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天中6個時間段的光線與適用的攝影題材

一天中6個時間段的光線與適用的攝影題材

ptpress攝影客

每天下午5點,學習一條攝影乾貨

2018年|春

想捕捉一天中不同時間段

不同的景緻和題材嗎?

今天攝影君

給大家分享一天6個時間段的

光線與適用的攝影題材

早晨的光線

自然界中,如果是晴朗天氣,晨曦的光線色彩一般都比較濃郁,表現出或紅或橙的色調,這也是攝影者非常喜愛的攝影時段。由於早晨地面和太陽之間的夾角很小,相對於攝影者來說,與太陽的距離較遠,太陽光線必須通過很厚的大氣層才能照射到攝影者所在的位置,因此波長很短的藍、綠、黃色光線會被大氣層阻擋,依次消失,這時只有波長很長的橘紅色光線能夠透過大氣層照射到地面(光線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譜組成,波長由長到短排列),因此早晨的光線色彩呈現出紅色或橙色。

晨曦中,太陽升起的速度很快,可能在短短几分鐘或十幾分鐘之內,太陽光線的顏色就會有較大變化,所以在早晨拍攝光影作品時,應該掌握好拍攝的時機。同樣的,色彩變化即對應了光線色溫的

變化,晨曦時濃郁紅色的光線色溫大約為2000K,在接下來的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內,色溫可能會變為3000K~3500K,這樣攝影者要拍出晨曦時的紅色或橙色風光,就要及時變更相機色溫值。

太陽剛升起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色溫偏低,這樣拍攝的畫面色彩會非常濃郁。

因為早上太陽離水平線較近,與拍攝景物之間的夾角很小,能夠拉出很長的陰影,畫面的光影效果極佳,立體感很強,因此晨曦時的攝影,採光以逆光與側光為主。另外,白天蒸發的水分經過整個晚上的冷凝,會在地表形成很厚的水汽,有時會形成濃重或是輕紗般的薄霧,又增加了畫面明暗影調層次。由於霧氣的亮度較高,而畫面中陰影處的亮度較低,因此明暗反差很大,要注意測光與曝光時的準確性。

太陽剛升起後,與地面的夾角往往比較小,這時拍攝,即便光比開始變大,但畫面中的景物依然會有豐富的影調。

上午的光線

與早晨變幻莫測的光影效果不同,上午的光線沒有絢麗的紅橙效果,並且光源方向、質地、亮度等方面都非常穩定。在上午8點~10點這段時間內,攝影者都可以從容進行取景、採光、曝光操作。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上午的光線往往比較平淡,要獲得與眾不同的拍攝效果,攝影者就要從影調、構圖、色彩等多方面進行考慮。如果是有雲的天氣,攝影者可以等待一些特殊的時機,例如雲層飄過時會在地面投射出陰影,利用地面陰影與受光處的明暗對比,可以營造出非常美妙的效果;在沒有雲層時,可以採用側光、斜射光、逆光等採光手段進行拍攝,通過景物自身的陰影與受光面對比,也能營造出很好的影調層次和空間感。

在上午拍攝風光等題材,有時會發現原本清澈通透的場景在攝影作品中會有霧蒙蒙的感覺,這可能是因為時間相對來說較早,大氣中含有較多的水氣顆粒,這些水氣能夠反射和折射光線,最終影響拍攝效果;另外,環境中原本帶有的灰塵顆粒也會反射光線,造成拍攝效果發白或是霧蒙蒙的感覺。針對這種現象,可以在相機鏡頭前加裝一塊偏振鏡,將反射和折射的雜亂光線濾除,使最終拍攝的作品自然、通透,給欣賞者以清新爽朗的感覺。

如果空氣中濕氣較重,則需要在鏡頭前加裝偏振鏡,讓畫面變得通透一些。

中午的光線

晴朗天氣里中午的光線一般非常強烈,攝影者在拍攝時多會避開這一時段。但並不是說中午的光線下就不能拍出好片,關鍵還在於攝影者如何把握正午光線的特性及選擇何種題材。在中午11點~13點的時間段,太陽光線從上而下近乎垂直照射主體,具有頂光的特性,這樣在晴天的正午拍攝的影像會缺乏層次和主體感,影子變得很短且非常暗。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一時段的光線表現力非常強烈,主體邊緣將高光與陰影劃分得十分明顯,比較適合拍攝一些紀實題材的作品。

正午強烈的光線從色溫的角度來看,大約為5200K~5800K,相機中日光白平衡模式的色溫有些偏低,拍攝出的作品往往會有泛藍的感覺。但由於強烈的光影效果會使整個景物損失部分細節,因此正午拍攝的作品又會顯得非常鮮明乾淨。

本畫面是在頂光下拍攝橫向的景物,因此可以確保拉出長長的影子。同時,中午硬朗的光線對畫面的造型和氛圍營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正午拍攝,相機設定的色溫(以日光白平衡為佳)往往要低於實際色溫,所以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偏藍。

下午的光線

與上午光線的部分屬性近似,下午的光線也屬於比較典型的斜射光,光線會在主體的兩側拉出一定長度的影子,能夠表現出明暗得當的影調效果,並且立體感、質感及輪廓表現力較好。但與上午的光線不同,經過一天太陽的照射,大氣中的水分變得非常稀少,水氣造成的折射與散射效果慢慢退去。下午的光線色溫在5000K左右,將相機設定為日光白平衡模式,一般能夠準確地還原所拍攝的場景色彩。

下午光線變弱以後拍攝人像,非常有利於表現人物的膚色、膚質及衣物的細節。

下午拍攝時可選的題材非常多,當前各大攝影網站組織的人像拍攝活動,多在下午舉行,這是因為下午光線的特性比較有利於表現人物的膚色和質感,包括衣物表面纖維的紋理和圖案也有很好的表現力。另外,對於建築等題材的攝影,下午的光線也非常適合,建築物輪廓的勾畫、表面質感的顯現、陰影部位的效果等都會在下午的光線下表現得非常完美。

黃昏的光線

黃昏時刻的攝影時間會因為季節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冬季的黃昏時刻較早,夏季的較晚,並且黃昏時刻太陽最具有表現力的時間很短,所以要拍攝黃昏時的美景,要掌握好時間。總體來看,黃昏時的光線特性近似於晨曦時間段,太陽光線與地平線夾角很小,要經過厚厚的雲層才能到達地表,光波較短的青、藍、紫等光線被雲層和塵埃阻擋,只有紅、橙等光線照射過來,整個拍攝環境都變為了暖暖的紅橙黃色調,非常具有感召力。

太陽將要落入海平面時,現場的色彩會是濃濃的暖色調。

太陽落入海平面以下時,色溫變化非常快,現場的光線色彩也會變得非常奇特旖旎。

夜晚的光線

剛入夜時,光影效果可以說是自然光與人造光的組合,抓住這時的光線特點進行拍攝,可以營造出非常美妙動人的效果。太陽已經完全落山,並且霞雲已經不見,天色要暗但未全暗時拍攝,此刻具有比較理想的景物、環境、天空的光比,只要掌握好構圖平衡與曝光時間,就能夠拍攝出非常有特色的作品。

夜晚城市的霓虹燈人工光源與天空的自然光線混合,所營造出的畫面色調是非常漂亮的。

入夜以後,太陽光線幾乎完全不見,都市中的霓虹開始亮了起來,街邊的路燈和裝飾燈、居民家中的照明燈以及路上的車燈,這些光源具有不同的顏色、形狀與亮度,將夜色裝扮得五彩繽紛,非常絢麗。不同種類的光源其色溫與色彩不同,並且因為光照並不均勻,除燈光的照射範圍外,環境中還會有大片的較暗區域,這些都會對攝影者的拍攝過程造成影響,要設定合適的色溫,還要有正確的曝光過程,才能拍攝出完美的作品。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END-

以上內容節選自

簡單攝影課(精華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鄭志強編著

噹噹

長按以下二維碼獲取購買鏈接

在公眾號【ptpress攝影客】

回復以下關鍵字看攝影乾貨

一堂攝影課——可獲得「攝影一堂課」系列免費課程

好書推薦 ——可獲得「薦書」系列內容

基礎入門 ——可獲得攝影客「基礎入門」教程

主題攝影 ——可獲得攝影客「主題攝影」教程

手機攝影 ——可獲得攝影客「手機攝影」教程

照片後期 ——可獲得攝影客「照片後期」教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tpress攝影客 的精彩文章:

景深和虛化是什麼鬼?用3分鐘來了解

TAG:ptpress攝影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