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真的能使人改變嗎?
文丨桑桑姐
圖丨uplash
旅行真的能使人改變嗎?
為了顯得和藹可親,我本應該昧著良心回答「可以」,然後胡吹一通神奇的旅行見聞,講一個歸來後的雞湯故事,順理成章得出一個旅行讓我開拓了視野、改變了三觀、增大了胸圍的美好推論。
然而……我還是要說點不合時宜的真話:旅行,沒有那麼神奇。
1
現在一提起旅行,好像是一門神秘的宗教,根據信徒們到訪過的國家數量與偏僻程度,自然形成了鄙視鏈。出境游的瞧不上國內游的,歐美游的瞧不上混東南亞的,南極冰塊浸威士忌的瞧不上米其林餐廳里咔咔咔拍菜的。
但是信徒們都有一個統一的信仰:是旅行,使他們成為了更美好的人。
他們集體揮毫潑墨,寫下了諸如:《再窮也要去旅行》、《不顧一切去旅行》、《死在路上也不錯》、《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等極具煽動性的教義,來告訴尚未加入傳銷組織的人們:飯吃不上不要緊,旅行是人生頭等大事。你們再不遠行,就老了!
2
周作人《雨天的書》里有一個故事:百餘年前,有一位精通茶道的藝術家,在一次旅行中,每到驛站必取出茶具,悠然地點茶啜飲。
有人問他,旅行中何必如此?
他答得妙:「旅行難道不是生活嗎?」
旅行難道不是生活嗎?旅行只是生活的一個片段,而非生活的對立面。
在當下的流行語境中,旅行便是困頓人生的解藥——「最好的時光在路上」,「有些事你現在不做就永遠也不會做了」,「不去會死」,「三步兩步就是天堂」,「旅行改變人生」,精神導師熱血沸騰,信眾涕淚橫流,彷彿大型催眠現場……
無比漫長的人生中,如果一年幾次十天半月的旅行真的能讓你從一個有各種缺陷的人變成更完美的人,那還要心理學、教育學幹嘛?全都出門晃上一個星期,回來病全好了,人類大和諧了。
普通人一年旅行60天,那生命中餘下的300天,難道全都是虛度嗎?
3
我身邊的朋友們都是旅行圈的行家,為旅行雜誌撰稿,出版遊記,上旅遊節目,編寫LP,去世界的犄角旮旯,比一般的旅行愛好者花費了更多生命在旅途中。
你說旅途爽不爽,當然爽,但對人的本質產生了多大的改變?我暫時存疑。因為即便不旅行,他們依然是那樣的人。或者說,人對世界抱有的理念不同,從而呈現出不同的旅行經歷。
我上周接待了一個遠道而來的驢友,他正在環遊世界的途中。吃飯的兩個小時里,他興高采烈地描述著自己在各地的見聞。
「坎昆的海真好啊,在那潛水的感覺完全不是東南亞可以比的」;
「愛斯基摩人捕鯨你還沒見過吧,鯨魚肉太腥了,我不喜歡」;
「阿拉斯加的極光,嗨,跟照片拍出來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剛從古巴回來,你說巧不巧,司機的老婆正好在雪茄廠工作,給我弄了幾盒便宜一半的尖貨」;
我也趕緊裝了個逼:「這麼巧啊,我前年去古巴,房東也說他在雪茄廠工作,問我要不要買呢。」
安靜的餐廳里,整頓飯就他一人喋喋不休,雖然我能理解他旅行的喜悅,但實在是吃得心不在焉。
他跟我感嘆,萬惡的美國就是好。他臨時要去一個山頂露營直播日出,跑去一個戶外店裡買了個帳篷過夜,用完了之後,拿著小票回去退了,一分錢沒花。
而在國內時,他就是飯局必到,嘴裡豪爽,從不買單,還酷愛攢別人發票報銷的人。
告別時,我微笑地看著他,說:你風餐露宿幾萬公里,倒是一點兒沒變啊。
4
一個生活中愛佔小便宜的人,不可能在旅行後突然擁有揮金如土的豪爽氣;一個習慣每日把計劃表精確到分的人,不會選擇來段閉眼撞大彩的旅行;一個生活中極端追求品質的人,也不可能看上0元購物團的免費旅遊;一個在生活中戾氣怨氣重的人,出了幾次國門突然就找到了inner peace?
他們依然背負著自己的業力和宿世習氣東奔西走,囚犯逃到世界盡頭也會隨身攜帶他的小監獄,把生活搞到一團糟的人在哪裡都是顛沛流離。
每到一地,安放好身上的重殼,嘈雜彷彿遠去,有重獲新生的錯覺,然後呢?
如果在旅行地待上一年,你猜從前遇到的難題會不會捲土重來?從旅行地回來的興奮與頓悟,不過是生活的又一針雞血。
大多數人的人生,是先在童年的時候擁有了一個自我的內核,然後往後的人生經歷,無非是一層層按著形狀的包漿,旅行便是這包漿中的一層,也許看上去更光滑圓融,但核一直在那裡。
僅有極少數人,能對自己從前的人生毫無眷戀,擁有打碎重來的決絕之心。我相信這樣的人,即便從不旅行,依然會在別的機緣下自我進化。
5
有時我們應分清「想要」和「需要」的區別。如果旅行是你的需要,像吃飯、睡覺一樣重要,那麼就帶上你的心和錢去享受旅行,而不要給它賦予過重的期望與意義。
如果你想通過旅行去解決生活里的難題,去尋找所謂的安全感、夢想、勇氣,甚至用它來逃避現實生活,那麼你一定會失望,它就是生活本身,那扇沒有推開的門終究還是會矗立在你面前。
《旅行的藝術》一書中,阿蘭·德波頓說:「讓我們在前往遠方之前,先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東西。」也許你會發現,只要保持著對生活的好奇心,你所在城市裡從未踏足過的地方,也像世界盡頭烏斯懷亞一樣令人心動。
改變你的並不是幾次旅行,而是你幸而擁有一顆願意對世界敞開的柔軟的心。
作者:桑桑姐,業餘作家、業餘廚師、業餘詩人、業餘攝影師、業餘行者,在正確和有趣之間,選擇後者。
《讀者·原創版》
讀者傳媒綜合性新銳原創青年雜誌
2018年破季訂閱
正在進行中
隨時隨心 全國包郵
點擊封面圖,進入破季訂閱


※「塗MAC口紅的女孩,都很便宜?」
※一眼辨別藝術流派,看懂這組插畫就夠了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