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邊疆時空】付百臣 | 「中華一體」理論創建研究

【邊疆時空】付百臣 | 「中華一體」理論創建研究

原標題:【邊疆時空】付百臣 | 「中華一體」理論創建研究



付百臣


漢族,1952年6月生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現任長春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東北地方歷史和區域經濟政策。


摘要:「中華一體」理論是著名東北史、金史專家張博泉先生創建的。「中華一體」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中國從夏朝開始就是「多元一體」和「一體多元」政體結構的國家,也就是常說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在一體與多元的關係上,主體是「一體」。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可分為「天下一體」和「中華一體」兩個時期。「中華一體」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中國歷史實際結合的典範,是正確認識中國歷史實際,正確認識「統一多民族國家」這個最大最重要的國情,以歷史唯物主義一般原理結合中國實際抽象概括出來的具體的史學理論,具有長久的學術生命力和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華一體」理論 創建 研究


「中華一體」理論是中國著名東北史、金史專家張博泉先生創建的。


張博泉(1926.1.28—2000.10.9),字在清,號東梁,滿族,遼寧遼陽人。1948年就讀於東北行政學院行政系,1952年至195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東北人民大學讀研究生,畢業後留吉林大學歷史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致力於先秦史、中國地方史、遼金史和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教學、研究。先後出版學術專著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曾任中國遼金契丹女真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元好問學會副會長。


我有幸於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歷史系讀本科、1982年考入張博泉先生門下讀研究生,畢業後仍追隨左右,與先生過從20餘年,是先生創建「中華一體」理論的見證者之一。


「中華一體」理論的形成


早在1959年,吉林大學匡亞明校長就很重視東北地方史的研究,要求歷史系成立東北史研究室。當時,歷史系委託張博泉先生籌備此項工作。先生從基礎資料入手,用數年時間,把當時接觸到的研究成果和資料,分門別類輯成《東北史略》(未出版),本想繼續研究,但因「文化大革命」開始,只好擱筆。1978年,吉林大學歷史系東北史研究室重新成立,由先生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東北史課程。由於學生們一再要講義,先生用半年時間將《東北史略》修改為《東北地方史講義》,以應教學之需。我於1980年選修東北史,用的就是這本油印的講義。在這本講義中,先生提出:「研究中國古史,向來不應是僅站在漢族的立場上或者是僅站在少數民族的立場上,而應站在統一多民族的立場上研究處理東北民族、政權和領土的有關問題。早自戰國後在我國就已形成『中國』(中原)與『邊境』為一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思想,今天講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非無歷史根據的臆說,視之為『教條』加以反對是不應該的」。這本講義於1983年又重新刪補,1985年11月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定為《東北地方史稿》。


我認為,1979年編成的《東北地方史講義》是張博泉先生「中華一體」理論的雛形。至於這個思想的端倪,更是早在1973年構思、撰寫《東北歷代疆域史》時就已出現了。


關於「中華一體」理論的正式提出,張博泉先生曾如是說:「『中華一體』是我在研究中國地方史、遼金史和北方民族政權史的基礎上,為尋求一個研究問題的主體思想,於1981年提出的。那時適值《東北歷代疆域史》已出版,有『一體』疆域構思的基礎;特別是受家鉉翁《題中州詩集後》的啟示,對元遺山『中州一體』思想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便成為我提出『中華一體』這個思想的直接動因。」這以後,先生用5年時間查閱資料、研究問題,寫出《「中華一體」論》,發表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6年第5期,同年由《新華文摘》第11期轉載,在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


此後,先生又用了6年時間,在認真整理已有資料的基礎上撰寫書稿,1992年初寫成《中華一體的歷史軌跡》一書。是年春節,我到先生家拜年,談及此事,先生如釋重負,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並為此賦詩一首:


中華一體著作成,同領華風享盛名。

國家一統為宗旨,民族合和是正聲。


多制並存增國色,孤芳獨賞不華榮。


自由民主堅標準,民眾當家致太平。


可惜,好事多磨。因書中涉及許多民族和邊疆問題,在當時屬於「敏感話題」,有關部門對書稿的審查達數年之久,到1995年5月方得出版。屈指算來,從1979年的《東北地方史講義》到《中華一體的歷史軌跡》出版,前後用了16年時間,若從1973年撰寫《東北歷代疆域史》時算起,則用了22年時間,可見理論創新之難!


「中華一體」理論的架構


所謂理論,《辭海》解釋說:「指概念、原理的體系。是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可見構成理論至少有兩個要件:一是要有體系,二是要有理性認識。


張博泉先生對「中華一體」的研究凡20餘年,期間就此命題出版了《中華一體的歷史軌跡》《中國地方史論》(合著)兩部專著,發表了《「中華一體」論》等十餘篇論文。應該說,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就認識而言,張博泉先生提出的「中華一體論」是正確認識中國歷史實際,正確認識「統一多民族國家」這個最大最重要的國情,以歷史唯物主義一般原理結合中國實際抽象概括出來的具體的史學理論。


「中華一體」理論最完備的內容體現在《中華一體的歷史軌跡》一書中。全書分「導論」「中華一體論藪」「中華一體的歷史軌跡」「中華一體叢談」四編,共28章,約44萬字。其基本內容,先生在該書「卷頭脞語」中有所概括:「『中華一體』是以中國地方史為藍圖,以社會史的內容為依據,以『中華一體』為主體構思,重點研究『中華一體』之史的發展時期和層次、社會形態與經濟類型、文化人類學系統的『人禽』觀念、族類系統的華夷觀念、區域系統的中外觀念、政治系統的同軌、文化系統的同文、心理狀態系統的同倫以及中原王朝承受系統的正閏觀念等。」


為簡明起見,可以把「中華一體」理論的基本脈絡作如下粗線條陳述:


1.「中華一體」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中國從夏朝開始就是「多元一體」和「一體多元」的政體結構的國家,也就是常說的統一多民族國家。這裡的統一,即同一,就是一體;多民族就是多元,民族是多元一體和一體多元,政治、經濟、文化也都體現多元一體和一體多元的特點。「一體」是中國古代國家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和區域的整體觀念。在一體與多元的關係上,其主體是一體。「中華一體」是對「多元一體」這種思想認識的深化。

2.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發展進程,可分為「天下一體」和「中華一體」兩個時期。每個時期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層次),即「前天下一體」「天下一體」,「前中華一體」「中華一體」。這裡的「前」是過渡的意思。


從時期劃分看,「前天下一體」是指秦朝以前,「天下一體」是指秦漢到隋唐。「前中華一體」是指宋、遼、金時期,「中華一體」是指元、明、清時期。從社會制度看,「前天下一體」是奴隸社會,「天下一體」「前中華一體」和「中華一體」是封建社會。


3.「天下一體」和「中華一體」的根本區別在於,「天下一體」時,在「一體」內分中外,分華夷;「中華一體」時,在「一體」內不分中外,不分華夷。


4.在「天下一體」時期,「一體」思想和「一體」內多民族的思想已經形成。在「前天下一體」時期,「天下」已成為國家的政治概念,是「一體」的最大、最高系統。孔子把「天下」的民族分為兩大類:一是諸夏,二是夷狄。區分諸夏、夷狄的標準為是否行周禮。並把民族之間的關係初步明確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荀子把「天下」分為中原(中國)與四海兩部分,把民族聯合視為「天下一體」的重要原則。這個時期區別華夷的「禮」,是沿用周初分封的「五服制」,對「同服不同制」的蠻夷戎狄採取「因俗而治」的辦法,由天子冊封,使之臣屬中原王朝。在這個時期,雖然分中外、華夷,有「貴中華、賤夷狄」的思想為主導,但由於「同服」而結成了「一體」的關係,「君天下」「國諸侯」「家大夫」「邊四夷」,構成了「前天下一體」國家的基本內容。


秦王朝統一中國,開始了「天下一體」時期。漢王朝開疆擴土,「一體」更加擴大,民族更加多元。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使華夷的區別逐漸淡化。到了唐代,唐太宗提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張博泉先生盛讚唐太宗,稱這一思想是中國古代民族思想中的民主性精華,是由「天下一體」向「中華一體」發展不可或缺的思想準備。


5.「中華一體」時期也分兩個層次。宋、遼、金屬於「前中華一體」時期。這時,以漢族為主統治中原的歷史轉變為以北方少數民族為主統治中原的歷史,遼金已是北宋、南宋的盟主,皆可視為正統。金朝統治者有「中華一家」的觀念,大臣趙秉文提出「有公天下之心宜稱為漢」;元好問提出「視九州四海人物猶吾同國之人」。這些都表明「中華一體」的理念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金朝把原遼境內的漢人、渤海人、契丹人等稱為漢人或燕人,將河南、山東等地之人稱為南人,將金境內的人統稱為金人。南宋稱北方金人為北人,稱粵海之人為南人。無論北人、南人都是包括各民族在內的中國人。


元朝的建立標誌著統一多民族國家「中華一體」的開始,國號「大元」就是取易經乾元之義,表示國家是「乾元一統」的中國。在華夷、中外的結構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一體內的各民族同華,在同華中分民族;在全國各地同為中國,在同為中國中分中原與邊疆。元末明初,朱元璋雖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不過是樹立自己的旗號,藉以恢復以漢族為統治民族的中國。奪取政權後,朱元璋還是認為「朕既為天下主,華夷無間,姓氏雖異,撫寧如一」,實行「天下一家」的政策。到了清朝,各族之間已不分中外,與中華同軌了。


「中華一體」理論的意義


科學理論的重要意義在於它能夠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中華一體」理論恰恰在這方面彰顯出強大的力量。

1.揭露並批判了「征服王朝論」等謬論,有力地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統一。二戰之後,在美國和日本史學界出現一種旨在歪曲、分裂中國民族和國家的反動思潮,「征服王朝論」便應運而生。這個理論是美籍德裔漢學家魏特夫提出來的,其在《中國社會史——遼(907—1125)》中詳細講了他的觀點。他認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征服漢人以後,建立的政權出現了兩個結局:一個是文化落後的游牧民族被漢族高度發展的文化所吸引,醉心於漢化,放棄了其本族的部落組織和生活方式,喪失了其原有的特點,被漢人所同化。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政權,就屬於這種情形,以北朝為典型,稱之為「滲透王朝」。另一個是沒有被滲透,抵制漢文化,保存自己的部落組織和生活方式,避免了被被漢化的命運,稱之為「征服王朝」,如遼、金等。魏特夫把我國歷史分為兩個系列、兩種王朝,由漢人所建立的王朝屬於帝制王朝,由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屬於滲透和征服王朝。漢人是農業民族,北方民族是游牧民族。這是魏特夫的基本觀點。


魏特夫「征服王朝論」的基本出發點是為了分裂中國的民族,主張南北對立。就這一點看,他承襲了日本東方史學創始人白鳥庫吉的觀點。白鳥庫吉曾經提出過「中國南北民族對立論」,由此而划出北方游牧文化圈和南方農業文化圈。與之相呼應的是,戰後日人江上波夫提出了「騎馬民族征服論」。一時間,美日史學界紛紛呼應,構成國際上風行的理論。這些理論的立腳點是「南北對立論」,即北方民族是漢族王朝的對立者、征服者,不屬於中國的民族。並由此推導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是今天的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中國就是指漢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權。


「征服王朝論」等學說危害極大,是帝國主義侵略史學借屍還魂,自然引起中國學者警覺並進行批駁,但總體上並沒有被清算,在國際上還有一定的市場。科學理論是在同錯誤理論不斷地鬥爭中發展起來的。「中華一體」理論從統一多民族國家這個最大國情出發,以「多元一體」和「一體多元」的政體結構揭穿並擊破了「征服王朝論」散布的謊言和謬論,有力地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統一。


2.以新的民族觀取代傳統「正閏觀」,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歷史上傳統的「正閏觀」是以中原的漢族為華夏,以中原漢族建立的政權為中國,「貴中華、賤夷狄」的理論。其主要特點表現如下:(1)「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傳統「正閏觀」思想的出發點,也是歧視少數民族的理論基礎。其要義在於分,不在於合。(2)「明夏夷」。就是確定區分諸夏與夷狄的標準。孔子以是否行周禮為標準,到戰國以後不再以周禮為標準,而以各時代統治階級的禮義作為區分「華夷」的標準。(3)「分中外」。是根據華夏與夷狄的區域不同劃分民族的區域,華夏(漢)族居住的中原地區為中,稱「中國」,少數民族居住的邊疆地區為外,即四海。中原地區也叫中華,邊疆地區也叫「四夷」。(4)「定貢賦」。因為少數民族是服事於華夏民族建立的王朝的,所以規定少數民族以貢賦的方式朝於大國,即「朝貢制度」。(5)「夷不亂華」。嚴格區分華夷,反對少數民族入居中原為編戶,更反對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權,入居就是亂華,不承認他們合法地位,其政權也被看作「僭偽」。


傳統「正閏觀」的表現還有很多,此不贅述。需要說明的是,傳統「正閏觀」在古代也有人持否定態度,比如唐太宗,元朝的中書右丞相、《遼史》《宋史》《金史》的主修者脫脫等。傳統「正閏觀」隨著時代發展逐漸弱化,但其影響一直沒有肅清,直到今天,還在有些地方、有些方面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


與傳統「正閏觀」不同的是「中華一體」的新的民族觀。它的主要方面和特點是:(1)「雖則殊俗,志略相同」。認為「殊俗」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華夷之間有著相同的東西,就是「志略」,即有相同的興華夏的心。從這點出發,強調民族間的合和。(2)反對民族間的習俗制度是不可變的觀點,認為民族間的習俗制度是可以互變的,所謂入鄉隨俗,入「中國」的就是中國,少數民族能夠「變夷從夏」為華夏族。(3)反對隔中外。認為少數民族在中原可以做「中國皇帝」,不分中外,同在一個統一的中國之中。(4)反對「貴中華,賤夷狄」,也反對「貴彼賤我」,主張華夷平等,同是國人。(5)強調天命歸有德者,認為「德」對少數民族是不例外的,統治地位是可以改變的。(6)針對「夷不亂華」提出,統一天下者皆可為正統。反對把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視為「僭偽」,可視之為列國,主張有「公天下之心者」取得的政權與漢無異。(7)主張少數民族改變舊俗,行漢制,推行州縣制,統一全國制度。可以多種制度同存在一個統一中國中,實行「一國兩制」。(8)主張全國各民族各地區統一為中國,同是中華,一道同軌,在統一的中華之中。


「中華一體」的民族觀在歷史上也是存在過的,在「天下一體」時期較弱,到「中華一體」時期才得以強化。在這種觀念指引下,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上才形成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民族關係,而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3.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為新時代理論創新提供了範式。中國的史學研究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由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老一輩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歷史相結合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開創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史學,並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包括指導史學研究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指導學科研究的史學理論和構成專業研究的主體思想等等,應該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原理及認識體系。一般說來,一個學者能夠學習、掌握這個理論,並自覺地將其運用到自己所研究的領域中,就已經是做得很不錯了。而張博泉先生並不滿足於此,他一直倡導在史學理論的研究中應該大有作為的思想,強化為建立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自強心和自信心。主張在學科研究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中國歷史的實際,經過理論的升華,形成研究的主體思想,從而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史學研究體系和結構。


「中華一體」理論的創建就是張博泉先生大有作為思想的實踐成果。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歷史實際相結合創造性研究歷史問題這一基本原則,積極進行理論探索。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立統一規律為理論基礎,反覆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比如,中國古代社會的實際是什麼?它經過了什麼樣的發展過程?有什麼樣的特點?等等。又比如,歷史上長期存在著「華夷正閏之辨」與反「華夷正閏之辨」的鬥爭;在近代史上又有帝國主義御用史學家反對中國統一,鼓吹分裂,宣揚「南北對立論」「少數民族不是中國」等論調,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並且延續至今。


對於上述問題,為什麼有不同的回答?焦點在於是否了解中國的實際,是否承認中國歷史上就是多元一體和一體多元的國家,在於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中華一體」理論是最能夠做出正確的、符合實際的回答和解釋的。

「中華一體」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創新的範例。我國老一輩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早就提出過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自秦以後又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個論斷是符合中國實際的,它不僅是史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論斷,而且在維護民族和國家的統一中也有實際意義。但是,在這樣一個重大的命題之下,總是有許多問題需要回答的。比如,歷史上有統一的時期,也有割據分裂的時期,怎麼看?統一時期,有漢人建立的政權的統一,也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的統一,怎麼看?如何看待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南北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構成模式是什麼樣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運行軌跡如何?等等。「中華一體」理論對這些問題都給予了符合史實的正確回答和科學解釋,這就充實、完善了「我國自古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論斷。


就上述意義而言,「中華一體」理論是充滿正能量的創新理論。誠如著名學者張璇如教授專門撰文指出的:「張先生的『中華一體』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中間環節,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這個理論的具體化。它是承古開新之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這個最大、最重要國情的新概括,是史學具體理論的新發展,為史學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注】 本文經作者授權,文章刊登於《地域文化研究》2018年02期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章已獲得作者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如有版權問題,請留言說明,我們將儘快與您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疆時空 的精彩文章:

廣東四小虎之首——東莞
賞花燈、逛廟會 小編帶你穿越古鎮過元宵佳節

TAG:邊疆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