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官場趣聞之「官當大了就變質」?

官場趣聞之「官當大了就變質」?

影視作品中的和珅形象

經常看到媒體上報道一些落馬貪官的蛻變歷程,很奇怪的是好多人一開始的時候甚至都可以說是好官,但往往後來官越大權越大就越容易墮落——難道真的一個人地位上升就能導致慾望升級?

金國的海陵王完顏亮,年輕時候聰明好學,作戰勇敢,完全可以說是一個五好青年,後來他野心膨脹,篡位成功當了皇帝,這官算是當到頂天了,可人也墮落得不像樣子了:狂妄自大窮兵黷武,總想鞭子一揮就滅了南宋;好色貪酒,想把天下的美女全抓來供他享用。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帥師伐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得天下絕色而妻之。」這人瘋狂到了極點,甚至強姦弟兄的妻女。如此作為,當然是眾叛親離了,結果後來他攻宋失利被嘩變士兵所殺。

清朝乾隆時候的甘肅布政使王廷贊,曾經做過安定縣知縣,修橋築路造福百姓,很有點政績。清代在甘肅曾實行過「捐監」。所謂「捐監」,就是凡願意取得國子監監生學歷資格的讀書人,須按規定數目向當地官倉捐交谷糧,遇到災荒即用這些糧食賑濟災民。後來一些貪官為了方便從中取利,便把「捐監」改了一下,讓監生們用銀子抵穀物,然後以賑災名義胡亂開銷中飽私囊,王廷贊升任甘肅布政使時,發現這過程中容易形成貪腐,也曾向上官提議停捐。但這裡面的「利潤」實在是太巨大了,王廷贊也抵不住誘惑走上了貪污之路。好笑的是這王廷贊伸手拿錢之後不知是內心有愧還是怎麼的,甘肅發生民變時,他給乾隆上了個奏摺,說是願意捐出四萬兩白銀充作軍餉助官軍「剿匪」。當時乾隆還遠沒到昏花的地步,一看奏摺覺得不對頭了——你就靠俸祿,哪來這麼多錢,於是派人調查,這一查查出了號稱清代第一大貪污案的「甘肅冒賑案」,案件牽涉甘肅一百多官員,追繳贓銀幾百萬兩,王廷贊被處絞刑——前半輩子的好名聲就這麼毀了。

隨便提一下:督辦「甘肅冒賑案」的李侍堯,後來在雲貴總督任上貪污腐敗被查處,查他的人是和珅,和珅查處李侍堯貪污受到乾隆讚揚,和珅後來是個什麼樣子?那是國庫都比不上他小金庫的超級巨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