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豪情詞》—詩

《蘇軾豪情詞》—詩

形聲字,「言」作形旁,「寺」作聲旁。詩,是心志的流露。

造字本義:祭(jì)祀(sì)時讚頌神靈和先王。

引申義:抒情言志的押韻文字。

如詩如畫、詩酒風流、詩禮傳家、紅葉題詩

酒社詩壇、子曰詩云、七步成詩、呵筆尋詩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 ? 為政》

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也。——《國語 ? 魯語》

腹有詩書氣自華。宋·蘇軾《和董傳留別》

探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究究,你知道這是誰的詩嗎?

究究:嗨!地球人都知道!詩仙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

探探:對!我最近可背了不少唐詩呢!真是景色如畫呀!

究究:探探真棒!你知道北宋的蘇軾也寫過廬山嗎?

探探:是《題西林壁》吧?我知道蘇軾的詞寫很厲害,很大氣的!

究究:對!蘇軾是豪放詞的創始人,更是豪放詞的代表呢!

探探:大家都知道唐詩很精彩,那宋代的詩呢?

究究:其實宋代的詩也很棒哦!特別是蘇軾的詩更有一番韻味呢!

探探:那麼蘇軾的詩和唐代的詩有什麼不同呢?

究究:那我們就得對比研究一下嘍!

努力的小天才

蘇軾自幼天資聰慧,小小年紀就已經讀了許多書,逐漸能下筆成章了。他不僅努力學習,還善於思考,常常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有一次,小蘇軾的老師劉巨作了一首《鷺鷥詩》:「鷺鳥窺遙浪,寒風掠岸沙,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他作完之後非常滿意,就拿到課堂上讀給同學們聽。當讀到最後一句時,小蘇軾忍不住插嘴了,他說:「老師,你的詩寫得好是好,只是最後一句好像沒有歸宿。鷺鷥飛起來了,然後又怎麼樣了呢?」

老師問:「那麼,你說該怎麼樣?」

「不如改成『漁人忽驚起,雪片落蒹(jiān)葭(jiā)』。」

老師一聽,這樣一改,確實比原來更有韻味兒,也更加合乎情理,不禁大加讚賞。

從那以後,小蘇軾在一次次的讚揚聲中,不免有些飄飄然起來。他自以為博覽群書,才智過人,就有點驕傲。一天,他洋洋得意地取過筆墨和紙,揮筆寫下了「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這副對聯。他剛把對聯貼在門前,就有位白髮老翁路過他家門口,好奇地近前觀看。這位老翁看後,深感這位蘇公子太自不量力,過於輕狂了,有心要為難一下他。

過了兩天,這位老翁手持一本書,來蘇府面見蘇軾,言稱自己才疏學淺,特來向蘇公子求教。蘇軾滿不在乎地接過書本,翻開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個都不認識,頓時紅了臉。老翁見狀,不露聲色地向前挪了幾步,恭恭敬敬地說道:「請賜教。」一句話激得小蘇軾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心裡很不是滋味。無奈,他只得鼓足勇氣,如實告訴老翁他並不認識這些字。這個老翁聽了哈哈大笑,捋著白鬍子又問道:「蘇公子,你不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了嗎?怎麼會不認識此書的字呢?」說完,拿過書本,扭頭便走。

蘇軾望著老翁的背影,很是慚愧。他終於從老翁的話中悟出了真諦,立即提筆來到門前,在那副對聯的上下聯前各加了兩個字,將對聯變成:「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從此,蘇軾手不釋卷,朝夕攻讀,就連八十萬字《漢書》,都抄了三遍,而且能夠倒背如流。功夫不負有心人,蘇軾終於成為北宋文學界和書畫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譽。

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眼中的廬山瀑布是那樣雄渾壯觀!然而在蘇軾的眼裡,由於觀察的角度不同,廬山呈現出不同的姿態。

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師:其實,我們身邊的任何事物都是這樣,觀察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就不一樣。

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師:廬山的風景如此不同,每一處都有不同的景觀,我難以看清廬山到底有多美,不禁感慨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師:所謂「當局者迷」,有時候我們難以看清身邊的事物,那也是——

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師:有時候我們容易看清別人身上的缺點,卻難以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那也說明了——

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主題探究課程》100本好書,是一套思維體操書。讓學生們沿著一個主題,去閱讀,去提問,探究經典中的知識體系、文化脈絡以及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

《辛棄疾·鐵血詞》是「主題探究課程」100好書中一本書。「主題探究課程」將體系化進入中小學課堂。7個課時、分4種課型學生讀完這本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石頭小語文 的精彩文章:

TAG:大石頭小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