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90後選墓地,95後立遺囑:不諱生死,才能直面人生

90後選墓地,95後立遺囑:不諱生死,才能直面人生

如果生是一次認真的體驗,那麼死便是一場嚴肅的遠行。

1

2014年4月,

山東濟南有5個拜把子的90後兄弟,

AA制購買了五塊聯排墓地,

希望死後同穴

兄弟情誼,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前幾天,

網路上傳播一個視頻,

據無錫錫城公證處統計,

2017年年輕人立遺囑的比例有所上升,

30歲到60歲之間立遺囑的比例,

達到三分之一,

其中最年輕的是95年和97年的兩個女孩。

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工作人員姜文翠介紹:

有不少20多歲來立遺囑的年輕人,

他們大多正在創業已經積累了一定資產,

而且社會活動多,時常出差。

他們認為人生無常,

說不定哪天就有個三長兩短。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

人們的思想觀念,

也在不斷的變化。

生死這個一向被人們忌諱談論的話題,

在90後95後眼裡,

已經不是什麼避之不談的事情了。

90後開始選墓地,

95後開始立遺囑,

面對死亡,

大家變得沒有那麼的恐懼了。

關於90後的生死觀,

我採訪了身邊的一些朋友,

一半的回答都是:

隨緣

隨緣的意思就是,

生也行,死也不怕。

對待生死,

大家好像並沒有那麼畏懼,

甚至開始坦然去承認一件事:

生死交替,無可避免。

2

網上有一個關於90後生死觀的調查視頻,

視頻里有個90年的媒體人,

談到了27歲俱樂部,

"27歲俱樂部"

又稱永遠的27俱樂部。

它是一個流行文化用語,

指由一群過世時,

全為27歲的偉大搖滾,

與藍調音樂家所組成的俱樂部,

俱樂部中,

吉姆·莫里森,科特·柯本等,

知名音樂家都選擇了,

在27歲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90後的媒體人眼裡,

這是一種浪漫的死法。

《七月與安生》里的安生,

她的夢想就是在27歲,

結束自己的生命。

「90後」女孩龔艷,

在被問到如何面對死亡時說:

「為何我感覺到死亡,

可以是件很浪漫的事情呢?」

「如果有一天我要飽受病痛折磨,

最終失去意識。

我寧願擁抱身邊的人,

然後欣然接受死亡的來臨。」

像《滾蛋吧,腫瘤君》里的熊頓一樣,

前不久貴陽市一位身患癌症的年輕人,

為自己舉辦了一場生前告別儀式,

來目睹自己的「死亡」。

在90後的眼裡,

生死都是他們連接這個世界的方式,

如果生是一次認真的體驗,

那麼死便是一場嚴肅的遠行

在他們眼裡,

死亡是可以直視的,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生活缺少理想和愛。

他們很少對生活充滿顧慮,

他們不擔心子女過不好,

他們不害怕自己未來抱不到孫子,

他們也能舍下所擁有的財富。

他們不怕談論死亡「觸了眉頭」,

他們時刻準備著死亡的來臨,

他們以戲謔的方式來談論生死,

說他們擔心自己死後,

qq號、微信號沒人繼承;

說他們死後墓碑上,

要貼個自己的付款碼;

這種玩笑的方式,

減少了他們對死亡的恐懼,

也顯得洒脫、放鬆很多。

《死後的人生》這本書里說:

如果不把死亡當成死亡,

而當成是開啟一種更燦爛的人生,

甚至還可以重新見到你的父母和其他親友,

他們或許還充滿了年輕活力,

那將是多麼的令人安慰。

許多90後們大概是,

抱著這種態度去面對死亡這件事的,

知道死亡遲早會來,

所以更加珍惜現在活著的每一天。

如果有天真的要死,

也沒那麼害怕。

3

《阿甘正傳》里說,

死亡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們註定要面對。

散文集《花田半畝》作者田維,

一個堅強而又敢於直面死亡的高三畢業生,

畢業考入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

初中三年級時患結締組織,

可在死神面前她沒有妥協。

2005年,紅斑狼瘡誘發輕度肺動脈高壓,

2006年,肺動脈高壓轉為重度,

2007年8月13日去世,

葬於北京西山腳下一個叫溫泉的墓園下,

在小小的墓碑前常年放著一束龍膽花,

這是田維生前最鍾愛的一種花。

她在書里這樣寫道:

在山腳下,

我的門前會開滿迷醉的花朵,

你只有穿過那團團的花叢,

才能到達我天青色的門前。

請輕聲敲門,

或喚我的名字,

我將居住在那,

在生命賜予的或長或短的年華。

在她的感知里,

生命是跌撞的起伏,

死亡是寧靜的星。

歸於塵土,歸於雨露,

這世上不再有我,

卻又無處不是我。

她願意迎接所有安排,

生亦或者是死,

積極樂觀,從容淡定,

驕傲而又尊貴。

或許這才是好的活法,

不害怕生,

也不畏懼死。

不諱生死,

是因為看過生死。

看過生死,

所以才能更加勇敢的面對人生。

4

曾經看過一位90後患者在ICU的真實記錄,

她寫了9000字,

除了記錄每一天的情況,

更多的是對生死的坦然從容。

她說:

這些年,

我媽第一次手術,

我爸腎結石、急性尿毒症,

外婆嚴重摔傷,

醫生當時說她活不過10年,

我自己潰瘍性結腸炎,

我爸腎結石複發,

我爺爺去世,

我爸腎結石再次複發持續治療到15年,

我舅媽糖尿病進了ICU,

我媽血管瘤。

這樣一個90後的姑娘,

早早看透了生死,

不是絕望地活著,

而是感激每一天的到來,

陽光空氣,一切的一切。

面對死亡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它不僅僅代表著你的思想觀念,

更多的是你開始承認,

自己接受了這個世界。

這位姑娘在她的感悟里,

寫下這樣一條建議:

請多看點有關死亡的書,

比如《西藏生死書》等等,

一定不要避諱死亡這個話題。

她在icu掙扎了21天,

在鬼門關里走了一趟,

她知道死亡並沒有那麼可怕,

但在這之前,

要積極地認真地從容地過好當下。

死亡,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堂必修課,

只有我們認識、了解、接受、面對它,

它所帶來的憂愁和恐怖才會被減少、稀釋。

5

周有光說:

我活到這麼大,

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服從自然規律。

沉浮起落是自然規律,

生生死死也是自然規律,都要服從。

哪怕逆來,也要順受。

在他看來,生死都是自然規律。

朋友粒粒說,

「我都死過一次了,還會怕死嗎?」

2014年,她高中畢業,

那時候她已經患上憂鬱症五年了,

一直都有在治療,但都不管用。

她說抑鬱症是這樣一種感覺:

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

沒有朋友沒有親人,

世界是黑色的,

你害怕,你恐懼,

可在這個空間里,

只能聽到你自己的聲音,

那種感覺太痛苦了。

高考成績出來,

她的成績只夠去一個普通二本,

恰逢那時候爸媽和奶奶有矛盾,

家裡整日的爭吵讓她根本受不了,

沒有人問候她關心她,

本來好一點的抑鬱症突然間複發,

18歲的她她突然想死了。

於是在一個晴天的中午,

她拿出一把刀,

坐在房間里對著自己的左手脈部割了下去,

第一刀,不疼;

第二刀,看到有血流出來;

第三刀,她沒有喊疼。

就這樣,在她媽進來看到時,

地上已經全是紅紅的血。

她在醫院住了很久,

看著自己的左手一點點癒合,

她媽帶她去看心理醫生,

很多很多人都來看望她,

跟她說話,給她講笑話,

覺得這世界沒什麼值得留戀的她,

忽然有一天醒來,

決定出去走走。

在醫院裡,

她看到病人家屬坐在手術室門口不停地哭,

看到救護車接來一個又一個斷手斷腳的人,

看到很多人為了照顧病人睡在廊道上,

她開始慢慢理解起生死來。

你以為不畏生死那是愚蠢的人才會幹的事,

其實不是。

早早地領悟了生死,

剩下的年月會洒脫一點。

朋友粒粒從那以後,

她的抑鬱症慢慢好了起來。

昨天她告訴我,

今年考研她想去北京,

體會一把北京的霧霾和五點的太陽。

6

馬東在《奇葩說》上說過這樣一段話:

面對生死這件事,

是我們所有漢文化裡面的人所缺的一課

所有有宗教的民族,

關於宗教的一個出發點,都是從死亡開始。

他因死而告訴你怎麼生活,

或者說他試圖給你解釋生死。

在儒家文化中,

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所以別聊死亡。

六合之外存而不論,

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

我們就迴避這個事了。

《入殮師》里說:

死可能是一道門,

逝去並不是終結,

而是超越,走下一程,

正如門一樣。

我作為看門人,

在這裡送走了很多人

說著,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

或許人生就如同種子,

不死不滅,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買墓地、立遺囑,

不是為了將就的過剩下的生活,

而是決定坦然面對餘下年月的一切。

死亡是件我們忌諱,

但又不得不面對的事情,

只有不諱生死,

才能更好的直面當下的人生。

雖然很多90後、95後的面對生死,

表現出了無畏,勇敢的一面,

但是還是有很多同齡人,

對待生死並沒有那麼坦然,

畢竟死亡對於每個人來說,

都是件很嚴肅的事情。

不能坦然面對,也能理解。

你怕死嗎?

怕?不怕?

可能都有點吧。

富書君也有怕死的時候,

但每次覺得害怕的時候,

看看這些句子,

似乎就不那麼害怕了,

這裡分享給大家:

怕死比死更可怕。

——賽恩斯

每個人都會死,

但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活過。

——《勇敢的心》

死在路邊?

那又怎樣,死了還管它在哪啊?

——《東京教父》

我們不需要畏懼死亡,

因為生與死是同一的,

猶如河與海密不可分。

——《先知》

相信我,如果一個人不認識死亡,

他就不認識生命。

——《大飯店》

希望有一天,在某個下雪的早晨,

我在這張書桌上寫字或讀書的時候,

靜靜的俯下身體,閉上眼睛。

我希望那是我在人間的最後模樣。

——申京淑

人生的終止不過一場死亡,

死的意義不過在於重生或永眠。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而是走出時間。

——余華《活著》

我們要做的是提升生活質量,而不是延緩死亡。

——《妙手情真》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死亡詩社》

你不是什麼特別的人物,

你不是美麗的、獨一無二的雪花,

你跟其他生物是同樣的有機物。

我們只是來這世界走一遭罷了,

跟其他生物沒什麼兩樣。

——《搏擊俱樂部》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張國榮:唯愛與信仰無法辜負
公司都不手軟,我們何必心慈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