來說,除了排出糞便和尿液之外,還有傳遞信息的重要作用,如性行為相關的排尿、領地標記等等。


在幼犬的發育過程中,從3周齡開始,大部分幼犬就可以獨自在遠離犬窩的地方排泄。到9周齡時,幼犬的排便地點就比較固定了。在這一時期通過訓練,可使犬保持良好的排泄習慣。


貓本身比較容易形成良好的排泄習慣,只要提供乾淨的貓砂盆,一般都能很快適應。

排泄異常,主要指被主人認可的「正常的」排便模式被打破,包括隨地排便和尿液標記行為。


一項對動物主人的調查顯示,有6.4%~7.4%的被調查者提到他們的寵物存在某些類型的排泄異常。因犬的行為問題而就診的病例中,有37%是因為犬在室內隨地排便。而排泄異常是貓的就診病例中最常見的的行為問題,也是造成貓被遺棄或安樂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起排泄異常的因素很多:


1,首先應該排除是否有潛在性疾病,如腹瀉、泌尿系統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等。如果沒有明顯的疾病存在,就要考慮單純的行為因素了。


2,幼犬排泄問題的最常見原因有缺乏訓練、順從性排尿和興奮性排尿。


3,順從性排尿是幼犬向地位較高的個體表示順從姿態時出現的排尿行為。


4,隨著年齡的增長,焦慮引起的隨地排便和尿液標記行為更常見。


5,在陌生的環境,或有其他動物的環境中,為了佔有領地和進行等級排序,犬容易出現尿液標記行為。一旦對環境熟悉,排序完成,這種行為就會停止。


6,老齡犬中樞神經系統機能發生退化,大腦皮層對排泄的控制也會受到影響,這時常會伴有認知功能障礙。


7,對貓而言,要考慮排便的環境是否發生了改變。貓砂盆過臟、墊料更換或放置的位置改變都可能造成排便異常。

好消息是,行為引起的排泄異常,進行針對性治療一般都有效控制引發排泄異常的刺激因素,然後通過給予獎勵建立條件反射,訓練動物在適當的地點排便。


對於性行為引發的尿液標記行為,可實施絕育手術。有研究顯示,未絕育雄性犬的尿液標記行為,在實施絕育術後,即使不進行行為矯正,也有50%得到改善。而貓做絕育後對尿液標記行為的抑制率更高,雄性可達90%,雌性可達95%。同時,絕育也能改善雄性動物之間的攻擊行為。


焦慮引起的排泄異常可使用抗焦慮藥物配合行為矯正治療。



三,恐懼和焦慮


恐懼是當動物對某個物體、動物出現,或環境的改變,引起害怕和焦慮不安的表現。


懼本是動物正常的行為,可以通過逐漸適應環境而消除。但是強烈的刺激會引發極度恐懼,形成恐怖症,之後細微的刺激也會激發強烈的反應,恐懼感難於自然消除。焦慮是對未來危險或不幸的預感,伴隨著緊張的身體癥狀(警覺、過度興奮,運動活性增加等)。


分離焦慮是犬貓最常見的特異性焦慮,表現為主人離開時過度應激,常出現排泄,破壞和過度吠叫等行為。


任何年齡、品種或性別的犬都容易發生恐懼和焦慮,多發生於社會化成熟的開始階段。老齡犬易發生特發性分離焦慮綜合征。某些品種的犬似乎有較強的家族遺傳性,如西伯利亞哈士奇、德國短毛指示犬、伯恩山犬、大白熊犬、邊境牧羊犬和貴賓犬等,在8~10月齡時易發生特發性恐懼。


動物經歷恐懼時表現各異。輕微的恐懼表現為戰慄、夾尾、退縮、躲藏,活動減少和被迫逃跑等行為。嚴重時會出現活動性增加和傷害性行為,出現生理機能異常,如腹瀉和排尿。長期的焦慮還可引發腸應激綜合症、舔舐性肉芽腫,貓出現過度梳毛等問題。

極度的恐懼和焦慮要通過環境控制,行為矯正和藥物治療配合進行。行為矯正的原則是在動物保持安靜的狀態下逐漸接觸弱化的刺激,反覆強化,最終適應原來引起恐懼或焦慮的原因。



四,強迫症


狗狗最常見的強迫行為有轉圈、追尾、自殘、圍柵欄跑、咬毛髮/空氣、吠叫和潛在的攻擊行為。某些不能確定病因的精神性脫毛、強迫性運動、反覆吼叫,異嗜等也被歸為強迫症。


強迫症發生沒有年齡、品種或性別的差異。某些類型強迫症可能有易感品種,據報道德國牧羊犬是轉圈和追尾的典型代表。暹羅貓和其他亞洲品種的貓可能常見發生反覆吼叫和異嗜。


大多數犬和貓對行為矯正和抗焦慮藥物的聯合治療都有反應。行為矯正的目的是訓練動物在各種環境中保持放鬆,用平靜的行為取代強迫行為。藥物治療可參考焦慮症的用藥,同時還要治療因行為問題繼發的其他異常,如皮膚和軟組織損傷,以及貓過度舔舐毛髮造成的消化道梗阻等。



除了上述常見的行為異常以外,犬貓還有很多其他行為問題,如破壞行為、尋求關注的行為、偷竊行為、老齡動物認知功能障礙等等。


了解寵物的心理健康,幫助寵物社會化,如果愛寵出現行為問題,觀察其類型和原因,針對性改善脫敏甚至配合醫生治療使用精神藥物,讓愛寵避免被安樂(或棄養)的命運!


你完全可以幫助拯救那個可能要被安樂(或棄養)的小傢伙~


註:完整版內容(及治療藥物)見湃特安琪兒服務號


養狗最貴的5種疾病(手術)


口臭牙結石的成因及主要清潔方法


緩解狗狗緊張焦慮情緒的13種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湃特安琪兒 的精彩文章:

狗貓胖瘦的關鍵--能量值!如何準確計算餵食量?
那些渾身散發逗比氣質的喵汪,個個都是江湖高手!

TAG:湃特安琪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