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論語》中的成語精髓,助你修身養性!

《論語》中的成語精髓,助你修身養性!

學而不厭、名正言順、見賢思齊、成人之美……這些成語都是來自《論語》。孔子與其弟子在論道講學中留下了大量的經典言論,包括教育、為政、修養、處事等方面。你知道這些成語出自哪句話嗎?一起學習下。


一、不亦樂乎

該詞語出自《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裡相當於「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原意為「不也是很快樂的嗎?」,現用來表示程度極深。

二、巧言令色

出自《論語》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令色」這個成語就出自這裡,是貶義的。令,美好。 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偽情來迷惑、取悅他人。


三、慎終追遠

出自《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四、一日三省

出自《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指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五、入孝出悌

出自《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意謂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六、三省吾身

出自《 論語·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多個(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個的意思)方面檢查自己,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七、行有餘力

出自《論語》學而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謂做好正常工作以後,還有可用的精力。


八、言而有信

出自《論語·學而》第七章: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意思是指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九、賢賢易色

出字《 論語》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友交, 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賢賢的第一個賢是動詞,指德行和學問修養較高,第二個賢是指賢者,是名詞,易色的色不是女色,而是指態度,看法,賢賢易色是指遇到學問和道德修養較高的賢者,就會肅然起敬,認真的待他。


十、學而時習之

出自《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學過的內容要經常練習它,是 孔子重要的學術思想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妙趣橫生的經典對聯,另人拍案叫絕!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