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份給十七歲少女的書單

一份給十七歲少女的書單

原標題:一份給十七歲少女的書單


檸儀學妹:


見信好。


你來信問,十七歲的時候讀點什麼書好。


世上從來就沒有書是非讀不可的,只要把本職工作做好,確保衣食無憂,讀書就是為了好玩兒,在好玩兒之餘,你可能有所領悟,那是意外的收穫。

這份書單里的書我都讀過而且喜歡,當然,眾口難調,我喜歡的你未必喜歡,絕非作者水平太低,只是契合度還不夠,姑且隨緣。


這份書單的選擇標準很簡單:


一是必須好玩兒。你肯定被迫讀了許多自己不願讀的書,好不容易閑下來,不能再給自己找不痛快。


二是必須經典。時間是檢驗著作最好的標準,「淘盡黃沙始見金」,經典一定是好東西,「寧嘗鮮桃一口,不食爛杏滿筐」,總是與高手過招,自己的境界也就逐漸上去了。



讀點武俠。


武俠教會了我們兩點:


一是:世上總有不平事,也總有為不平事挺身而出的人。


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是生活在蜜罐里,不理解生活的艱辛,難體會人心的險惡,武俠的出現,就是因為有人遭受不平,而又總有人擔著風險鳴不平。


清末出現了一批譴責小說,更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的頹唐、官場的黑暗,但只是說世道多黑暗,對於這種黑暗卻束手無策,作品的基調是頹喪的。

武俠則不然,正義總能得到伸張,最終總能撥雲見日、討回公道,讓人在頹喪之後又看到希望。


二是:江湖中的爭鬥,歸根結底是利益之爭。


小時候總愛談善惡,這個人是好人,那個人是壞人。


在武俠的江湖中,也要把持好價值觀念,但並不是用單純的善惡去衡量人,江湖之人,講的是利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江湖老大如此,歷史人物更是如此。一個人物的性格如果不夠複雜,那一定不能稱之為人物,他一定是一個集團、一個階級利益的代表,大人物少有私敵,多的是階級敵人。


《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武俠,其中政治鬥爭、階級鬥爭非常明顯,更可貴的是,水滸寫上層惟妙惟肖,寫市井百姓也細緻入微,堪稱是一部社會生活全景圖,有鬥爭也有生活,能嚴肅也能搞笑,能高雅也能粗俗。


至於近當代的作家,若你喜歡細緻的描寫、緊湊的情節,不妨看金庸;若你喜歡快刀斬亂麻的酣暢,不妨看古龍;若你喜歡典雅厚重的傳統文風,不妨看梁羽生。



讀點偵探小說。


好的偵探小說能讓人提起精神,一口氣也不敢放鬆地讀下去,直至解開心中的所有疑團,然後再感慨一句:真的是滴水不漏!

《福爾摩斯》就是最好的偵探小說。


「五嶽歸來不看山,泰山歸來不看岳」,《福爾摩斯》就是偵探小說中的五嶽之巔,就是難以逾越的珠穆朗瑪,讀盡了福爾摩斯再讀其他偵探小說,便覺寡淡無味。


柯南道爾在寫作中途讓福爾摩斯死亡,就此封筆,沒想到眾多讀者紛紛給他寫信,要求讓福爾摩斯復生。一個虛擬的人物讓人如此著迷,柯南道爾可謂成功矣。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個福爾摩斯探案故事都可稱作不朽,《血字的研究》、《四簽名》、《恐怖谷》、《獅鬃毛》、《五個桔核》都是不錯的作品。



讀點愛情戲劇。


在禮法森嚴的古代,中國人民已經開始追求自由的戀愛了,還把這種追求搬上了舞台。


《西廂記》、《長生殿》、《牡丹亭》、《桃花扇》都是很好的劇本,文中穿插著大量的詞、曲,行文既不像正史那樣嚴肅,又不像小說那樣自由,每個人物都能出口成章,讀來往複迴環。


在這些劇本里,首推《牡丹亭》。


《牡丹》不但寫出了凄美的愛情,還體現了明末清初複雜的政治鬥爭,具有更豐富的社會價值。卿卿我我當然是很享受的,可那只是個人的行為,文學要體現社會的動蕩、人世的百態,描繪出社會的風景圖,讓讀者輕鬆地感受到時代的精神風貌,才完成其社會使命,才真正稱之為文學。

西方的愛情劇里,一定要首推《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是給舞台寫劇本,他的語言明快有力,好用誇張,「一千次的晚安」,再加上英語緊湊粘連的特點,讀起來也很震撼。


莎士比亞安排羅密歐與朱麗葉殉情,將有價值的東西(愛情)毀滅給人看,這種毀滅讓人嘆息,卻也映射出「世間好物不堅牢」的真理,能震撼人心,讓人的心情劇烈波動又有所收穫,莎翁可謂心理大師、文壇巨擘。


讀點勵志文學。


我們趕路的人,難免有腰酸腿疼的時候,時常需要一點強心劑來激勵我們前進。


《老人與海》是最好看的雞湯,靠著這本小書海明威拿了諾獎。


老人去海上捕魚,努力了八九十天一無所獲,好不容易把一條大魚抓到,又被鯊魚奪去,老人空手而歸,收拾行囊再出發。


老人就是一切追夢人的縮影,他能執著地追尋一個目標,當成功果實化為烏有之時,卻毫不氣餒地繼續前進、永不厭棄,這種精神應該是從年輕就堅持的,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


讀點兵法。


總有人問我:我不帶兵打仗讀啥兵法?


我不去海里捕魚,照樣讀《老人與海》,學的是人家的思路和策略,說的嚴肅點叫方法論,學的是思維模式而不是具體方法,學會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一通百通了。

我最愛的兵法是《孫子兵法》,孫武他老人家在書里表達了一個重要的思想:按照實力去決策。


孫武專門分析過兵力的對比,你和敵人兵力一樣怎麼打,兵力是敵人的兩倍、五倍、十倍是怎麼打,到了十倍於敵的時候,就不要太在意戰術,直接包圍殲滅就是了。


生活中的決策也是這樣。現在只能考三百分,就不要想著考清華了,一切從實力出發。


理想要有,而且一定要遠大,但不是說剛起步就想一口吃個大胖子,要琢磨怎麼去提升實力,腳踏實地去干,到了什麼時候就說什麼時候的話。



讀點演講詞。


魯迅先生曾為青年做過一個演講:《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係》。


魯迅先生說話含蓄且晦澀,他生活的時代與我們大不相同,寫起文章來又旁徵博引,所以很少有年輕人會喜歡他的作品,覺得他難接近。


這篇演講詞則不然,他用輕鬆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特殊時代的獨有風貌,由於是給外行講,用詞非常通俗,但仔細咂摸箇中滋味,又能汲取到不少養分,與往日那個嚴肅古板的老先生迥然不同了。


我自讀完這篇演講詞,徹底改變了對魯迅先生的印象,開始大量閱讀他的作品,走進他的藝術世界,收益良多,感慨良多。


世上的書是永遠讀不完的,我列書單也只能列舉少數幾種,為剛入門的你提供一點借鑒,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興趣,余不贅。


願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胡陵漁叟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草廬論劍(ID:caolulunji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廬論劍 的精彩文章:

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是誰撒的彌天大謊?
懂點歷史的作用竟然如此重要!

TAG:草廬論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