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獻帝究竟有多痛苦?面對妻子伏壽的求救,只能說一句寒心話

漢獻帝究竟有多痛苦?面對妻子伏壽的求救,只能說一句寒心話

(三國機密·潛龍在淵·第10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三國機密》自開播以來,一直以馬天宇和萬茜的甜蜜姐弟戀為噱頭,吸引觀眾。其實在前幾集中,根本看不出甜蜜——馬天宇扮演的冒牌漢獻帝劉平,一直在被萬茜扮演的伏後訓斥,因為他雖然心善,卻無法也無力放眼天下,心疼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卻擔不起漢室的重任。可是,到了第八集中,董承奉衣帶詔起事,伏後沉浸在自己的擔憂中,嫌棄劉平太沉不住氣。

劉平卻手持佩劍,站在房門口,堅定的說道:「別怕,我會保護你!」伏壽聽完之後,不覺潸然淚下。之後,他又轉回身來,撫著伏壽的肩膀,如立誓一般說道:「皇兄的遺命,我會替他完成,我會保護漢室,也會保護你們。」眾所周知,自古以來,帝王皆無情,他們大多都是孤家寡人,最看重自己的生命,只會讓別人保護自己,也不會想著保護別人。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劉協呢?如果歷史上的他,面對劇中的情況,他會選擇保伏後嗎?還是會讓伏後保護自己?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歷史上的劉協,與伏後一起同生共死多年,既是夫妻,又是並肩作戰的戰友,相互舔舐傷口的幼獸,再加上他性格怯懦,不像一般帝王那樣殺伐果決,他應該會選擇保護自己的嬌妻吧?

對於此事,小編卻不並不這樣認為。雖然最初的劉協,有著興復漢室的願望,想努力做一個明君,所以李傕、郭汜想貪污贓災的糧草做軍資,他揪出貪官;所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直接向曹操攤牌;所以曹操勢大,他發出討賊的衣帶詔。可是他並沒有一直如此單純的「衝動」下去——衣帶詔事件失敗之後,曹操誅殺了董承等人,還想殺掉董承在宮中作貴妃的女兒,劉協沒有直接站出來承擔責任,說這是我的主意,不幹董妃的事,而是以董妃懷有身孕為由,懇求曹操不要傷害皇嗣。《後漢書》記載:「董承女為貴人,操誅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妊,累為請,不能得。」

之後,伏後見了董妃的下場,主動給自己的父親伏完寫信,讓伏完秘密起事,誅殺曹操,後來事情敗露,曹操提出了廢后的建議,並命人將伏後幽禁到死,伏後為漢獻帝生的兩個兒子,也被鴆殺。當時的伏後,非常的害怕,哭著問劉協道「我真的活不成了嗎?」漢獻帝依舊沒有保護伏後的意思,而是無奈地說:「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通過這些記載,我們不難得知,真實歷史上的漢獻帝,雖然與伏後相依為命多年,雖然沒有終生致力於興復漢室,但是他依舊有著大多數帝王共有慣性思維,即用別人的生命保護自己,而非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別人。

雖然真實歷史上的他,在禪位等事件中,表現出的軟弱,更像劇中的劉平,但是他的思維,卻更像劇中被劉平取代前的那個劉協——在劉平說出要保護伏後的那一刻,伏後回憶起了她與劉協剛剛逃出長安,縮在安邑低矮的草廬下,承受著斷糧之災,又要擔心被刺殺時的對話,她對劉平轉述道:「先帝突然問我,如果此時有刺客出現,我會怎麼辦。我回答,我會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天子,先帝點了點頭,說他也是那麼想的。」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疑惑,說劉協這不是說要保護伏壽了嗎?可伏後接下來便解釋道,劉協的意思是,他也會用伏壽的生命,來保護天子。

當然了,真實歷史上的劉協,與劇中早夭的那個劉協,也是不同的,劇中的那個劉協,之所以如此冷血,是因為他滿心都是興復漢室,為了興復漢室,他可以犧牲一切,包括伏壽,也包括他自己,這一點從他臨終前,安排伏壽為他凈身,讓他以一個小黃門的身份被埋葬,又讓伏壽與劉平,以夫妻的身份相處,便可以看出。而真實歷史上的劉協,不管是犧牲董妃也好,犧牲伏後也好,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而與興復漢室無關。這一點從曹丕逼他禪位時,出身於曹家的繼任皇后曹節,都破口大罵,不肯交出璽綬,他卻沒有一絲反抗就能夠看出。

所以,如果真實歷史上的劉協,到了《三國機密》的世界中,面對當時的情境,他應該不會說出那句「別怕,我會保護你」,而是希望,如果有亂兵衝進他們的房間,伏後會犧牲自己,保護他的生命,然後他會對曹操陣營的人,表現自己的無辜,從而繼續作一個傀儡。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機密》《後漢書》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劉備想要收服馬超,為什麼派張飛出戰,而不派關羽和趙雲?
呂布遇上此人,三戰三敗,被殺的心服口服,不是江東猛虎孫堅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