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癌症患者「止痛劑」

癌症患者「止痛劑」

對於癌痛的藥物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多年來推薦使用三階梯止痛法。近年來,我們應用中醫藥製劑治療癌痛也取得了長期穩定的止痛效果,而且避免了藥物依賴成癮等毒副反應。如果再同時合理使用心理治療,常可獲得最佳止痛效果。

癌痛患者的心理治療既需藉助一般的心理治療及行為干預方法,也還需運用一些比較特殊的方法手段。就一般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

支持性「心療」

進行支持療法時,首先要學會傾聽。治療者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善於傾聽患者的敘說,不管講的多麼羅嗦,多麼激動都要認真耐心地傾聽。這不僅為了了解患者病情,而且會使患者感到治療者非常關心他們的疾苦。一些患者盡情傾吐後也常常會感到疼痛輕鬆許多。

其次,需給於必要的解釋與建議,並儘可能幫助解決一些身心痛苦。癌痛患者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痛苦與不適,常常情緒很差。這時,若儘可能地幫助解決一些痛苦與不適問題,常能扭轉患者的症情。如臨床上,對伴有消化道障礙或便秘的用止痛藥患者,我們就常指導他用各種簡單方法先消解這些癥狀;如服用止痛藥有副反應,可或指導換藥,或幫助改變服用方法,減輕不適。唯有這樣,進一步的治療才能順利進行下去。

認知療法

認知理論認為:許多人存在著錯誤的「自然聯想」,「只要必定會結果一定是怎樣」!比如說,許多癌症患者誤以為「生了癌一定治不好出現疼痛就是惡化/晚期的表現必定離死不遠……」在這種錯誤的「自然聯想」下,患者消極地感受一切,其結果是疼痛越來越重,情況越來越差,再好的治療都無濟於事。此時,「心療」的關鍵,就是阻斷這種錯誤的「自然聯想」,以各種方式(我們的經驗是最好以類同病情的、已康復了的患者的現身說法,「示範」教育),來開導他,扭轉他錯誤的認知,常常可以起到很好的消解癥狀,配合治療作用。

轉移注意焦點

心理治療中,素有「暗示」與「移情」等法,講的是運用心理學技巧,轉移患者的注意焦點,以達到緩解某些癥狀的效果。這在癌痛患者中亦可試用。不過,它對精神性、功能性疼痛的效果常常不錯,對器質性疼痛只能起到某種輔助治療作用。試舉一例:

江西某乳腺癌患者告訴我,幾個月來一直手術一側胸口痛,痛得比較厲害。檢查來檢查去沒有發現什麼陽性徵兆,就是痛。我號了脈,看了傷口,詳細了解情況,沒發現有任何異常,隨意說了一句:「您現在又不痛?」她說:「是啊!看到您,我就不痛了。」我遂以肯定的口吻告訴她,沒有問題,不是器質性病變,更不是轉移,最多只是種條件反射,並很自信地和她說:「您以後也不會痛了。」四個多月後,她再次見到我,告訴說:「何教授,真神奇,就那8月份看了您以後,您的一句話,我這4個多月來一次都沒痛過,完全好了。」

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又稱為矯正或學習療法,它根據行為學習及條件反射理論,消除和糾正異常並建立一種新的條件反射和行為的治療方法。

有人研究了188例晚期癌症患者,每位患者給予行為干預治療20天,觀察治療前後疼痛緩解情況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結果癌症疼痛控制總有效率達57.3%,其中輕、中、重度疼痛的緩解率分別為93.8%、67.5%和21.8%。在188例晚期癌症患者中,經行為干預治療後69.7%以上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以提高。可見行為干預療法對癌痛,尤其是輕、中度癌痛有較好的療效,並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閱讀精選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裕民 的精彩文章:

喜猜燈謎,歡樂鬧元宵!
何裕民教授來了,北京親診零距離!

TAG:何裕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