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有妙招!關節炎、扭挫傷、頸腰椎疾病及各種痛症試試熱熨療法
熱熨療法是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理,選擇適當的中藥及輔料,經過加熱之後,在病人身體局部或一定穴位來回移動或反覆旋轉按摩的一種外治方法。
其機理是通過溫熱刺激和藥物滲透的共同作用,疏通經絡,加速血液循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機體的病理狀態,減輕某些疾病的癥狀,緩解疼痛,達到治療或者輔助治療的目的。
熱熨療法操作簡便,適應症廣,副作用小,對某些疾病有獨特的療效。適用於各種慢性、虛寒性疾病,關節炎,扭挫傷,頸腰椎疾病及各種痛症。
透骨草熨
適應症:風濕痛、腰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所致的疼痛。
原料:透骨草60克,當歸、獨活各30克,草烏15克,大青鹽500克,陳醋100毫升。
方法:先把大青鹽放入鐵鍋內急火爆炒,再拌炒上述4味葯(研為細末)2分鐘,最後均勻灑入100毫升陳醋,略炒一會兒,急裝入紗布袋內,熱熨疼痛處。每次20分鐘,早晚各1次。
晚蠶砂熨
適應症:因感受風、寒、濕所致的風濕痛、四肢關節麻痹、活動不便或兼疼痛者。
原料:晚蠶砂500克,黃酒30毫升。
方法:把晚蠶砂與黃酒拌勻,裝入2個布袋內,放在鐵鍋內蒸10分鐘,取出葯袋,趁熱熨四肢關節麻痹(或疼痛)處。也可改蒸為炒,把晚蠶砂炒熱後,兌入黃酒略加拌炒,裝入2個布袋,熱熨痛處。每次30分鐘,每天1次。
大青鹽熨
適應症:因感受風寒所致的風濕痛、頭痛、腹痛、腰痛、關節痛以及慢性腹瀉、痛經等。
原料:大青鹽500克。
方法:把大青鹽放入鐵鍋,急火爆炒後裝入布袋內,把布袋放在肚臍上(或上述疼痛處)進行熱熨。如大青鹽漸漸冷卻,可重新炒熱再熨。每次30分鐘,每天1次。
大蔥熨
適應症:各種風寒痛症,以及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
原料:大蔥白(切絲)、大青鹽各500克。
方法:先把大青鹽放入鐵鍋內急火爆炒,再放入大蔥白,略炒1~2分鐘,等發出蔥香後,裝入布袋內,熱熨痛處。每次30分鐘,每天1次。
麩子熨
適應症:因感受風、寒、濕所致的四肢關節疼痛以及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和外傷性關節疼痛(後者指恢復期)等。
原料:麩子500克,蒼朮、廣木香各60克,生乳香(打碎)30克。
方法:上述各葯研成細末,先把麩子放入鐵鍋炒熱,再把後3味葯末放入鍋內同炒3分鐘,稍灑幾滴水,使鍋內產生蒸汽,以便更好地發揮藥力。炒好後放入布袋,置於關節疼痛處熱熨。每次30分鐘,每天1次。
陳醋熨
適應症:痛經以及感染風寒所致的頭痛、腹痛、腰痛、風濕痛、四肢關節痛等。
原料:陳醋200~300毫升,香附(打爛)30克,大青鹽500克。
方法:把大青鹽放入鐵鍋急火爆炒,後拌炒香附30秒鐘,再灑入陳醋,隨灑隨炒30秒鐘,然後裝入布袋內,紮緊袋口,放在肚臍(或疼痛部位)上熱熨。每次30分鐘,每天1次。
新磚熨
適應症:感受風寒所致的腰背部疼痛、胃腸痙攣性(陣發性)疼痛以及風濕痛。
原料:新磚(紅磚、青磚皆可,但不要用水泥、煤渣磚)2塊,鮮薑絲(或蔥絲)200克。
方法:把新磚放在爐火旁邊烤熱到合適溫度。在疼痛處放上熱毛巾,上面放鮮薑絲(或蔥絲),把熱磚輪換放在熱毛巾上(如怕熱,可多墊一條毛巾)。每次30分鐘,每天1次。
作者:王華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想睡個好覺?要看你卧室牆面是什麼顏色
※刷牙,飯前好還是飯後好?
TAG:醫食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