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的兩首西江月,幾度新涼仍超然物外,一場大夢卻喜聞一聲春曉

蘇軾的兩首西江月,幾度新涼仍超然物外,一場大夢卻喜聞一聲春曉

蘇軾是大家都十分喜愛的文人,不僅詩詞上品,詩畫一流,美食堪誇,人品更是風流豪邁。

我們愛讀大江東去,愛問明月幾時有,愛聽穿林打葉聲,也愛看西子湖「淡妝濃抹總相宜」。其實這一切也許就是愛屋及烏,所以也自然要欣賞他的兩首西江月。這兩首詞雖然風格不同,環境各異,卻都能折射出蘇軾樂觀、豁達的人格魅力。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西江月·頃在黃州》 蘇軾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第一首詞中,蘇軾把人生比做一場大夢,人生又能經歷幾度新涼?樹葉在夜風中的沙沙聲響徹迴廊,不經意間發現眉頭又添了幾根銀絲。

這種嘆息我們也會經常有,如果無法排解,就會心情鬱悶,波及到其他,甚至傷害身體。蘇軾當然也有煩惱,你聽他發牢騷說,酒非好酒,又為客少發愁;月亮雖明,卻總被浮雲遮住。中秋之夜,誰與我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著北方。

詞人真是滿懷的惆悵,又無人體諒,只能舉杯邀明月,低頭嘆滄桑。詞中的「新涼」和「凄然」點明了作者屢次遭到打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一方面指出詞人的生活囧態,沒有好酒,也缺少能夠理解的朋友。即使皇帝聖明,臣子們有遠見的主張總是被小人猜忌,自己也因此而多次背井離鄉,倍受曲辱。

不過最後的「北望」卻寫得太好,前面幾句是牢騷太盛防腸斷,最後兩個字卻筆鋒一轉,風物長宜放眼量,立刻顯示出作者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

第二首詞中的作者寫道,河面蕩漾粼粼波光,天空漂浮淡淡的雲彩,白馬鬥志昂揚,我卻不勝酒力,趕快下馬都等不及解鞍,只想在芳草地上美美地睡一覺。

清風明月多可愛,馬兒莫踏碎水中月,頭枕著馬鞍,斜卧在橋上,夢醒時分耳邊傳來杜鵑叫聲,天已大亮。

讀完全詞,不禁被滿溢的詩情畫意所打動,多麼清新自然的風光,多麼美好愜意的田園生活,讓人覺得作者早已醉心於此,忘記了人間的煩憂和過去的傷痛,一幅物我兩忘的華美境界。其實作者只是刻意地烘托一種氣氛,表明自己隨遇而安,榮辱偕忘的豁達精神狀態。詞中的月色、清風、綠楊、小橋、流水、芳草地、駿馬更是襯託了詞人那種 「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

詞中「杜宇一聲春曉」很有深意,作者在極度困難時候沒有心灰意冷,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幻想著一覺醒來,會有好消息傳來,也堅信自己的不幸遭遇只是暫時的,陽光總在風雨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定會聽到杜宇一聲春曉。

所以引申了理解,「杜於一聲春曉」就是一種希望,一種期待,一種堅定的信念,也是指引人們前進的動力。春曉,多麼令人希冀的時刻,讓人煥發青春,讓人鬥志昂揚,讓人熱血沸騰。所以無論在多麼艱難的處境中,只要想到這句話,就是一種鼓勵,不會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王維的一首小詩詩畫絕配,抒情遣意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