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雪域勇士,帶著56份決心書紮根高原

雪域勇士,帶著56份決心書紮根高原

鍛造新時代的雪域勇士

——武警西藏總隊昌都支隊特戰一中隊紮根高原履行使命紀實

解放軍報記者 代 烽 吳 敏 特約記者 羅 鑫

武警西藏總隊昌都支隊特戰一中隊前身是「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支隊第一團二營五連」。進藏近10年來,該中隊紮根雪域鑄忠誠、履行使命保平安,連續8年被總隊評為「先進黨支部」和「基層建設標兵中隊」,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7次,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擒拿格鬥,「暴恐分子」三下五除二就被制伏;精度狙擊,準確命中百餘米開外的雞蛋;解救人質,特戰小隊密切協同圓滿完成任務……

3月30日下午,武警西藏總隊昌都支隊特戰一中隊官兵為前來採訪的中央媒體記者展示了過硬的反恐特戰技能,贏得熱烈掌聲,大家情不自禁地讚歎:「一中隊官兵不愧是新時代的雪域勇士!」

該中隊官兵參加魔鬼周極限訓練。高紅春攝

賡續血脈,根植聽黨指揮的忠誠信念

「這是時任連長周宗祥的決心書,抽組進藏前他新婚不到半年;這是班長黃元山的決心書,當時他鐵了心來到西藏……」決心書上一句句鏗鏘的話語、一個個鮮紅的手印,觸動著下士郭一飛的內心。

兩年前,中隊指導員曾鑫剛上任,就遇上一件撓頭事:郭一飛家中遭遇變故,他放心不下,請求複員回家。

了解情況後,曾鑫把郭一飛帶到中隊榮譽室,將一摞56份《志願進藏決心書》放到他面前。決心書是2008年底中隊抽組進藏時,56名進藏官兵親筆所寫。

翻看一份份決心書,郭一飛漸漸想通悟透了。他向指導員保證:「我一定安心服役,練好本領。」此後,他一心撲在訓練上,成績大幅提升,去年底被總隊評為「軍事訓練標兵」。

走進中隊榮譽室,記者發現:從抗聯烽火到南疆硝煙,從陸軍序列到武警建制,從改革前沿到雪域高原,中隊歷經10次重大編製體制調整,次次成功轉型。

原因何在?昌都支隊政委劉良成告訴記者:「密鑰就是中隊始終注重賡續血脈,根植聽黨指揮的忠誠基因,從思想根子上回答好『為誰當兵、為誰扛槍、為誰而戰』的問題。」

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跟黨走,強化「黨叫幹啥就幹啥、黨指向哪就沖向哪」的號令意識。

傳承紅色基因,孕育精神高地。中隊將楊靖宇將軍、戰鬥英雄雷應川、一等功臣吳用島的圖片文字、影視資料視為「紅色血脈之源」,隨中隊轉戰大江南北;組織官兵重走十八軍進藏路,感悟革命先輩忠貞不渝的理想信念,鑄就忠誠品質。

今年初,副小隊長張淼增突然收到爺爺病危的消息。經逐級彙報,張淼增的事假被特批。恰在此時,中隊接到支隊進行整編考核通知。張淼增毅然選擇參加完考核再走。

推遲一天回去的張淼增未能見到爺爺最後一面,伏地痛哭:「忠孝,忠在前、孝在後,爺爺您泉下有知,一定會理解我……」

進藏9年多來,中隊先後有17名官兵遭遇親人去世、家中受災等變故,但他們依然像格桑花一樣紮根雪域邊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隊先後有63人立功、8人提干、53人考取軍地高校或公務員,原中隊長趙治國被表彰為第十八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之一。

練兵備戰,扛起守護平安的使命擔當

新年伊始,藏東大地寒風刺骨。習主席發布訓令一結束,一場反恐防暴實兵對抗演練就在昌都某峽谷展開,紅藍捉對廝殺,戰場進入膠著狀態……

「中隊請求擔負奇襲斬首任務,如果完不成任務,甘願接受處分!」緊急關頭,特戰一中隊中隊長羅文超、指導員曾鑫主動向支隊請戰,併當場立下軍令狀。

申請獲准後,中隊挑選出小隊長羅松革培等12名特戰突擊隊員實施斬首行動。山高谷深,溝壑縱橫。隊員們一路上突破3道阻擊線,摧毀5個據點,連續奔襲3公里,以驚人速度和毅力完成迂迴穿插,成功端掉「敵」指揮所。

昌都支隊支隊長薛建軍談到,特戰一中隊作為執勤處突的「拳頭」和反恐維穩的「尖刀」,面臨的任務更艱巨、考驗更直接,必須突出練兵備戰,扛起守護平安的使命擔當。

中隊按照源於實戰、高於實戰、嚴於實戰的要求精武強能,堅持每月一次搏擊對抗、應用射擊、長途奔襲,每周三次武裝越野、障礙訓練,每天一百個俯卧撐、仰卧起坐、深蹲起立、立位體前屈,常態開展機動增援、抓捕突襲、政治攻勢、後勤保障等實戰演練,全面錘鍊官兵「走、打、堵、圍、偵」等反恐作戰技能。

練兵備戰,時不我待。中隊堅持發揚軍事民主,研究探索的《高原條件下單兵作戰手冊》等作戰的訓練成果被上級推廣。

2014年8月,昌都某地發生指認現場證人被黑惡勢力殺害的惡性事件。犯罪分子行兇後,潛逃藏匿於大山深處,中隊奉命實施圍捕。

聞令而動,兵貴神速。中隊火速奔赴一線。到達現場後,參戰官兵踏著沒膝的積雪展開搜捕,經過13小時的緊張作戰,成功擊斃1人、抓獲5人,並繳獲大量自製炸藥等涉爆物品,打了一場漂亮的捕殲戰。

人民衛士忠於黨,履行使命當先鋒。進藏後,中隊圓滿完成重大任務50餘起,有效維護了昌都的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砥礪血性,錘鍊敢打必勝的戰鬥作風

「哪裡情況最危險,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這是中隊官兵喊得最響的一句口號。

2011年底,昌都卡若區嘎瑪鄉發生特大交通事故,車輛側翻摔入河谷,多人失蹤。中隊官兵緊急馳援。

當時,氣溫在零下10攝氏度,河邊冰層的厚度達到10厘米以上。現場工作人員判斷,失蹤人員可能已全部遇難。寒冷、恐懼、禁忌等因素,讓遺體打撈工作變得十分困難,大家都將期盼的目光投向了中隊官兵。

「同志們,水溫低、水流急,敢不敢下水打撈?」趙治國集合隊伍問道。

「敢!」官兵的回答響徹山谷。

明確分工後,官兵們迅速用鎬砸碎冰層,下到水裡。戰士張雷雷剛一入水,小腿就抽筋,足足站了兩分鐘,才敢挪步。走了沒幾步,張雷雷就發現一具遇難者遺體,水太深伸手夠不著,他一個猛子紮下去,撈了上來。經過數小時的打撈,官兵成功撈起多具遇難者遺體……

「我到現在還忘不了那冷徹肺腑的感覺。」張雷雷告訴記者,當時,就是憑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才堅持了下來。

有人說,在西藏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中隊官兵一張張黝黑的臉龐、一片片烏紫的嘴唇、一縷縷稀疏的頭髮,是缺氧不缺精神的生動寫照。

多年來,中隊堅持把重大任務和惡劣條件作為培育官兵戰鬥精神的大舞台,在艱難磨礪中砥礪血性,錘鍊敢打必勝的戰鬥作風。

今年3月下旬,中隊參加總隊組織的魔鬼周訓練。每人負重30多公斤,經過17公里的高原徒步行軍後,官兵們個個筋疲力盡,但休息不到5分鐘,搬運傷員比武開始。每個小隊負責自製1副簡易擔架,運送1名傷員到3公里外的救治點,用時短者獲勝。

「同志們,我們要弘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勇奪第一。」中隊長羅文超的動員簡短有力。

敢打必勝,捨我其誰。官兵們邁開腳步,向前衝去……最終,中隊5個小隊參賽,4個小隊獲勝,完勝對手。

戰爭年代,中隊前輩敢打猛拼、屢戰屢勝;和平時期,中隊官兵逢比必贏、逢戰必勝。中隊連續6年在支隊年度軍事訓練比武考核中奪得第一,11次參加各類重大軍事演習並擔當突擊主力,在支隊單兵專業課目比武中創造並保持10項訓練紀錄。

做紅色傳人 建強軍新功

本報評論員

堅定自覺聽黨指揮,從難從嚴苦練精訓,英勇頑強除暴維穩,滿腔赤忱愛民助民……武警西藏總隊昌都支隊特戰一中隊傳承紅色基因、擂響強軍戰鼓,部隊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不愧為「紮根雪域守護平安的英雄中隊」。

紅色基因是精神的譜系、信仰的種子,凝結著我軍寶貴的品質,來之不易、彌足珍貴。回首來路,我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靠的是這種基因;邁步向前,我們保持衝鋒陷陣的勇氣、改天換地的志氣,同樣要靠紅色基因的力量。特戰一中隊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從抗聯烽火到南疆硝煙,從陸軍序列到武警建制,從改革前沿到雪域高原,編製、使命、環境雖然多次調整改變,但他們堅持把紅色家譜裝入行囊、將紅色基因植入心田。正因為本色不變、初心不改,部隊官兵人人做紅色傳人,始終鼓起信仰的風帆、保持前行的動力。

強國必先強軍。當前,我軍建設的歷史方位、時代條件和使命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強軍事業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沒有勇擔強軍重任、勠力強軍興軍的決心意志和本領,就跑不好自己這一棒、這一程。特戰一中隊牢記使命、磨礪「拳頭」,按照源於實戰、高於實戰、嚴於實戰的要求精武強能,苦練反恐作戰本領,在一次次任務檢驗、一場場戰鬥交鋒中交出優異答卷。向特戰一中隊學習,就要堅定強軍信念、投身強軍實踐、提升強軍本領,使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越走越寬廣。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特戰一中隊是強軍興軍偉大事業催生的時代標杆,是強軍興軍征途上湧現的先鋒模範。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使命在肩,號角催征。我們必須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紮實搞好「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永葆初心本色、苦幹強軍事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在新時代不斷書寫強軍興軍新篇章。

本文刊於2018年4月10日解放軍報1版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圍觀,雙胞胎兄弟如何煉成兵之「榮耀」
手機壁紙——強軍時刻 衛國願棄女兒嬌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