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宇燕:貿易爭端的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

張宇燕:貿易爭端的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

4月8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在博鰲論壇接受媒體專訪。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聚焦博鰲)張宇燕:貿易爭端的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

中新社博鰲4月8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8日在海南博鰲表示,貿易爭端的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

在博鰲論壇期間接受採訪時,張宇燕表示,自2017年以來,中美兩個大國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二,這是一個臨界點,美國這一世界第一強國開始擔憂自己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

張宇燕表示,事實上,近四五年來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與以往相比有所減少。此次的貿易抵制更多是美國全球戰略的考慮。「美國這次的抵制直指中國的高科技領域,因為美國對中國的發展勢頭、對中國的製造業規劃感到擔心,限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是這次政策的核心。」

張宇燕表示,特朗普簽署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稱俄羅斯和中國為美國的戰略對手,這與以往中美貿易夥伴的關係定位有很大變化。

「中國並不是要建立新的體系,並不是要與美國爭奪霸權,在根本的認知上,美國對中國有很大的誤解。」張宇燕表示,一個國家想保持繁榮發展,開放合作的心態是必要的,貿易爭端的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

美國之前提出要對500億美元輸美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繼而又聲稱要再增加對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兩國貿易局面劍拔弩張。

張宇燕表示,前述清單是否落地要考慮替代性和價格彈性的問題,如果不從中國進口就要尋找其他替代進口國家,而中國的產品質優價廉,一旦不從中國進口,美國產品價格有可能上漲,或會造成美國國內消費需求減少。此外,美國政府的根本目的不是要顛覆世貿組織(WTO)規則,而是要以退為進,通過種種政策威懾達到更好的貿易條件,使之更有利於美國。

張宇燕說:「美國政府會通盤考慮貿易爭端可能帶來的後果,根據以往的經驗,美國政府在最後關頭都會趨於理性。」(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甘肅「80後」洮硯藝人十五載堅守古老文化傳承技藝
一架直升機在紐約市失事墜河致2人死亡 一人獲救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