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丁公: 齊國是如何成為春秋戰國的世界警察的?

齊丁公: 齊國是如何成為春秋戰國的世界警察的?

原標題:齊丁公: 齊國是如何成為春秋戰國的世界警察的?



姜太公在到齊國任職五個月時間,就回到了周王城中,由於齊國土地上的萊子國人跟姜太公爭奪疆域,而且這個族群作為東夷部落的重要力量,跟尚未立足的姜氏家族相比,具有巨大的優勢。姜太公回歸周王城,當然不只是為了向周天子述職,更重要的是要向周天子請求軍事上的支持,以剿滅齊國的萊子國勢力。史書中有載:「太公三子為丘穆公。太公封齊,都營丘,命其三子鎮守營丘,以封地為氏,而為丘氏,卒謚穆公,故丘穆公為丘氏之祖。」這個丘穆公是姜太公的三兒子,而嫡長子呂伋則跟隨著姜太公到了周王室的身邊,某種程度上看是成為周王室的人質,用以鉗制齊國發展的丘穆公。

西周滅掉殷商而後,對殷商王族的控制成為大問題,周武王在苦心孤詣中垂垂老矣,攻滅殷商都城而後不久駕崩,將爛攤子留給了年紀尚幼的周成王。苦苦奮鬥數百年的姬姓部落選擇周公作為平衡亂局的主導者,持續開展對沒有臣服周王室的殷商族群的攻伐。東方的齊國和魯國,主要的精力為東夷勢力所牽扯,兩個諸侯國選擇的相反的方式,齊國是「順其俗」,魯國則是「改其俗」,根本目的都是要在新的領域傳播姬周的政治意圖,即以周天子為核心的分封體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周公的征伐戰爭中,姜太公的嫡長子呂伋成為重要將領。這是姜太公在周天子的軍隊中安插的重要棋子,也將是未來齊國命運的關鍵人物。



周武王在孟津大會的時候,就曾經向天下諸侯表達過推翻暴政的意圖,但就懂得政治的部落首領而言,周武王的目的非常清晰,周武王無非是要扮演天下共主的角色,要重新改變天下格局來維護自我的權威,建設一種新的秩序。周公則是推廣這種理想的實踐者,而且是成功的實踐者,在思想上周公所創建的嫡長子繼承製,影響後世千年,其間雖有所波折,可總體規律沒有發生顛覆。在軍事上,周公帶領大軍東征,平定東方的三監之亂,配合齊魯諸侯打敗東夷勢力,基本上穩定姬周建國以來的政治局勢,是最大的功臣,在整個姬周家族和分封諸侯的內心,對周公都是非常感激的,因此周公的地位在整個兩周時期,甚至很多時候還要高於文王武王。


姜太公的嫡長子呂伋在跟隨周公的數年之間,培養出相當厲害的政治素養和軍事能力,成為周公其後非常重要的朝中輔臣。朝中有當年姜太公的政治遺產,軍中有跟隨周公所積累的人脈,呂伋實際上到後來逐漸掌握了比父親更多的資源脈絡,後來姜太公去世,呂伋則順理成章的繼位為齊國之主。《晏子春秋》載:「丁公伐曲沃,勝之,止其財,出其民。」此時的曲沃屬唐國疆域,非姬姓諸侯國,但是這個諸侯國距離姬周鎬京城太近,屬於姬周政權的潛在威脅,因此周王國要攻滅唐國,而派出姬姓子孫叔虞到此地建立晉國,是有著深刻內幕的。而姜太公選擇遠離周王城的齊國作為自己的分封國,也自然是深思熟慮的。


攻滅唐國的主要將領,正好就是齊丁公,而顯然此時的齊丁公已經成為周天子的超級武將,史書中說的是「虎賁氏」,也就是周天子嫡系部隊中的王牌,戰鬥力絕對是當時的頂尖級別。因此齊丁公掌握的是周天子的防衛,也就是說天子的生殺大權也在齊丁公的手中,這在後世看來絕對是權臣級別人物。《尚書》中說:「太保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干戈、虎賁百人逆子釗於南門之外。」齊丁公在王室中結交王室成員,太保召公、仲桓等皆與其為伍。這段故事則是說的齊丁公在周成王駕崩而後,在輔佐周康王登基的事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此後,齊丁公作為輔政大臣,《史記》載:「楚子熊繹與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喉燮、齊太公子呂伋俱事成王。」呂伋成為周天子身邊唯獨不姓姬的四大權臣。


當年呂伋平叛三監之亂得時候,齊國就已經取得「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的權力,就是可以以天子的名義征伐諸侯,即便是不聽召喚的姬姓諸侯,齊國也有權力進行征伐,這就是所謂的上封寶劍,而致呂伋成為四大權臣而後,這種權力被更加放大,齊國對諸侯列國的威懾力更強,齊國成為純正的強國,成為周天子穩固東方的重要諸侯國。後來齊桓公說「尊王攘夷」,站的也就是這個角度。齊丁公在鎬京城中控制虎賁軍,對外征伐控制周王師,還能號令齊國軍隊征伐東方,可謂是軍隊遍布中原,可說是兩周時期的世界警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叔說春秋 的精彩文章:

宋國賢臣故事: 華元到底是不是宋國的功臣?

TAG:海叔說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