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匈奴、鮮卑、柔然、突厥、蒙古……蒙古高原上的部族興替之謎

匈奴、鮮卑、柔然、突厥、蒙古……蒙古高原上的部族興替之謎

| 讀史 |ID:dushi818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有品有趣有態度。

匈奴軍征戰圖

你可知「蒙古」不是我真名?蒙古高原部落興替之謎

文:朱鄭勇

自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與漢朝先後在草原與漢地社會建立統一的政權開始,游牧與農耕兩大文明的衝突、交流與互動貫穿了2000多年來的中國歷史。來自蒙古高原的游牧人,在歷史上留下了一長串的顯赫的名號: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蒙古,這些游牧部族先後主宰了蒙古高原。

然而,很多粗知蒙古高原統治部族興衰交替歷史的人,可能都有一個相同的疑惑:自匈奴之後的那些游牧部族都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因為在他們興起前,史書上幾乎沒有關於他們的記載。他們的出現如同大變活人的魔術般,在之前的統治部族沒落後突然就登上了歷史舞台。其實,這裡還牽涉到游牧人即游牧文明起源的問題,但這一問題過於專門且複雜,不是本文所能回答的。因此我們只從匈奴以後說起。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插一段題外話。根據現代人類學家的對游牧社會的研究,維持一個五口之家的游牧家庭的生活至少需要300-400頭羊,而養一頭羊需要20畝草地。也就是說一個牧民家庭至少需要6000-8000畝草地才能維持生計。而在中國農業的精華地帶,不到一畝的土地即可養活一個五口之家。這意味著相同的土地面積,游牧經濟所能承載的人口要大大少於農業經濟。日本兩位匈奴史權威學者內田吟風和江上波夫,對匈奴人口的估計分別為30萬和150萬。而同時期的漢朝僅僅北方與匈奴接壤諸郡的人口就將近300萬。

回到最初的問題,由於嚴酷的自然環境,脆弱的游牧經濟無法承載太多的人口。因此,在蒙古高原先後勃興的那些部族,不太可能是從這一區域之外大量遷入的人口。那麼,他們何以在成為草原主人之前名不見經傳呢?

因為他們被有意無意地「隱名」了。

當一個部族強盛,成為蒙古草原的統治部族時,其他受其統治的部族或為生存而不得已,或為了攀附強族以壯聲勢往往會改變自己的認同和名號。最顯著的一個例子就是當東漢時期北匈奴被徹底擊潰後,一部分匈奴人西遷,而留在蒙古草原的匈奴「尚有十餘萬落,皆自號鮮卑」。

另一個例子就是被成吉思汗征服的蒙古高原上的如克烈、乃蠻等部落,要麼是突厥化的蒙古部落,要麼乾脆就是突厥部落,但後來他們都自稱是蒙古人。

而今天蒙古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衛拉特蒙古人(Oirat,元朝稱斡亦剌惕、明朝稱瓦剌),直到1640年還在他們制定的《都沁?都爾本蒙古大律令》中,將自己和蒙古人明確地區分開來,即所謂「四萬衛拉特,四十萬蒙古」。

這種根據現實情境的變遷,而調整自身認同的狀況,其實到今天還可以看到。這種情形正如美國民族主義研究的著名學者康納說的那樣:「在分析各種社會政治狀況時,最基本的問題未必是事實究竟如何,而是人們相信那事實是怎麼樣的。」

因此,在蒙古高原上先後興起的那些游牧部族,並非一夜之間突然出現的,他們在此之前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只是幾乎不為外部世界所知而已。人們在確定自我邊界時,往往只做「我者」和「他者」的簡單劃分,而不復區分他者與他者之間的差異。

然而,當原先統治草原的部族瓦解,或其他部族足夠強大時,被遮蓋在原統治部族名號之下的其他部族,才有機會以其自身的名號出現在歷史記錄上。

烏桓和鮮卑原是被匈奴冒頓單于擊破的東胡部落,他們被漢人所知就是在匈奴統治衰弱之際,但匈奴統治下的不同部族遠不止此。

《晉書?北狄傳》記錄了十九個各有專名的匈奴部落,且每一個都綴以「種」字,如屠各種、鮮支種、寇頭種等。此《傳》紀事起於東漢建安年間,迄於晉惠帝元康中,所描繪的就是匈奴對草原的統治徹底崩潰後,所呈現出來的游牧部族多樣性和複雜性的景象。

曾經臣服於拓拔鮮卑的柔然,也是在其成為漠北的強大勢力,並威脅到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王朝邊疆後,我們才在文獻記錄中得知它的存在。

在我們看來,那些「其興也勃」的游牧部族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很久遠的時代。

隋唐時期曾盛極一時的突厥和回紇這兩個游牧部族的名字早在《史記?匈奴傳》中就有記載,只是他們那時被稱作丁零和烏揭。此後丁零又以狄歷、敕勒、高車、鐵勒等不同的名稱見於歷代史書;烏揭即南北朝之袁紇、唐代之回紇的同音異譯。而擊潰了回紇帝國的黠嘎斯人也是《史記?匈奴傳》所記載的堅昆,他們在今天的名字則是吉爾吉斯人。

同樣,13世紀席捲歐亞的蒙古人,早在公元5世紀初即見於漢文文獻的記載。他們在《魏書》中被稱作「失韋」,在《隋書》和新、舊《唐書》中稱作「室韋」。學術界則稱這些蒙古人的祖先為「原蒙古部落」(proto-Mongol)。

846年,被黠嘎斯人擊潰的回紇人四散逃逸,而黠嘎斯人又無意或沒有能力建立取而代之的游牧帝國,蒙古高原出現權力真空。此後幾個世紀里,原居於大小興安嶺一帶的室韋部落遂一波一波地遷往蒙古高原。其中就有成吉思汗的祖先合不勒汗率領的蒙兀室韋部落。當年室韋人中那個小小的部落的名字——蒙兀,現在不但成為了一個民族的名字,蒙古高原這片歷代游牧人曾生息繁衍其間的土地也是以它來命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見 的精彩文章:

四大名著,中國人的四面鏡子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對孩子教育的失敗!

TAG:針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