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為什麼別人家的寶寶那麼好喂飯!這就是差別!

為什麼別人家的寶寶那麼好喂飯!這就是差別!

養孩子,媽媽們最擔心寶寶營養攝入不夠,個兒長得不如別的孩子高,不如別人家寶寶看起來白胖……對於寶寶吃好飯這個問題,媽媽們比寶寶更加執著,生怕少吃一口,寶寶都會營養不良。於是就有了那些「花樣喂飯」

寶寶出生後,模仿學習能力很強,成人的言談舉止他們都看在眼裡聽在耳里。成人間若常當著孩子的面談論自己喜歡吃啥,不喜歡吃啥,寶寶對某種食物的認知也會受影響。另外,最好別當著寶寶的面挑剔飯菜的口味,每次開飯時有禮貌的向做飯者說句,謝謝辛苦了。

食物的選擇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偏食的寶寶會容易產生性格缺陷,會使孩子產生不良情緒,還會阻礙今後的性格發展。寶寶偏食會影響智力水平發展,因為寶寶偏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了,所以智力水平要比一般寶寶低很多。

長期喂飯不僅讓寶寶飲食習慣不佳,還會影響寶寶天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造成寶寶缺乏飢餓、飽脹感,喪失自我判斷能力。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期間,媽媽們也需要關注寶寶及時的營養補充,避免營養缺失。

1歲半以後的寶寶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對於食物的選擇性越來越強。寶寶對於食物的興趣主要取決於兩類因素:甜度和熟悉度。對於甜度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對於沒有什麼味道,特別是對從未接觸過的「奇怪味道」的食物,寶寶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的。

爸媽的態度,把寶寶推向「零食深淵」寶寶吃零食時,媽媽的態度是:少吃點啊,不健康」再吃最後一快,就不能吃了」而寶寶吃飯時,媽媽的態度是:「多吃點,有營養」「快點吃,長大個兒」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就是在告訴寶寶:「零食是有限的,吃完這次可能就沒有下次了;飯是無限量供應的,要吃多少有多少」。越是限制,寶寶反而對零食有迷之愛戀,對吃飯越是不當回事。

雖然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可幫助孩子健康地發育成長,但也不可強迫孩子進食。可先以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為主,再由少至多,漸漸加入其它的或新的食物,讓孩子接受各類食物,這樣可以發掘更多孩子喜歡吃的食物,只要飲食更富變化,孩子自然樂意安安穩穩坐下吃飯。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淡,對於孩子的就餐情況吃多了不表揚,吃少了不批評,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鬆,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