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世界最長壽256歲老人秘訣:長期素食,保持好心態

世界最長壽256歲老人秘訣:長期素食,保持好心態

等你點關注,都等出蜘蛛網了

大海

 被遺忘的時光2

張雨生 

00:00/04:37

秦始皇終生都在尋找長生不老葯,最後卻死於尋找不老葯的路途中,天底下真的有長生不老葯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生老病死那是自然規律,誰都逃不了死亡的命運,既然如此,長壽也就成了世界各民族的追求。

不過能夠長壽的人存在少數,而你絕對想不到世界上最長壽的人竟活到了256歲,他就是清末民初的中醫中藥學者,也是世界著名的長壽老人李青雲。

李青雲原籍雲南省,又名李慶遠,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年壽最高者,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90多歲到四川開縣定居,100歲時(1777年)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 獲得政府特別獎勵。

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青雲與世長辭,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誌都做了報道。

這樣一位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的長壽星,不免讓人極其好奇他的長壽秘訣究竟是什麼。

在李青雲250歲那年,他的同鄉、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勛先生專程對他進行了專題採訪。李青雲興緻勃勃,引經據典,對養生術作了長篇宏論,被劉成勛先生詳細記錄下來,整理成為《自述》一文,留存後世,至今仍為養生名著。

」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這就是李青雲留給後人長壽的秘訣指引,他始終認為保持一個平靜安寧的心態是長壽所必須的。李青雲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是他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生活習慣

這位長壽星的生活習慣異於常人。保持早睡早起,閑時閉目靜坐,兩手置於膝上,昂首挺胸,幾個小時一動也不動;左手蓄長指甲,常用小竹管套在手指上保護指甲,長至六寸左右即剪下置於木匣內保存。

講到生活細節上時,他還曾提出幾項注意事項,表示在細小的事情上,人們容易變得急躁,這樣是很傷身的,他告誡:寒暖不慎,步行過疾,酒色淫樂,皆傷身,損傷之極,即可亡身。

飲食習慣

李青雲在接受西方學者來訪時曾表示,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條:

一是長期素食

二是保持內心平靜、開朗

三是常年將荷葉、決明子、羅漢果、枸杞等煮水當茶飲

他不抽煙、不飲酒,吃飯也是定時定量。他言之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必傷;眠不得過久,過久則精氣耗散。餘生二百多年,從未食過量之食,亦不作過久之酣眠。

李老閑時常到高橋附近穿心店約人打牌,他每次都輸一百二十文左右,讓牌友贏夠當天飯食錢。對人厚道,從不發怒,故鄰人多願與之相處,均尊稱他為李二老師(因曾有一個自稱是他哥哥的老人從上海來陳家場探望過他)。

保持良好的飲食規律和生活習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李老生前如此堅持,難怪如此長壽,佩服。隨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犧牲睡眠時間來完成工作,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更別說能做到早睡早起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源泉,現代人抽煙喝酒晚睡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加上錯誤的飲食,正是促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絕症的重要原因。健康長壽是一種生活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合理搭配素食,不僅養生養性,更長壽。

吃素好處多又多

1.素食健康長壽

素食營養價值與葷食相同,尤其素食脂肪少,沒有肉類的脂肪多,而肉類的膽固醇高,再加上脂肪多,容易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症。根據營養學家研究,素食者體重較輕,更能健壽。

台灣大學醫學院陳瑞三教授經過三年長期的調查,觀察了349位出家人的健康情形,並與1057位肉食者作一比較,而在其報告中指出:「素食者不易得糖尿病、血管硬化和癌症。同時,就一般情形來說,比肉食的人要健康得多。」

美國衛生署亦曾耗資百萬,費時五年,調查十萬名素食的安息日會教徒,結論是:「素食比肉食的人來得健康,癌症發生率較低,心臟病少得多,一般男女壽命較長。」(約比平均壽命延長七年)

愛斯基摩人肉食為主,不但早熟,同時也早死,平均壽命僅二十七歲半。丹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糧食不足,全國素食,那年的死亡率出奇的降低,生病率也減少。戰後恢復肉食,死亡率又回升到以前的數字。可見素食比較健康、長壽。

2.素食容易消化吸收

素食對於胃腸的幫助很大,可以減少胃腸的負擔,維持胃腸的功能,因其功能好,可以防止腸癌的發生。

人類身體的排泄物,經由腎臟機能排出,而葷食者所需腎臟排泄的時間為素食者之兩倍,其消耗能力亦對等增加。素食者所含的毒素比葷食者少;因此,素食者在吃食相同營養價值的素食後,其本身的活力比葷食者為佳。

對於正在生病中的病人,或病剛痊癒的人來說,素食是最好的主要食物,這樣比較容易消化及吸收。例如:一個原有肝硬化的病患,使他吃葷食,則由於肉類在人體內產生氮的化合物,而不能分解,必將影響病情,故葷食對於生病中的病者是有害無益的。

肉類等低纖維食物通過消化道時異常緩慢,使大便乾燥而難以排出。素食通過胃腸後變成帶有纖維的廢渣,能保有水分,使排泄容易。素食只需二小時左右,即可完全消化。而肉類則需經過四、五個小時的時間,方能消化殆盡。消化肉類費了多麼大的體能啊1經年累月,即使不生胃病、便秘,消化器官又如何能負擔得了呢?!故肉類食物不適合我們人類。

3.素食保護心臟

來自牛油、魚肉、香腸等動物性脂肪易使血管疲弱、老化,因它在體內變成膽固醇。血液中膽固醇增加,使血液粘稠,心臟負荷增加,且附著於血管內壁,最後導致高血壓。植物性脂肪因含不飽和脂肪酸,可清潔、強健血管。

一項曾以七個國家的人民為研究對象,以其飲食習慣與心臟疾病的情況所作對比的研究中指出,肉食最多的國家,其人民罹患冠狀動脈硬化症的死亡率也最高。

芬蘭人,肉食之量可算是全球首屈一指,其心疾死亡率同時也是位居冠軍。美國人次之(信守安息日的教徒卻是例外,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不食肉類或家禽,其得心疾之人數僅及其他得心疾之美國人的半數)。日本人很少食用脂肪,其心疾之死亡率要較其他工業化國家為低。

4.素食可縮短睡眠

動物界也是如此,一般說來,像貓、虎等肉食動物,一天約睡十四小時,而牛、馬等葷草食動物,睡眠只不過四、五小時。肉食量多,消化慢,使要多睡。素食,量少,消化快,血液便毋需集中腸胃太久,便也毋需多睡了。

在一天中,能夠多出一、二小時來工作的人,是一天中的勝利者。在一生中,能夠多二、三十年來工作的人,是一生中的勝利者。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最該珍惜啊!

5.素食可以健腦

人腦擁有一百四十億細胞,操縱著人們的生命。要它們充分發探其功能,必須充足供應大腦細胞以必須的養分,這些養分就是麩酸、維他命B1、B6、B12、泛酸及氧氣等。

含麩酸豐富的食物有大豆、小麥粉、麥麩、花生、豌豆等,此外雞蛋及牛奶也含有,但肉類則極少找到。

維他命B1多含於米的胚芽、蔬菜、豆類、麥麩、酵母等內;B6含於大麥胚芽、酵母等內;泛酸多含於蔬菜、根菜、酵母等內;要攝取這些營養素,以植物性食物佔壓倒的優勢。

6.素食可以防癌

脂肪或動物蛋白質,人類攝取量高,則癌症死亡率也隨著增加。其理由是很多的致癌素不能直接產生癌症,要在身體內經過酵素的活化後,才能足以致癌。脂肪及動物蛋白質,都能增加這種酵素的活性作用。

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說,優良的營養能減低患各種常見癌症的機會。這是美國國家防癌研究會,花了兩年時間,動員了數百位科學家,報告書長達五百頁,可供飲食參考。

防癌食物的建議如下:

每天吃含有維他命C的蔬菜、水果,有預防胃癌及食道癌之效。尤其是蘆筍、椰菜、蜜瓜、西柚、青椒,檸檬、橙汁、豌豆、菠蘿、蕃茄及維他命A的紅蘿蔔,芒果、南瓜、菠菜、蕃薯、杏子等。每天要吃穀類食物以增加纖維質。要多吃糙米、麥皮、粗餅乾、捲心菜、椰菜花、蘿蔔、水芹等蔬菜。

非洲人多食五穀、蔬菜之類,粗糙富於纖維的食品,很少患盲腸炎、大腸癌、糖尿病及高血壓、心臟病。研究原因,多食用無法消化的纖維,可以增加大便的分量,加速排泄,清除腸內有害物質。以此衡量,便宜的五穀、蔬菜才是真正健康長壽的食物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羊羊 的精彩文章:

木心:往往是還未開始愛,愛就過去了
殷鋮君:走散了的腳步走不亂的人生

TAG:詩羊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