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淚奔,石家莊,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淚奔,石家莊,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幾十年的發展

石家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

也帶走了很多

上個世紀的那些老房子

都在歲月斑駁里被拆了

那些熟悉的街道都變了模樣

區劃名稱也重新調整了,好聽而又陌生

有些東西在時代更迭里弄丟了

有些事情在周周轉轉里給忘了

石家莊,就在這不知不覺中慢慢「消失」了

所以接下來

我想和你聊聊

那個曾經屬於我們的石家莊

消失的區縣

[橋東區]

橋東區成立於1956年,因地處京廣鐵路以東而得名。2014年9月橋東區撤銷,部分街道劃歸長安區,部分劃歸橋西區。這個面積43.07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誕生了曾經石家莊最繁華的中心商業區「南三條」,「南有北義烏,北有南三條」。

[藁城市]

2014年9月撤銷縣級藁城市,設立石家莊市藁城區。以原藁城市行政區域為藁城區的行政區域,藁城區人民政府駐廉州鎮廉州西路2號。

[鹿泉市]

2014年9月撤銷縣級鹿泉市,設立石家莊市鹿泉區。以原鹿泉市行政區域為鹿泉區的行政區域。鹿泉區人民政府駐獲鹿鎮鎮寧路6號。

[欒城縣]

2014年9月撤銷欒城縣,設立石家莊市欒城區。以原欒城縣行政區域為欒城區的行政區域。欒城區人民政府駐欒城鎮裕泰路5號。

雖然橋東區被撤,藁城市、鹿泉市、欒城縣也已被設立為行政區。但不可否認的改變是,歷史在前進,我們也在向前發展。

消失的地標

[第一工人文化宮]

第一工人文化宮,簡稱「一宮」,建於1956年,建築群包括文化活動樓、電影院、大禮堂、游泳池、旱冰場、籃球場等。整體風格帶有蘇式風格,規模龐大。它承載著這個城市幾代人的集體記憶,當年還擁有石家莊最大的禮堂。

如今的一宮,已經改建為人民廣場。留下來的只有那座毛主席像,這也成為全國省會城市中獨一無二的毛主席像。

[洞天影院]

洞天影院於1984年10月1日正式營業,成為省會首個地下影院。這裡的觀影環境和放映設備曾是全省一流。內設948個觀影座位,冬暖夏涼,是當年石家莊市民夏日避暑娛樂的不二之選。最輝煌的時候,馮小剛、葛優、陳佩斯、徐帆等大腕明星經常到洞天影院參加各自影片的首映式。

2003年影院關停,2013年7月正式拆除。如今的洞天影院成為商業用地。

[北道岔立交橋]

北道岔立交橋始建於1985年,位於和平路與勝利街交口處。它是石家莊公開招標興建的第一座大型公路立交橋工程,它是石家莊市搬遷史上也是最快完成搬遷的——涉及28個單位和居民的搬遷任務,只用了15天就完成。

2008年10月,歷經23年風雨的北道岔立交橋完成使命,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橫跨京廣鐵路的和平路高架橋。

[西郊動物園]

在很多莊裡長大的80後的相冊里,這裡曾是出現頻率最多的「外景地」。門口的石獅子、哪吒噴泉、猴山、激流勇進、瘋狂老鼠……承載了太多80後的美好回憶。2005年6月,隨著新動物園的建成,西郊動物園正式閉門謝客。2007年5月,改建為裕西公園重新開園。

唯一留下的是沉綠湖畔英雄不朽的壯歌。

[石家莊電視機廠]

石家莊電視機廠曾是這座城市的地標級建築,生產的彩色電視機早在70年代初期就進入了中南海。2005年,石家莊電視機廠宣布破產,環宇牌電視機退出歷史舞台。但走在裕華路上依然可以看到兩個大大的字——環宇。

[天府酒店]

在那個沒有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的時代,天府酒店是90年代初石家莊最火的小吃店之一,5-8元吃飽、十幾元吃好。曾經坐落在目前圖書大廈位置。

消失的街道

[五一街]

如今福興閣之所在,即為當時的五一街,是石家莊市形成最早的一條街道之一。五一街生來即繁華,在不長的街面上,誕生了數家石家莊第一,第一家照相館、第一家浴池、第一家戲院,還有在石家莊赫赫有名的老字號。形成時名為昇平街,日偽時期更名為共榮街,日本投降後更名為三民街,上世紀六十年代更名為五一街。1997年左右完成拆遷,現已無存。

[橋東區民進街]

1948年3月6日,在這個全國第一個解放的城市,在這條小街上,二十六個居民聚集在一起,每人出資255斤小米,合作一起生產藥棉和紗布。於是誕生了三三脫脂棉工廠。廠名「三三」即為該廠位置在石家莊三區三街之意。這就是四葯的前身。

[南大街]

從中山路北「品彙時代」東側進去,向北一直到大橋街,5.5米寬,380米長的小巷子就是石家莊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南大街的全部。上世紀六十年代困難時期,南大街一帶曾是自由市場,裡面有賣自行車把套、鑰匙扣等小玩意的。這之後它曾寂寥了很長一點時間,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新華集貿中心逐漸興起,南大街才又成為商賈聚集的繁華商貿中心。

[民生路文化長廊]

從喧囂的都市高樓大廈中,走進這條古青色的石板路,滿眼民國風情的建築物承載著石家莊的歷史記憶。

[休門街]

休門村就像一個小城,被石家莊這個大城包圍。當時,休門村內的民宅和衚衕融合了山西、山東、上海等南北方建築風格,並且在衚衕名字上也是如此,比如弄、里,這些都有南方衚衕特點。

[永安街]

現在的永安街東部一帶舊稱「南花園」,恐怕這個名字對現代人來講是聞所未聞,但在舊時卻相當於北京的天橋,舉凡說書、雜耍、沽衣等樣樣俱全。

[電報局街]

電報局街27號,是一座歐式風格建築。它位於電報局街和正義街交叉口,傳說為休門村姓趙的財主所建,曾用作國民黨石門總部。趙家人來往於全國各地,同時將各地的建築風格帶入了他們的住宅,這才出現了各地風格的融合。

消失的味道

城市發展越來越快

各大菜系以及日韓、西餐館來襲

那些老石家莊人記憶深處的美味

已經在漸漸消失了……

[餜子漿]

油條是後來才有的名稱,早先石家莊叫「油餜」,或簡稱「餜子」。上等麵粉,和面精細,礬、鹽搭配,火槽生芝麻香油炸,口感酥脆清香,不論天氣多麼潮濕都不塌腔。

[豆腐腦]

正定作家賈大山小說《王掌柜》里的話描述:端上來,「一撮香菜,倆大香油珠子,看著就醒脾!」如今多數早點攤上的豆腐腦,是澆鹵的,但鹵已嚴重「退化」:基本上看不見菜料,基本上等同於醬油湯。

[手擀皮燒麥]

手擀皮和機制皮就是不一樣!機制皮的薄厚是均勻的,手擀皮的薄厚是漸變的——從1毫米漸變到無。喝咸鮮的豆腐腦,吃咸香的燒麥,中間嘗到一口淡味的燒麥皮,柔韌有嚼頭,且緩衝了主食與湯的鹹味,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餅子]

以玉米面摻和豆面、小米麵等雜糧蒸成,蒸出來異常暄軟,香甜。

[大山藥]

並非人們普遍想像的烤紅薯,而是煮紅薯。賣山藥的人採購石橋村的糖芯大山藥,挑個擔子,一頭擔著生山藥、煤塊,另一頭擔著鍋,在路邊支個簡易攤,邊煮邊賣,吃完面甜熱乎的山藥,再喝一碗濃稠似蜜的山藥湯,太享受了。

[豆花糕]

以豌豆糝兒包裹糖餡製成,那餡料與做月餅的餡類似,蒸熟出售。一直沒弄明白:豌豆並無粘性,何以豆花糕又甜又粘?

[煎糖糕]

以發粘的黃米面裹糖餡,做成長方形蒸熟,挑到街上賣時,另置一鏊子,擦少許底油,將糖糕煎至兩面焦黃,撒上白糖再賣。有焦脆、粘甜、香軟等幾種口感。

[素卷卷]

素卷卷是長條形的,以特製的麵皮包裹粉條、韭菜、雞蛋、木耳等素餡,在鏊子上用香油煎至麵皮焦脆。

[肉合子]

好吃的肉合子大如茶碗口,厚約二指,皮薄如綿紙,餡用上等牛肉,吃起來外皮酥脆、餡心軟嫩,入口噴噴香,不腥不膩。

[餄餎]

餄餎在石家莊也是極受歡迎,真正蕎麥麵粉和清水和面,澆以用香菜、香油、醬油、鹽拌好的鹵湯,夏天加芥末,冬天加胡椒面,可以當下酒菜,清香爽口,別有風味。

消失的品牌

[中華維力飲料]

許多石家莊人在上個世紀80年代喝到的第一瓶可樂,肯定不是大名鼎鼎的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而是維力飲料。80年代中華維力曾與健力寶齊名,號稱「北有維力,南有健力寶」。1984年,維力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受到世界關注,被外媒驚呼為「東方魔水」。

[旭日升]

1993年始,一個以供銷社為家底、3000萬元投資起家的旭日集團通過短短几年的發展,做成了一個銷售額高達30億元的飲料巨頭。在2000年有關機構的評估中,旭日升的品牌價值達到160億元。旭日集團無可辯駁地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茶飲料生產基地。

2002年下半年,旭日升停止鋪貨。曾一度風光無限的「旭日升」,日漸成了人們心中的一道「藍色記憶」。

消失的吆喝

[彈棉花]

小時候家家戶戶要做被褥都會去找彈棉花的工匠,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被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小時候有新被子蓋也是很幸福的事!

[磨刀匠]

「磨剪~~刀,菜刀~~~~",長吆喝似乎總會或近或遠的響起。老扛著一條板凳,上面有磨刀石,看他拿著菜刀在磨刀石上嘩嘩嘩的來回磨著,不一會兒菜刀就像新的一樣了,刀被磨的飛快!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手藝也隨著消失了。

[剃頭匠]

一個煤爐子燒一鍋開水,一根板凳,剃一個頭兩塊錢,絕不多收,師傅手藝好,平頭剪得那叫一個順,如今已被各種高消費的理髮店替代了。

[修鞋匠、傘匠、配鎖匠]

嘴裡噙一兩枚小鞋釘,身邊的收音機咿咿呀呀的響,時不時還跟身邊的人開個小玩笑,曾經方便就能修補的東西,如今可能這種縫鞋的機器好像都很少見了。

[修表匠]

放大鏡、酒精燈、鑷子,還有靈巧的手是他們的兵器。小作坊里凝固了他們的人生畫卷,見證了時間的遊走,有多少懷念和追憶,在以後的日子裡只剩下記憶。

[補鍋匠]

以前誰家的鐵鍋燒穿了,又不捨得丟的話,就拿出來給師傅補一補。很多人家的鍋都是補了再補,一用就是好幾年。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鍋破了就換新的,而補鍋這個手藝就漸漸地消失了。

正在消失的語言

我想知道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日常說家鄉話的機會還多嗎?

即使能說一口流利的家鄉話,但是其中包含的文化底蘊、專屬的辭彙句子,還知道嗎?

如今我們都已長大

石家莊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在這座城市裡

「有的地方,看一眼就少一眼」

一座城市的發展

也意味著許多時代的印記在不斷地消失

或許,未來也許還要迎來更多的告別

但這種「消失」,也意味著一種成長

城市的成長少不了更替迭代

那些「消失」的部分

終有一天,會生長出新的希望!

時代一直在發展

故事一直在繼續

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石家莊

在我們的心中都是最好的石家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湯叔法國留學 的精彩文章:

TAG:湯叔法國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