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似窩囊的宋朝在這3個方面比唐朝強

看似窩囊的宋朝在這3個方面比唐朝強

一直以來我們對宋朝的「網評」不佳,無數的文學作品描繪出的宋朝窩窩囊囊,遼國、西夏、金國、蒙古,似乎任何和宋朝毗鄰的勢力都能來撈一把油水。北宋時期雖然簽訂了「澶淵之盟」,表面上宋遼以兄弟相稱,其實宋國每年要往遼國送錢送東西,來維持兩國的「平等友好」。到了南宋有一段時間連皇帝登基這樣的事情都要預先向金國「請示」,哪有一個國家該有的氣度和魄力?蒙古更是滅了宋朝,建立了元朝,將這個趙氏家族建立的國家完全抹殺了。正是因為宋朝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扮演著「落後挨打」的形象,在許多人心裡會描繪出一個吏治腐敗、君王昏庸、百姓顛沛、無能窩囊的宋朝形象,可是宋朝真的這麼不堪入目嗎?其實宋朝不但社會和治安非常穩定,經濟和貿易甚至高速發展,人們相對於唐朝而言獲得階級地位的提升也更有空間,從這3點來說,宋朝遠要比大唐盛世做得好。

經濟大飛躍

我們對宋朝經濟的飛躍相信有所耳聞,宋朝時期不管是人口、墾田的數量、糧食的產量都到達了一個巔峰,光開封一個城市就有兩百多萬人口,這麼龐大的人口總數沒有大量的糧食支撐是不可能的,誰能喝西北風活下去?宋朝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戰爭時期,但是人口不但沒有因為戰亂而銳減反而節節攀升,可以說明它的財力相當雄厚。

在宋朝到酒樓吃飯似乎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在《水滸傳》中有許多故事都發生在酒樓,在宋朝那些特別上檔次的酒樓被稱為「正店」,這些店裡器皿酒具用純銀打造,也就是說只要你有錢到大酒樓里吃頓飯,小二端上來的杯碟碗筷都是「錢」打的,這一桌子吃飯用的傢伙要上百兩銀子,這可不是獨一家,單單開封城裡這樣的正店就有70多家。小小的酒樓老闆都能這麼闊氣,想想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差不到哪裡去。

幸福的日常生活

宋朝的日常生活沒有想像中那麼水深火熱,相反還很愜意。生活很便利,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別以為宋朝和我們現代社會似得,家裡缺什麼淘寶一下或者去超市逛一逛什麼都能買到。在古代貨源和交易場所有嚴格的規定,在唐朝的長安集市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東市、一個西市,你要開店叫賣必須在那兩個市場,居民區里是不允許開店的,我們現在看到馬路兩邊的臨街商鋪從宋朝開始漸漸形成。想想看如果住的離兩個市場近也就算了,如果住得遠,出門買點東西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又不能滴滴打車,誰還有購買慾?自從宋朝形成了開設沿街店鋪,大家買東西方便了,「逛街」在家門口就行了,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消費欲。

宋朝的人們還有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唐朝有宵禁制度,到了某個時間城裡所有的門都要關上,不能隨便在街上亂走,自然就不需要路燈了。唐玄宗要把貴妃接回來都要寫一份手諭,讓守城士兵把門打開、把燈點起來。天一黑唐朝百姓是沒有夜生活的,就算在外面走走都不可以。宋朝就不一樣了,宋朝開始有了夜市,一到晚上燈火通明,工作了一天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夜晚時光,店鋪也延長了營業時間,宋朝經濟好和這些政策也息息相關。

平等的待遇

我們一直誇讚隋唐時期創立的科舉制度給了廣大底層階級一次階級提升的機會,要知道在唐朝科舉制度其實有很大漏洞,首先替考成風,找人做槍手在唐朝不是什麼新鮮事,唐朝著名詩人溫庭筠,綽號「溫八叉」,在當時溫庭筠出名除了他作詩作得好以外,做「槍手」更出名,有一次在考場上替八個人考試,還提前交卷,由此得名。除了替考,在唐朝推舉制度依然適用,王維就是靠玉真公主推薦入朝為官,而李白也想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薦跳過科舉考試,獲得一官半職。

在宋朝,科舉考試又加入了「謄錄」和「糊名」兩項制度,並且一直到今天依然使用,謄錄是請專人把考生的試卷重新寫一遍,想在考卷上做記號、看筆跡的作弊情況就被杜絕了,相當於我們現在電腦閱卷。糊名是把考生的名字糊起來,不讓閱卷官看到,杜絕相互串通,我們現在大部分考試都採用糊名制。

辦學校在宋朝不是什麼新鮮事,地方上的官學普遍都設有小學,專門招收年紀小的學生讀書,除了官學,私人開設的學堂也很普遍,雖然沒有「義務教育」一說,但是全民學習的風氣已經初見端倪。

從以上3點可以看出,宋朝雖然在對外勢力上比較薄弱,但是國人的生活還是比較富足,社會發展很快,甚至可以碾壓大唐盛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都說宋朝實力不亞於唐朝,為什麼在歷史上總是被欺負?
20個民俗問題的答案,你知道幾個?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