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有多少兵力?最多可以相差8倍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有多少兵力?最多可以相差8倍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爭就此拉開序幕。無論是對中國還是日本,師(師團)都是基本的作戰單位,那麼在1937年前後,中國的一個師和日本的一個師團各有多少兵力呢?今天就來詳細說一說。

首先來說中國的師級單位,按照國軍軍政部的編製,一個標準的步兵師應該有1.25萬兵力,包括了3個步兵團、1個炮兵營、1個輜重營、1個工兵營和師直屬部隊(師部、騎兵連、警衛連、通訊連等)。

實際上這只是軍政部的標準數字而已,全國各地存在明顯的兵力差異。精銳部隊的兵力確實達到了1.25萬人,甚至還不止這個數字。而一些偏遠地區的部隊,一個師可能只有3000人,僅相當於一個標準步兵團的兵力。這些兵力較少的師戰鬥力並非不強,而是裝備、糧食、物資限制了規模的擴大。

再來說說日軍師團的兵力,日軍將師團劃分為5個級別,甲級、乙級、丙級、丁級和預備役,其中預備役是在太平洋戰爭後才出現的,所以這裡只說甲乙丙丁四級。日軍內部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這點在師團劃分上就能看得出來,甲級師團的規模幾乎抵得上2-3個丁級師團。二戰爆發前,日本只有17個常備師團,隨著戰爭的爆發,兵力逐漸增長,而最初的17個常備師團因為裝備最好,被列為了甲級師團,擁有2.5萬的兵力,番號一般在1-20之間,如第一師團、第三師團、第七師團。

乙級師團又叫二類師團,番號在20-110之間,如第十三師團、第一一零師團,兵力在2萬人左右。丙級師團即三類師團,番號在110-300之間,兵力1.5萬。丁級師團即四類師團,兵力在1萬人左右,戰鬥力較弱,一旦爆發戰爭,往往是甲乙兩級師團負責正面戰,而丁級師團負責掃蕩佔領區或維持治安。

兵力最少的師與兵力最多的師團,兵力可以差距8倍,這是1937年兩國的國情決定的。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中國部隊的規模一直在擴張,而日本因為人口的限制,連最精銳的甲級師團也無法實現滿編了。

延伸閱讀

漢武帝晚年最後悔建立的機構,權柄比明朝的錦衣衛還大,還能調動軍隊

二營長繳獲了兩門九二式步兵炮,向李雲龍炫耀發財了,二戰時期搞到一門九二式有多難?

蘇聯數量最多和最少的勳章,一個發了700萬枚,另一個僅20枚,最低級別都是大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有錦衣衛、東西廠,那清朝的情報機關是啥?名字所有人都聽說過,因和珅被廢除
筱冢義男指揮十幾萬人,是日本第一軍的司令官,為何軍銜和師團長一樣都是中將?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